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漫话科举(三)

漫话科举(三)

推荐人:看不见的你 来源: 阅读: 2.89W 次

漫话科举(三)

漫话科举(三)

高家主人高岳崧及其子嗣小考。

高岳崧,1字峻生,亦有峻峰之说,号幼潭、子年,陕西长安人。高岳崧的父亲高景清,字春潭,由2太学生议叙道员,赏戴花翎,在当地出名的义舍财、保乡梓的乡绅。受家风影响,自小嗜好读书,擅长写字和文章。得贡生入学9同治八年3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同治十年,应礼部会试,考中进士。殿试御赐一甲二名,授4翰林院编修。不久,因父亲去世,回乡5丁忧。虽然十分悲哀、忧郁,劳累过度,但是,他不因为悲戚而丧失礼数。地方上有事,依然责无旁贷。

光绪元年,高岳崧出任长安州知府6。以后,曾参加陕西甘肃乡闱考试,所拔取的名额,各占一半。高岳崧尽力向当时的巡抚谭钟麟申诉,请代为呈请给陕西增加十个名额,奏疏呈进,得圣旨准高岳崧所请7。从此以后,这就成了定例,每年陕西都多增加了十个举人。

高岳崧作官廉俭,待人和睦,赡养族中长老,始终如一。在其言传身教下,他的儿子高彝,在光绪二十二年拔为8贡生,得中举人,官至甘肃宁朔知县。高岳崧英年早逝,去世时年仅31岁,时人皆为惋惜。

1古时,男子除了名之外还有字和号,字在男子成年后取,是为了方面他人称谓。字和名或意义相近,相反。如李白字太白。号则是自称,言志或自娱。3清同治,同治是年号,纪年方式之一,新帝登基时,往往新建年号,区别上一任帝王,我们常说的康乾,及光绪,也是年号。同治名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元年是1862年,同治十年既1871年。辛未则是另一种纪年方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通过两两组合的方法排列,二者共有六十种组合,也就是常说的一个轮回。科举殿试基本上三年一次,同治年间共举行6次,分别是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同治二年癸亥恩科(1863)恩科为特科,为重大国事新帝继位专门开设的科举考试。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同治十年辛未科(1871)。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高老爷参加的考试共录取的进士323名,其中第一甲三名梁燿樞 (梁耀枢)高岳崧 (榜眼)郁 崑(探花),第二甲一百二十名,第三甲二百名。2高老爷的父亲曾是太学生,太学是清代最高的学府,议叙是清代对官吏进行考核,对成绩优良者给以议叙,以示奖励。高老爷父亲任议叙道员,则应是负责对地方官员进行考核官员。在往下看,9禀生,即"廪膳生员"在入学之前,考生(童生)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次考试,最终录取者便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成为生员,俗称“秀才”。而其中成绩最佳者则由府州县学提供银子饮食住宿等,也就是禀生。成为生员后便可参加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所以出现了同治八年的举人一说,乡试中者方有资格称为举人。随后,经过会试,既京城考试,下一年参加殿试,喜中榜眼,完全符合古代读书人入仕的途径。4清朝,殿试一甲三名皇帝会立即赐予官职,高老爷封官翰林院编修,虽居七品,地位其实不低,清代汉族官员不是翰林出身,不得升任大学士(文官显职)。不久,父逝,回家丁忧,5丁忧是古代官员为家里亲属守孝的一种制度,父亲逝世,作为儿子应辞官为父守三年重孝。光绪元年,既(1875),出任长安州知府,看来高老先生真是守完三年,随后重新销假(当时丁忧需要地方长官盖章,礼部审核后才可回家守孝),任职。6长安州知府,清朝,知府为文职从四品。陕西和甘肃在教育,报考人数等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在科举地域划分参加乡试考试中朝廷会中举的名额相同。高老爷的做法真是为读书人干了件大事。高老爷儿子是拔为贡生,光绪二十二(1896)得举人。高老爷是禀生,入州府县学,而其子则由府、州、县学选送至国子监肄业,后来官至知县。

王杰(1725年-1805年),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得中状元,也是清代陕西省第一位状元,初授翰林院俢撰,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军机大臣,大学士。王杰为官数载,清廉忠贞,敢斥权臣和珅并取得胜利,是清朝历史上名副其实的真状元宰相。王杰在文学和书法上的造诣颇深,其自幼好学,后师从儒学大师孙景烈,陈宏谋,潜心研习经史儒学,晚期著有《惺园易说》,《读易札记》及《读论语孟子录》等。他的书法自成一家,擅长隶楷行草诸体,尤以行楷成就最高,与张照、曹秀先齐名。其字师法颜、赵,董之精髓,又能出古人之风,笔意秀劲,工整清秀。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