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缙云民俗与“灯”的不懈之缘(之八)

缙云民俗与“灯”的不懈之缘(之八)

推荐人:钱塘丐叟 来源: 阅读: 2.17K 次

“风灯”(罩子灯):使用棉带灯芯,其灯头通常以铁皮制成,而灯座和挡风用的灯筒则用玻璃制成。灯头四周有多个爪子,旁边有一个可控制棉带上升或下降的小齿轮。棉带的下端伸到灯座内,灯头有螺丝绞纹与灯座相配合,故可把灯头扭紧在灯座上。而灯座内注满煤油,棉带便把煤油吸到带头上。只要用火柴点着绳头,并罩上玻璃灯罩,便完成点灯的动作。“风灯”在家庭用灯的“煤油灯”大家庭里无疑是最“洋气”最“先进”的油灯。当初都是“官方的机关单位”和“学校的办公室”先用。也就是“干工作”人用于小性会议或个人办公或老师批改作业之用。随后有些社会名流和有些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也捷足先登。最后基本上普及到80%以上的农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灯”几乎成了缙云姑娘嫁人不可或缺的“嫁妆”。

缙云民俗与“灯”的不懈之缘(之八)

“洋油盏”初步可分三类。

一类是永康人跑千村“打小铁、焊洋油箱”时,坐在你“世间”按质论价给你“现做现焊”,有的是“担头客(货郎)”挨家挨户“绕道坛”送货上门买卖来的。这些通过焊接有一定造型,算是“上等”一点的“洋油盏”。

再一类是自制“洋油盞”:农户为了节约省钱,因陋就简用一个装过西药的小玻璃瓶或钢笔水瓶子,找个铁瓶盖或铁片,在中心打一个小圆孔,然后穿上一根用铁皮卷成的小筒,再用毛边纸或纱绳或棉花搓成细捻穿透其中,上端露出少许,下端留上较长的一段供吸油用,倒上煤油,把盖拧紧,油灯就做成了。待煤油顺着细捻慢慢吸上来,用火柴或火石点燃,灯芯就跳出适量的火苗,还散发出淡淡的煤烟。即便如此,在微风中忽明忽暗上下跳动的灯光依旧照不了多远。那时候我们几个小同学在学校“夜自修”和“早自修”,只能围灯而坐。“洋油盏”由拼组的几个同学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提供。有的班级几个同学轮流拿灯,你说我拿的灯暗,我说你拿的灯省油,干脆平均筹钱买来公用油灯盏和公用煤油以解疑虑。那个年代,缙云农村都很穷。为了省钱,不少人家里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煤油灯,做饭时灯在锅灶间,一家人便都围在锅灶间。吃好饭后,大家围在“拜箕”或“坐簞”周边,借着放在中央微弱的洋油盏灯光,一边“剥山茶”或“挠官粟”或“择桕子”……,我们小孩子也一边干活一边聆听大人的故事或教导。

另一类是“灯笼式的洋油灯”,这种灯外貌跟普通“灯笼”一样。只是蜡烛盘的蜡烛改用为钢笔水瓶制作的“洋油盏”。这样既防风又比蜡烛成本低,点的时间比蜡烛长好几倍,拿到室外走长路、出田畈看田水、上水碓等作业非它莫属。

缙云人民以这样的生活复制了世世代代。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乡里干部到县里开会回来,下到村里贯彻给村民。在大祠堂戏台上点起明亮的煤气灯开民众大会。乡干提出党和毛主席推行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并提出走集体化道路,实现“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舂米不用岩齿头”的理想。当时的老农民就没有几人相信。都说“除非热头西边上山”或“爬转娘肚里再生过添”……。可是随着“集体化”的“人海战役”号角,果然在还没过去十个年头的六十年代,真的实现了“点灯不用油,舂米不用岩齿头”的梦想(只是耕田不用牛问题,因缙云山区田小坎高而难以很快实现)。那时候村村社社兴修水利做水库,果真的建起了微型水力发电站、或置办了柴油机发电。像我们三溪就几个村合伙建了“和尚塘”电站和“漴潭”电站。各村点起了电灯,办起了“碾米厂”。逐渐边缘化了“油灯”和“老臼、麦磨”及“水碓、踏碓”之类。只可惜那时候电力小不够用,电灯不太亮,加上社员都很节约电费。所以每天晚上八点左右就“电灯三瞎”。就是在电灯熄灯前熄三下,提示社员收起手头活,准备上床困觉。一般“三瞎”后三五分钟就全乡或全村统一熄灯。后来各地水库增多增大,继岭头坊电站、大洋水库,特别是盘电逐级电站建成,缙云成为“世界小水电明星”后,各地联了电网,缙云的用电越来越方便。再加上市场经济发展,从买“灯泡凭票”到灯具千姿百态供大于求,缙云城乡不但家庭装潢豪华辉煌不亚于城市,而且从室内照明到街路路灯,甚至公园装饰灯,处处成为流光溢彩灯火辉煌的不夜城!

物换星移,只有日新月异的新潮电灯与时俱进花枝招展。而伴随我们祖祖辈辈的“灯盏头”、“洋油盏”、“掩壁灯”、“三管灯”、“煤气灯”……早已被驱逐出时代的舞台消声灭迹了。只有极少数幸存者(旧油灯)却变成了收藏世界和历史博物馆的“座上贵宾”。

试问这些宝贵的“座上贵宾”,如今还有几许人间知音?还有几多曾经与你相依为命过的白发银须?特别是那些“松明灯”、“篾白灯”、“向日葵杆灯”、“苎麻杆灯”……,其萍踪浪迹哪怕找遍全天下的“博物馆”也荡然无存了。哪怕叫老人回忆,让年轻画家给它想象描绘也束手无策了。

然而这些“座上贵宾”和“难以想象”的“老灯”却曾经在物质维艰的年代,在兵荒马乱的岁月,在慢慢悠悠的千万年历史长河中,陪伴着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这些“座上贵宾”和“难以想象”的“老灯”为伟大的中华,点燃了圣火,奉献了光明,温暖了寒窗,造就了学子,引领了文明,强盛了国脉!

“远去的油灯”!虽然你在当今瞬息万变气势磅礴的历史长河中急流勇退默默让贤。但是你伟大的历史功勋犹如我们祖祖辈辈的祖德宗功,万古长存永垂不朽!

尾声

灯啊!

黑幕苍穹中,

你象耀眼的星星;

寒冷冬夜里,

你带来 夺目的光明;

波涛汹涌的大海上,

你指引着人们前进的航向;

瞬息万变的时代,

你装点出人间最幸福的辉煌…….

(完)

钱塘丐叟 应子根 2016年6月16日21:06:43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