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缙云民俗与“灯”的不懈之缘(之五)

缙云民俗与“灯”的不懈之缘(之五)

推荐人:钱塘丐叟 来源: 阅读: 8.68K 次

以往的“迎龙手”都是青年壮汉,腰缠“汤布”,脚打“裹腿”,足蹬“草鞋”,带上“汗巾、茶筒、干粮”,四邻八乡亲友前来捧场相助。每晚趁兴而去,尽兴而归。

缙云民俗与“灯”的不懈之缘(之五)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节奏的加速,也有少数习俗有所微调。例如:

一是现在缙云儿女走南闯北特别多,上班时间有规定,多数人最晚年初七八之前就要出门创业而去,所以一定程度上“迎灯”时间打破了正月十三“起灯”十六“落灯”的传统。很多地方改成年初八九之前结束。

二是传统龙灯都是以“蜡烛”为燃料,现在有些人为了“换蜡烛”省力些,就用“蓄电池”和“直流电珠”来代替蜡烛,晃晃抖抖统一整齐的“烛光效果”有所损失。

三是随着生活改善,迎龙手的装束:汤布、裹腿、草鞋、汗巾、茶筒、干粮、对襟、便裤……都不见了。传统用“米泡糖、番莳松”之类的酬谢品,渐渐改用“红包”。不但红包越来越大,而且很多“企业”都要来“拉请龙灯”给予“游龙”增光添喜招财进宝。

四是为了凑足几百桶巨龙“目标数”以显“村威”、“族望”或“龙头主事”的自我声誉。在“龙桶”数量万一凑不足数时,就“龙头”自己每人负责十几桶甚至几十桶。本村背龙的“迎龙手”不够了,就每个人几百元一夜的高薪到外乡镇招工。

五是有些龙头负责人为了不误村里迎灯民俗的积极性,不给“思格伴(伙伴)”扫兴,又不耽误外面单位的上班制度,有时还每晚迎灯结束,下半夜开车回杭州上海赶上班。下午落班后再从杭州上海回缙云迎灯。堪比大禹治水还精神可嘉。

六是“官方”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千年民俗扣上层层枷锁。记得“四清、文化大革命”时期,官方为了“破四旧”,将龙灯文化定性为“封、资、修产物”统统破除。老百姓只能将计就计以“迎火车”来庆祝“革命委员会”成立的“文革成果”为借名,将“龙桶”改成“火车车厢”;将“龙头”改成“火车头”,冠以“大海航行靠舵手”或“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之类装裱;将“牌头灯”改成“三忠于”;将“龙珠”改成“伟人红太阳”。老百姓以这些巧妙的方法过过“迎龙灯的瘾头”。群众对“迎龙灯”习俗的情结真乃足见一斑!

现在的“官方”对百姓“迎龙”活动,虽然没有“文革时期”那样禁锢封锁的水泄不通。但还是要层层审批,节节设卡。美其名是为了“维稳”保太平以求“国泰”,为了不发生群众“械斗”以保“民安”。听起来倒也不无道理。可是很多老百姓却认为从来没有听说过一场传统的“迎灯”民俗会危及“政权”。老百姓没有那么可怕的。就算乡亲们玩得高兴时,偶尔极个别人会有几句口角,但也是乡里乡邻如“牙齿口舌相碰”不会在意,根本不至于“翻天”。再退一步讲,就算为了防范于未然,无非多派几个“人民警察”跟随一下也未尝不妥。问题是“官方”还是“宁左勿右”,还是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踢皮球,还是“群众高兴不如自己清闲”,还不如层层推舍责任为上策!

其实,元宵节“闹花灯”的真谛无非体现于如下几方面:

一是道道地地的农民自发的“体育运动”。因为草根农民辛辛苦苦一年,精神和经济压力的弦一直紧绷。更没有任何体育活动可言,既无缘打高尔夫球,又没条件进夜总会潇洒。既没有农民运动会可参加,也没有条件上台娱乐表演。唯一期盼的只有“正月晨头”在家轻松几天,有人客来去招待,口福稍微“爽一点”,而且“正月半”一过就要担坢、锄地“种洋芋”忙农活。所以借“迎灯”这唯一的自娱自乐的激烈运动,可以舒筋通脉增强体质,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新一年紧张的农活和新的征途。

其二是草根农民没有政治靠山,没有经济背景,缺少人脉资源,很多理想问天无路,很多愿望求地没门,就算最朴素的期望想“添丁”、想“发财”、“想小孩长进”、“想健康平安”……,也只能期望“龙”和“灯”的威力和灵性来自我安慰!

其三是通过“迎龙灯”来增强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同化力,促进团结和谐。现在农村领导班子的三年一选,因欠科学性和合理性,往往将好端端的淳朴村民分成两派分道扬镳勾心斗角。使公益事业和村里建设事业阻力重重。就算两派想沟通言和也没有桥梁缺少纽带。而通过“迎龙灯”,你迎龙头我迎龙尾,你出资我筹划,你不找我我寻你的自然的民俗桥梁,不知不觉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抛弃了偏见。通过“同迎一龙,共展雄风”的同化力,创造了两派握手言欢的祥和平台!

足见“龙灯”承载着老百姓无限深情的“梦想”和“厚望”。难怪缙云的“迎灯”习俗千年不衰!连“文革”的“猛火”也对之奈何不得。

此外“迎龙灯”不仅仅是显现炎黄子孙承传“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大意义,而且更是对一个村落或望族“综合实力”的大检阅。例如:

其一是体现该村的“凝聚力”,也就是向心力、同化力组成的团结度。谁都知道,一个村庄如果一盘散沙,怎么能一呼百应群而起之?

其二是体现这个村的“指挥力”,也就是统筹力。因为农民自由习惯了,加上虽然同村,一年到头散落天南海北,修为不一,见识各异,很多人会自以为是。所以必须有一班顾全大局善于梳理,当机立断才德服众的“指挥团队”或“领导机构”。

其三是体现这个村的“奉献精神”。也就是公心度和公信度。因为这是一个数千人参与的集体活动,谁没有自己的“要事”和“理由”?例如:你要出外上班我要投亲拜年,他要照顾病人我要辅导孩子,你有贵客相约我有红白喜事……。但是在特定的迎龙时间里,各有其责缺一不可。因此谁都要有着“丢了小家顾大家”,“集体盛事的需要压倒一切”的奉献精神。

其四是体现这个村的“经济实力”,一次迎龙灯,除了家家户户三五个日夜的火炮烟花要消去大量的资金外,就游动的板龙、小龙、台阁、香亭之类的造价成本、迎游消耗和雇人的工资饭食等等,没有三五十万也不好讲话,而且即使有些“龙桶”出了部分工本费,而大部分破费,还得“龙头”团队总揽。可见没有“经济实力”还是望而生畏的。

其五是“知识实力”,因为迎龙灯还是一个综合智慧、综合知识的体现。因为没有一批懂传统礼仪和传统民俗的人不行,没有懂得做龙板、龙抦和香亭设备的木匠不行,没有一批懂得破篾做龙头、龙桶的篾匠师傅不行,没有图画、写字和画龙的文人不行,没有剪纸和糊龙或装点香亭的能手不行,没有懂乐曲能吹打的乐队不行,没有能保护安全,临场处理纠纷做好协调工作的能人更不行。

总之,要迎好龙灯,也就是这个村百工百行缺一不可。方方面面的有机配合缺一不可。难怪很多有识之士多说:如果你一个村能有始有终和和睦睦迎好一条几百桶长的板龙。你这个村一定是搞团结、有智慧、能奉献、有魄力、有高人、有财力的,令人刮目相看的村落,令人肃然起敬的族风!

殷切希望在拯救乡土文化,激发乡愁情怀,致力生态旅游,促进社会文明,构建美丽乡村的今天,“龙灯”这颗璀璨明珠更加异彩缤纷!

调寄《醉太平》

龙灯国灯,全民共迎。银花火树峥嵘,震天鞭炮惊。

人潮沸腾,欢歌鼎盛。祈安祷福虔诚,万家赢太平。

(待续)

钱塘丐叟 应子根 2016年6月10日17:38:04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