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过年满分指导

过年满分指导

推荐人:谭晔 来源: 阅读: 2.9K 次

小孩盼过年,大人盼莳田,这对以前的农村人说确实如此。应为受生活条件的限制,全家人一年忙到头,只有等到过年的时候才舍得吃顿好饭,穿身新衣。

过年

小孩子不懂事,当然总是希望早点过年,有好吃好穿的,可大人们却盼望着早点春耕播种,秋收成果,这样才能有经济来源,维持家庭的开支。再说,过年期间,男婚女嫁,客往朋来,门风难当,这一切的压力都承受在大人的身上,小孩子才不管呢!但不管怎么样,过年还是开心的,热闹的,再穷的人家也回倾其财力来过好这个年。

那时,我年龄还小,只知道过年期间有许多好吃好玩的事儿,就说大年三十的午饭,这是一年之中吃得最好的。

我们农村有个风俗习惯,大年三十大团圆,全家儿女都要团聚在父母身边。这天一大早起,人们就开始杀鸡剖鱼煮饭炒菜,人人都在忙吃的,似乎要把全年之储备,全家之美食都搬上餐桌来。从上午10点多钟开始,村里村外的鞭炮声就响个不停,一直延续到下午3点多钟。随着轰鸣的鞭炮声,节日的喜庆氛围更浓了,望着满桌飘香的佳肴,我们早就流下了口水。等大人们按好席后,全家人就开始大块吃肉,大口喝酒。

要说这顿午饭,好吃的还真不少,有酱萝卜炖土鸡、永新血鸭、红烧全鱼、梅菜扣肉、清蒸肉丸、红烧蹄膀……每道菜都是原汁原味,美味可口,因为那时候饲养动物不用混合饲料,再加上煮饭炒菜使用柴草铁锅,所以都是绿色食品,味道特好。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吃好喝的天天都有,并且比以前大年三十的主餐还要丰盛得多,但要再吃出以前那种味道来,那就太难了。

大年三十的午饭,每年只有一趟,所以我们都放开肚皮吃个饱,可惜的是,桌上那只肥肥的猪蹄膀竟然栓了根红绳子,大人们不让吃,说是要留到今后招待客人用的,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希望今后来客不要把它吃了。

要说最忙,过年期间也就是大年初一的拜年了。由于我们村庄大,有一百多户人家。就是每家每户跑一趟,也差不多要一整天时间,何况过年见人都要寒暄几句,或吃点糖果年货之类,那时间就更紧了。

如今提倡团拜会,大家可以聚在一个地方互相拜年,可是那时的农村里绝对没有这个规矩,如果你漏掉一家没有跑,就说明你对他家有不敬或鄙视的行为,作为一个村子里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谁也不愿在这个时侯让人产生误会。

从凌晨两三点种起,接连不断的爆竹声就把刚入睡的人们唤醒了,于是,男人们争先恐后地起来开财门,都想抢在别人家的前面,迎来今年的财运。等到天亮,人人都换上了崭新的衣服,开始晚辈向长辈拜年。

早饭后,大人小孩成群结队,开始向左邻右舍拜年。“拜年喽!”“新年好!”“恭喜发财!”大家都是那样的彬彬有礼,和和气气,开开心心,一时间,整个村子都充满了和谐、友爱的气氛。留在家里招待客人的,赶快给客人递烟倒茶,可我们没有时间坐,只好接过香烟,抓把糖果又跑另一家。

到了中午,饭也不想吃了,肚子里早已装满了年货,再说,还有许多人家没有跑完呢,哪里还有空吃饭?等到跑完了全村,已是傍晚时分,回到家里,衣裤口袋里都装满了香烟,于是我想拿出来孝敬父亲,可父亲不会抽烟,与其放在家里发霉,还不如拿去换作业本,这样也可以解决开学时的急需。

要说最热闹的还是大年十五闹元宵。元宵节的晚上那是万家灯火彻夜通明,虽然农村里的灯比不上城市里的灯那么华丽,但它具有大自然的淳朴和温柔,给人心旷神怡。

元宵节最热闹的那就是白天划龙船,晚上舞龙灯,我们村虽然就在禾水河的边上,但因为河面不宽,所以看不到划龙船。不过,元宵节的晚上,在我们那一片,每个村的龙灯都要聚集在我们村的晒谷场上,这是过年期间的最后一次龙灯聚会,到了零时,所有的龙灯都要升天,各司其职去了,再也不能陪伴人们玩了。

这天晚上,人们吃过汤圆,也象大年初一那样成群结队地来到晒谷场上,唯一不同的是大年初一每家每户都要留下人在自家招待客人,而这天晚上却是全家出动,只留下灯光就行了。可见这天晚上比大年初一要热闹得多。

等到各村的龙灯都会师了,晒谷场上则灯伙通明、龙飞狮舞、锣鼓喧天、鞭炮轰鸣。大人小孩都准备了足够的鞭炮,瞄准自己的目标,向龙灯投去,舞龙灯的人确实水平很高,整体配合得协调,只见东边飞来鞭炮,龙头一翘,西边飞来鞭炮,龙尾一摇,再加上龙身一别一扭,投去的鞭炮基本上都被挡了回来,但不管怎样,由于投鞭炮的人太多,舞灯者还是招架不住,等到零时到来,所有的龙灯都遍体鳞伤,有些龙灯只剩下了框架,于是,人们开始化龙了,把龙灯的残骸烧掉。

过年期间的开心事确实很多,但我最难忘的是,大年初一的拜年。平时农村有不少人为了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会斤斤计较,而到了这一天,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爱,左邻右舍显得是那样的和睦,即使仇家也变成了朋友,要是长期这样,那该多好啊!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