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卖洋芋粑的女人

卖洋芋粑的女人

推荐人:烟雨茫茫 来源: 阅读: 2.6W 次

在一间简陋小房里,她清洗好洋芋,放到砧板上,用刀慢慢地剁碎,和上面粉和淀粉,放入盐和其他调料,拌成糊糊状。在平底锅里放上一个圈,再倒入菜油,将和好的含有洋芋的糊糊用勺子舀起来倒进圈里,待两面都烙得金黄,洋芋粑就算做成了。把烙好的洋芋粑码在铁架子上,让余油滴进锅里。再将泡好的苕粉放入锅中,用刀切成小断,烙好了,洒上细辣椒粉,是那种烙锅辣椒粉,搅拌均匀,关掉火。把蜂窝煤火放在铁皮车上,上面放着装着洋芋粑和苕粉的平底锅。于是,小街里便响起了轰轰隆隆的铁皮车的声音。一直响到学校大门旁。她一天三次,早上,中午,晚上,每次重复着这些程序。

卖洋芋粑的女人

去时,那轰轰隆隆的声音听起来格外沉重,待洋芋粑卖完了,回来的时候,那声音听起来就要轻快许多。小街里久住的人倒不在意那轰轰隆隆的响声,因为是习惯了。初来的人就不一样了,那轰轰隆隆的响声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震耳欲聋。特别是晚上,正准备睡觉,却听到那轰轰隆隆的声音由远及近,渐渐感到小楼都在抖动,末了,“轰”的一声,接着“咣”的声,那“轰!”的一声是她用尽全身力把那铁皮车推上檐下摆正的声音。那“咣”的一声自然是关门的声音。

尽管她弄出了响彻小街的声响,她仍是一脸木然,只有那些孩子来买洋芋粑时,她的脸上才生动了一下。然而因为可以理解并且宽容,人们并没有给她责备和怨言,因为她一个乡下女人进城谋生也不容易,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在城里谋生有许多种方式,比如有的女人每天拉着板板车,装上一板车蜂窝煤,拖长了声音喊道:“蜂——窝——煤!”也有的在桥当头或者街边擦皮鞋。

当家政就算了,不适合,人家要找的是年龄小而且干净讲究点的,象这样四十多岁的女人是没人要的。所以只有卖洋芋粑适宜些,并且本钱小,人也不是太累。于是她选择了卖洋芋粑。她做完了一天的活,坐着喘了一会气,叹息一声,接着又放水泡粉,削洋芋,洗洋芋,切洋芋,泡在桶里,为第二天早上的生意做好准备。然后才洗脸洗脚,上厕所,呻吟一声,上床睡了。

她穿着一件黄色棉衣,她那件黄色的棉袄似乎已经很陈旧,但仍洗得干干净净,退色的裤子可以辨别出是青年人穿过的牛仔裤,唯一可称得上时尚的是那双擦得很亮却有些陈旧皮鞋,可以看出她对这双皮鞋是何等珍惜。她可能已经把它上升为一种在城市里生活的标志性时尚了,当然这只能是对她个人而言。相比那些貂皮短氅和高统真皮靴来说,实在是落后得很。可是这些差距一点也不影响她在这个小城里的生存信心,更没有给她带来一丁点来自时尚潮流的自卑,她照样继续做着她的洋芋粑。

这天晚上,她拿出她的旧手机,接听那来自远方的电话:“喂!哦,幺儿,是你啊,好嘞嘛,哦,你在学校头要好好嘞读书,我不苦,洋芋粑好卖嘞,一天有二三十块,你放心,你只管好好读你嘞书,你爸死得早,你要争气哦,听到没有?嗯,我晓得嘞!哪息放假嘛,哦,你来了走这里来我们一起回家过年,嗯,要得,要听话哦,嗯,挂了哈!”接完电话,她那泥色的脸上荡漾出灿烂的笑容,那是一种久违的发自内心的开心。她细细品味着那甜滋滋声音,还有那久违呼唤,她再苦再累,只要听到那一声“妈!你还好吧,你不要太累。”她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文/陈世明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