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短篇小说 > 济公别传——第五回·第六回

济公别传——第五回·第六回

推荐人:江南四大才子 来源: 阅读: 5.15K 次

第五回 棒打刺猬姑

济公别传——第五回·第六回

人物:济公、店主、老婆婆、李大妈(刺猬精)、变戏老头、云鹤道长、二师长、郑员外、金梅、石龟、村民、宋海、

济公降了无脸怪,摇着破蒲扇不觉来到昌乐方山地境。此时正逢初夏,只见这里山势突兀,险峻陡峭,怪石嶙峋。山的南坡坡度较缓,树木葱郁;北坡陡峭,荆棘丛生,时不时有麋鹿出来戏耍。

这时,天已渐黑,正愁没地安身时,只见前边山根拐角处有一家酒店,门前飘一幌子,济公近前看时,上书四个大字:再来酒家。

济公满心欢喜,闷着头就往里闯,掌柜的看到闯进一个癫和尚,赶紧上前揽阻,斥道:“哪里来的疯和尚,我们这里不化缘,只做生意,要化缘到别处去。”

济公笑道:“谁化缘呢?我和尚有的是钱。”店主道:“就有钱今天也不做你的生意,全场都被城里来的刘员外给包了,要投宿还是到别处去吧!”

说着,就把济公轰出了店外。济公笑道:“你这个仗势小人,到时有你好受的咧。”店主道:“疯和尚赶紧给我走,走,”

没耐何,济公只得离开了,此时,夜幕降临,大多的农家都关门了。忽然从那巷子里走出一个老婆婆,大约有六十岁左右,满头白发,身着布衣,手里还提着个竹篮。

原来这个老婆婆是个向佛之人,他见济公在巷子里走动,问道:“长老,可是来化缘的?”济公笑道:“也是化缘,也是投宿的,只叹世态炎凉呀!”说着,就叹起气来。

老婆婆道:“长老,休要叹气,老身是个向善修佛之人,若长老不嫌弃,且随到我家来,管教长老吃饱。”济公闻言道:“那好呀,有处安身就好。”

不多时,就到老婆婆家里。老婆婆说自己是牛家村人,老伴姓孙,不想五年前的疾去世,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年方二十,在山西参军,年底才回家一趟。

语音停顿一下,老婆婆又道:“师父是哪里出家的?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济公道:“我是从南方来的,灵隐寺里的和尚,不是本地的。”

老婆婆道:“想是师父云游到此了。”

济公道:“嗯嗯”,又问:“这么晚了,老婆婆你到哪里去来?”

老婆婆道:“后天四月初八,是方山的神龙庙会,我到山上给菩萨烧香来。”

济公道:“老婆婆果然是个行善之人,你一定会长寿的。佛家云:心好命又好,富贵活到老。”

老婆婆笑道:“托你吉言吧!”又说:“大师父你先稍带,等我包饺子给你吃,我们这有习俗,但凡有庙会,都包饺子吃。”

济公道:“不用包饺子,随便吃些就行。”

老婆婆道:“师父莫要推辞,一会便好。”说完,就洗菜、剁菜、和面、烧火包起饺子来。

顷刻间,饺子熟了,老婆婆先盛了一碗供奉天地,又端上一碗给济公,之后自己盛了半碗。

老婆婆刚要动筷,忽然听到门外有敲门声,她急忙去开门,看时原来是隔壁的李大妈,于是就往里面请。

李大妈看到屋里有个留宿和尚,惊道:“大嫂,家里有客人呀!”老婆婆道:“我自庙里烧香回来,看到有个云游僧人,无处安身,于是就将长老请回家中。”

李大妈道:“原来如此,村中谁不知你老是个行善向佛之人呀。”

李大妈与老婆婆不住的说着闲话,可在旁的济公不停的打量着李大妈,他似乎感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又不好说穿,只好静静的观察。

书中交代:这李大妈根本就不是人类,而是一只成精的刺猬变的。

济公问李大妈:“老嬷嬷,家住哪里?深夜至此,为了何事呀?”

李大妈道:“奴家就住隔壁,只因后天是神龙庙会,所以来此商议上山烧香的事。”

老婆婆道:“是呀,是呀,师傅不必多疑,这是我们多年的老邻居,我认得她。”

说不多时,老婆婆又拿出一双筷子,叫李大妈一起吃。李大妈闻言,不觉心中暗喜。

她也不论礼数,夺过筷子就吃,好像七八天没吃东西样子,不住的往嘴里扒饭,恨不得将整碗囫囵吞下,就算服囚的犯人有没有如此吃法。

少时,就将两碗饺子吃的罄尽。她还不满足,喝了口热水,又回来接着吃。时不时还抓耳挠腮,手足舞蹈。

老婆婆见她举止异常,惊奇的问道:“妹妹呀!以前不是这个吃相,今天是怎么了呀?”

济公心中想到:这家伙怎么了呀?我平时都大把大把的抓着吃,她怎的比我和尚还野呀?

济公惊问道:“你……你到底是不是李大妈?”

她头也不抬的答道:“我不是李大妈,谁是李大妈?按辈分,你得叫我一声”姑“哩!”

济公道:“我自出家好多年,亲戚俱不曾来往,你怎么就是我姑咧?”

李大妈道:“你问这么多干嘛?你小和尚多嘴。”

此时,济公已识破她的本相,笑道:“我疯和尚今天管定了,看你举止怪异,嘴脸异常,哪里有像人的动作?还口口声声说是我姑,想必是山中的怪物变化的?还不现形,更待何时?”

老婆婆听了此话,心中恐惧,她道:“师父要看仔细了,这是李大妈,不是山中怪物,你莫枉赖了她。”

她依旧不理睬,闷着头在吃,忽然济公转身,从灶底掏出一根带火星的木杖,朝李大妈当头就筑。只见一阵火星冒出,随后就显了原形,快看时却是一只野刺猬变得。

济公怒道:“泼怪,哪里去?”说话间,又当头一筑,可惜砸了个空儿。那刺猬溜的一翻跟头,从窗户逃窜。济公紧追未遂,被它逃跑了。

老婆婆吓得战战兢兢,她慌道:“长老,这是怎么回事?那李大妈怎就这么不禁打,怎的变成了一只野刺猬?”

济公道:“老婆婆你有所不知,刚才来的,不是什么李大妈,而是山上一只成精的刺猬变的,想是嗅到了饺子的味道,所以变化来偷嘴吃。”

老婆婆道:“原来如此,不过她变的也太像了,若不是法术高明之人,多半被她骗了。”

济公道:“我和尚参禅念佛不行,不过降妖的手段还是有的。她刚一进门,和尚我就看出她走路姿势不一样了,只是没有揭穿她。唉!可惜叫她走脱了,我想一时半会儿她是不敢出来了。”

老婆婆慌道:“长老走后,她若再回来,我可如何对付?”

济公道:“不用怕,她虽成精,却没有法术,因此伤不了你。”

老婆婆道:“只愿她以后修成正果,不要祸害民间。”

济公道:“但愿如此吧!”老婆婆道:“天色不早了,长老快吃饺子吧,吃了早休息。”

济公道:“好好好。”说着,就用手抓着吃起来。

济公在村里逗留已有四五天,闲来无事,整天除了在村里看老头儿对弈,就到城里喝酒,或者是看摔跤的、斗蛐蛐的、说书的。

走不多时,在东街有一个五十多岁的瘦小老头儿,一看就是个老江湖,体健身轻,一病不染。

只见他边敲锣边喊话,不多时,一簇簇的乡民就围得水泄不通,济公也赶将过去凑热闹。

俗话说:观众的眼快,不如变戏法的手快。他表演的五豆齐飞绝活,不借任何道具,功夫只在手指间,五颗红豆时隐时现,却看不出半点破绽,围观的群众连连鼓掌叫好。

话分两路。在这方山不远处,有一座道观,名叫白鹿宫。观内有一道长,名叫云鹤道长。观中有弟子七八人,观内两侧灯盏上千,夜夜明亮如昼。

近几日,灯盏内香油无故缺少,添上又少,连续几天,依旧如此。二师长感到很奇怪,以为是观中道士窃去香油,可是查询多日,都未能查出结果。云鹤道长得知此事,不禁又惊又气,斥道:“灯内香油添之又少,二师弟务必查出原因是何人所为。”二师长道:“师兄且放心,我定竭尽全力查出窃油之人,断然严惩不怠。”

这夜,二师长持剑附在灯前桌底下,定心查看,只等窃油之人出现。到三更时候,忽然听到观外阴风飒飒,寒鸦啼叫。

二师长肃然起身,他自笑道:“造化,这窃油之人终于出现了,我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如此大胆,定叫你有来无回。”话音未落,就听到有食喙之声。二师长见此情景,速从桌底蹿出,持剑就刺,却见是一只驮碑大龟,他正用灯油润滑其背。

那龟见自己暴漏,急忙变化逃遁,不想洞口被二师长施了秘术,有金光阻拦,无法逃脱。

二师长用剑指着龟,怒道:“呔!哪里来的大龟?敢到这里来窃取香油,实难饶你。”说着,用剑就刺。

毕竟不知道石龟的性命如何?请听下集分解。

第六回 癫僧抢新娘

就在二师长用剑刺石龟时,他张嘴哀声道:“道长且慢,小龟有话说。”二师长道:“好,你就说说看,也好叫你死的明白。”

石龟低声道:“二百年前,我是东海海中有一巡海将军,名叫龟德大将。因为在龙王过寿之时,龙珠不慎被盗。后来被副将栽赃陷害,说是我盗走,龙王得知龙颜大怒,将我化作石磨,贬至方山汶河河边。

只因在河边昼夜受日月精华之侵,雷电雨雾之吹,圣人唾精扫体之灵。期间又受观内香火熏陶,遂得精灵。

忽然有一天,元神出壳,复其本质,化作一只老鼋。虽然变成龟样,但龟盖儿之上仍驮一石碑,石碑上刻有咒语,重千金,无论怎么变化,终究不能摆脱。

没耐何,只得整日驮碑而走,其实疼痛难紧。一日到山涧饮水,就见观内灯盏上千,于是便吞灯油润背,不意被道长识破。

常言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小龟既入方便之门,应当行方便之事。万望道长勿怪小龟盗油之罪,大慈大悲,借道长之神力,顺手一催,将我背上石碑推去,实是小龟超脱之万幸。救苦之恩,不敢忘却。

如道长后天还在此坐,三更时分,小龟愿将《天仙八卷》赠与道长答谢。此书能助道阐扬,扶危济困,解渴克饥,逢凶化吉,安道防身。虽是小道,却也有大用。道长参透此书,功成之日必能登仙界蓬瀛,免遭轮回之苦。”

二师长闻言,心中十分高兴,笑道:“你说的话当真?不曾欺骗贫道?”石龟道:“不敢,不敢,小龟所说句句实话,天地日月为鉴。”二师长道:“看来贫道与你有缘,也罢,我助你一助。”说完,运用真诀,顺手一推,石碑就飞往观外,投向方山北部而落。石龟欢喜万分,感觉身轻有神,连连叩谢而去。

第二天,二师长将石龟窃油之事与云鹤师兄全都说了一遍,云鹤道长听后,颔首赞同,他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也该叫他超脱。龟有受持修行之心,难道人还不如他吗?”又吩咐下去,待石龟出现时,切不可伤他性命,众弟子一一领命。

转眼已到后天晚上,二师长端坐观内。只到三更时刻,石龟果然出现,将《天仙八卷》交给二师长,随后叩拜而去,之后隐于方山山洞修行。

二师长得到书后,满心欢喜,后移交给云鹤道长,云鹤将此书一一口授观内弟子。众弟子都道心共进,修持悟性,在此不提。

今天,牛栏村中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张灯结彩,原来村中有户人家办喜事。这户人家正是李婆婆的表弟家,姓宋,名海。

当下有一小女,年方十九岁,乳名叫金梅,花容月貌,腼腆温柔,玉体酥胸,十里八乡也算一代佳人。经媒人介绍,金梅许配给邻村的郑府郑员外家,郑员外,名叫郑宏,长金梅十岁,可为人忠厚,心性耿直,祖上曾是朝廷御医,因此家资巨富。

此时,济公正在村外大槐树底下看斗蟋蟀的,忽然听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抬头观看,有大队披红挂彩的人马,后面还有七八个轿夫抬着一顶花轿,各各面带笑颜,原来这是迎亲的队伍。

济公本来就无事,也就赶上去凑热闹。一直跟着队伍走了有两三里路,围观的乡民笑济公道:“这哪里来的疯和尚?他一个出家人来凑什么热闹?想是做和尚久了,感到寂寞了……”众人哈哈大笑,济公也跟着嘻笑不止。

少时,队伍就到郑员外家中,新娘子下轿,顿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大街两旁围满了看热闹的人,济公也挤在群中。

丫鬟领新娘子进府,然后跨火盆,步入中堂。

突然,在庭院中间的一盘石磨无故裂开,并伴随着吱吱的响声。众人见了,无不心中恐惧,但都感到很奇怪。

忽然有个人说:“今天大凶,不宜婚嫁,只恐触犯神灵。”

此时,那新娘子听到众人说石磨炸裂,顿时心中生计,她张口说道:“磨炸十子(石子)”,在场乡民闻言,无不夸新娘子机智聪慧。济公似乎听出了其中寓意,他笑道:“新娘子果然是有福之人,日后必能生十个贵子哩。”

在旁的郑员外听到济公说出此话,心中极其兴奋,他笑道:“这和尚倒会说话,若果然生十子,一定修庙盖观供奉菩萨香火。”济公道:“郑员外你就瞧好吧!”话音未落,众人哄哄大笑。

忽然天井上方有几对紫鸾盘旋鸣叫,济公用手指道:“郑员外,你瞧,有紫鸾祝贺咧。”(后来,郑员外果然生了十子,“磨炸十子”的佳话在民间流传已久,此是后话。)

这正是:鸾凤和鸣添贵子;婚汤并庆宴佳宾。

一切席位安排停当,新人准备拜堂成亲。突然,只听得屋外传来阵阵轰隆隆的响声,好像天塌下来一样。

顿时,又听见鸡鸣狗吠,狼吼虎啸,墙倒树断声,只吓得众人战战兢兢,六神无主,不知谁喊了一句:天要塌了!众人闻言迅速四下逃窜,东一簇,西一团,攧攧爬爬,乱成一片,你歪我倒,就像倒了葫芦架。

济公感到事情蹊跷,立刻跳到墙头定眼观看,呀!不是天要塌了,原来是对面高山倒了。

就在这万分紧急之时,众人只顾自己逃命,眼看这山坍塌,就要覆盖郑府。

济公灵机一动,背起新娘子就跑,新娘子头上的红披巾还没有揭掉,就糊里糊涂地叫人背着跑,她哪里晓得发生了什么事,只吓得哇哇叫,不住的挣扎。

济公也不论好歹,疯疯癫癫背着新娘子没命的跑,唉!这还了得!大家以为济公真的抢新娘子,都不解其意。

此时,为救新娘子,抄棍的抄棍,抡扁担的抡扁担,举耙的举耙,也一股脑地追赶上来。并大喊着:“抓住疯和尚!前面快拦住他呀,别放他跑了!”

郑员外一面追着,一面喊:和尚抢新娘了!和尚抢新娘了!济公也不理睬,飞快的逃窜。

大家都在追赶着济公,恨得咬牙切齿,只有村西的一家地主没有动,他反站在门前看热闹,笑道:“呵呵,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常言道:和尚乃是色中饿鬼,不想今天就应了。一个出家人抢新媳妇,真是件新鲜事,嘻嘻!”

济公背着新娘子,一个劲的往前奔,大家就一个劲的往前追,只追到了约有二里路,眼看就追上他了。大家喊道:“别叫他跑了!活煮了他!”。

就在此时,济公突然站住脚不跑了。慢慢的放下新娘子,自己往地上一坐,手中摇着破蒲扇。自语道:“终于跑出来了,累死我了!”

新娘子掀开头巾,不论好歹,走将前去,给了济公一个耳光,随后就蹲在地上哭了,济公正要上前安慰她,不料大家都赶到了。

大伙赶到他跟前,就要揪住他,想暴打一顿,却不料瞬时天昏地暗,阴云叆叇,遮天迷雾,走石飞沙,伸手不见五指。

随后,大风呼呼地响,惊得飞禽乱飞,吓得大家战战兢兢。突然“轰隆”一声,大家都被震得攧了一脚。

等爬起来看时,已经风停云散,旭日当空。就见整个村庄被高山压没了。大家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疯和尚抢新娘子,是为了救大家的性命,引自己出来。

书中交代:原来这坍塌的高山,正是昔日石龟所背的石碑。白鹿宫的二师长顺手一推,这碑就落在了方山背面的一座空旷地上,这石碑却不是普通的石碑,一旦脱离龟体,就瞬间变成一座高山。

上面集有五岳之灵气,九宫星斗之卦数。常言道:新娘子眼毒,当日迎亲队伍路过此处,怎知无意触犯九宫星斗卦数,因此这山才会坍塌。

新娘子知道错怪了济公,就走向前去赔礼道:“圣僧恕罪,刚才奴家错怪你了,以为圣僧真的抢小女子。”

济公笑道:“呵呵,没事,没事,我不怪你。”大家也纷纷道歉赔礼。

村庄被压在山底下,大家都无家可归了。有的人急得捶胸顿脚,大哭起来。济公笑道:“哭什么!你们不知道,村里的地主已被压死在山下了,在他的后院,埋了许多罐金银珠宝,够你们受用的了。今后你们各人种自己的田,还怕盖不起房子!”

大家一听这话,立刻高兴起来,欢欢喜喜地正想散去,济公忽然喊道:“哎!别走别走,大伙听我说。”

众人道:“这疯和尚真啰嗦,有什么话你就快说!”

济公道:“这座山既然能从别处飞来,也就会从这儿飞走;如果飞到别处,还会害死更多的人。我们在山上凿它十八尊罗汉,就能把山镇住,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听了,一齐说:“嗯,这和尚心眼好,说的极是”随后,各自捡石为器,也有手里拿着铁锤的,一时间锤的锤,凿的凿。

只忙了一夜,十八尊罗汉就凿完了,放眼望去,山上山下布满石龛佛像。原来夜间因灯光不明,所以只凿了罗汉的身躯,却没有凿出眉毛眼睛。

疯和尚济公说:“我有办法,让我来!”他不用锤子,走到塑像前,念着六字真言,顿时,十八尊罗汉都安上了眉眼。大家称道:“这和尚相貌不扬,满脸脏泥,却有本事哩。”

只因忙了一夜,大家都感到身疲力尽,就倚在树旁盹睡。等大家醒来时,早已不见济公身影,随后都各自归去,准备木料石料重新盖房。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坍塌的山被当地称作土山子。

济公救了新娘子,郑员外感激不尽。济公走后,郑员外为了感谢济公,修建了济公庙,庙的幢上书到:大慈大悲紫金罗汉神功广济尊者,日日香火供奉,酒肉瓜果不断。

原着 张祚风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