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短篇小说 > 济公别传——第一回

济公别传——第一回

推荐人:江南四大才子 来源: 阅读: 4.83K 次

——前言

济公别传——第一回

鞋儿破,帽儿破

身上的袈裟破

你笑我,他笑我

一把扇儿破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哎……

熟悉的旋律,熟悉的记忆,1985年,电视连续剧《济公》红遍大江南北,济公的扮演者游本昌以诙谐自如、妙趣横生的表演赢得公众的广泛好评,主题曲更是被人们广为传唱。“济公”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化人物,罗汉化身的济公在人间惩恶扬善、治病救人,老百姓将他视为“活佛”。济公成佛后的尊号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灵隐寺建有道济禅师殿,香火鼎盛。《济公》以诙谐、幽默、智慧的表现形式,歌颂了人间的真善美,并借以隐喻当今社会所存在的道德问题,是一部寓教于乐,凝聚中国古典佛文化、民族色彩的上佳之作。

为弘扬中华文化精髓、净化人心、显现神通的历史故事,《济公别传》横空出世。本书对济公的仁义、公正、好抱打不平的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通过描写神妖魔之间的恩仇,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可悲可叹。济公精神表彰社会正义,提倡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对广大读者有较好的意义。

济公的故事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那么他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经典传奇呢?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轨迹一起去寻觅,带您畅游济公的神话世界。

第一回 施法降元宝

人物:济公、刘平录、梁氏、店小二、刘平贵、粱氏、丫鬟、老母亲、书生甲乙丙丁、

古往今来,方士高僧无数,然而能为东西方世界共赏者,首推中国的活佛济公。

济公,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卒于嘉定二年,原名李心远,浙江台州县永宁村人,是南宋禅宗高僧,法名道济。李家世代信佛,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天台北门外永宁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无嗣,虔诚拜佛终得子。

济公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俗名修缘,从此与佛门结下了深缘。父母双亡以后,济公在弱冠之年,皈依佛门。先入国清寺,后投奔灵隐寺瞎堂慧远。

这位佛海禅师为济公授具足戒,取法号道济。济公出家后,一反常态,言行叵测,难耐坐禅,不喜念经,嗜好酒肉,衣衫褴褛,浮沉市井,常行救死扶弱之事,状类疯狂,人们称他为“济颠高僧”。

这年秋天,济公偷偷的离开了净慈寺,自己优哉游哉的沿路北上。

原来几天前他师父叫他闭门背诵《大佛金刚经四卷》,还发了话不许吃酒吃肉。唉!他哪里坐得住,夜晚趁大家打坐时,自己悄悄翻墙而出。就这样,转眼工夫就来到了山东潍坊一带。

正然走出,只见眼前有座高山挡住了去处,那山险峻接青霞,涓涓寒脉流淌不止,处处青鸾翱翔,原来这就是青州云门山。济公乐道:“果然好去处,就在这里玩玩吧,看看有什么新鲜事……”

话分两路。刘平录是山东青州人氏,祖籍安徽凤阳,前些年全家为躲避强人,才逃难到此。娶妻梁氏,家中无儿女,仅有一老母,年近九十,只因年轻时长了一场怪病,所以双目失明了。

前些年,平录家也算是望族,只可惜一场大火烧的家资俱无,一贫如洗。没办法,只得以打柴打鱼为生,闲时,还给地主家放放马。

不料想平录前些天到山中砍柴,回来时路遇老虎,将他的左腿及胳膊咬伤了。现在,平录动弹不得,只得躺在床上养伤。

眼看日子越来越窘迫,平录苦道:“天哪,睁睁眼吧,可怜我家中有九十岁的老母,如今我伤痕累累,可如何呀?难道是天灭我刘家?”

梁氏道:“夫君,你休要恼怒,上天会可怜我们的,我们会好起来的。”平录对妻子道:“母亲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整天喝盐水充饥,身子骨只怕……”

梁氏道:“夫君,请放心,我到城外去乞讨些干粮,或许碰上好心人也不一定呐,你且在家看好老母亲,我去去就来。”

平录见妻子如此贤惠,心里不觉的发酸,他轻声道:“娘子,叫你吃苦了,只想叫你粗茶淡饭,不意落到今天这般下场。”没等平录说完,梁氏就拿了只破碗出去乞讨了。

这正是:凶祸频临陷逆境,流浪他乡做乞翁。

此时天空中下着细雨,寒风飒飒,一阵阴风吹将过来,梁氏不觉打了个寒噤。乞讨多时,也没能讨到半点粮米,大街上哪里有个人呢?

不觉天渐渐拉黑了,梁氏双眉紧锁,忍着饥饿继续往前走。正无处寻觅时,只见不远处有一只喂狗用的碗盆,里面还有些狗吃剩下的粟米。

梁氏心想:“那狗盆子里或许有点粟米之类的,若能将那粟米用水浆洗干静了来吃,却也好充饥,强似活活饿死,虽有些不雅,触犯孝道,却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只求上天开眼,休要惩罚奴家。”说着,梁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合手向天哀告。

乞告完,梁氏将那碗里剩余的粟米一股端了,急忙返回家中,而这一切,却被坐在屋梁上的济公看的清清楚楚,济公笑道:“嘻嘻,如此孝顺之人,我怎能忍心不管呢?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梁氏回到家中,将粟米淘洗干净,然后找出双耳小锅,着火烧了油腻。洗刷毕,安在灶上,添上半锅水,之后把淘洗干净的粟米下到锅里,盖上木盖儿,就点起火来。

约莫有半个时辰,粟米就熟透了,梁氏先盛了碗给老母端上,又给平录端上半碗,自己留了半碗。乐得个老母连夸梁氏贤惠,是个好儿媳妇。

平录喜道:“娘子,你果然贤淑,能娶到你真是我三生的荣幸,饭快凉了,快趁热吃吧!”梁氏回道:“夫君说哪里话,你还有伤在身,你也快吃吧。”

平录正要下筷,只听大门呀吱一声,举头看时,进来个癫和尚,你看他衣衫不齐,满脸是泥,脚上穿一双没有后跟的破鞋,腰间还悬一个亚腰儿葫芦,手里的破蒲扇摇个不停。

癫和尚笑道:“饿死了,饿死了,我八天没吃东西了,快拿酒肉与我吃哩!”

平录惊奇问道:“师傅你从哪里来,怎么就蹿到我家里来了?”癫和尚道:“你家有酒有肉,我是来吃肉的。”

平录解释道:“出家人当以斋饭为主,哪里有吃肉的和尚,岂不犯了清规?”

癫和尚笑道:“呶呶呶!我是个酒肉和尚,我就要吃肉。况且佛祖有话曰: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为我修心不修口。”

平录见癫和尚吃肉心切,便苦道:“师傅真的说笑了,看我家中窘迫,仅有粟米充饥,哪里来的酒肉?师傅还是到别家化缘罢。”

梁氏走向前笑道:“师傅若不嫌弃,我这有粟米半碗,师傅你就将就吃点吧,强似挨饿呀。”说着,就将自己手中半碗米塞到癫和尚手里。

癫和尚哪里肯接受,往后退了几步,一屁股坐在桌上笑道:“粟米我不吃,我就要吃肉”

坐在一旁的老母亲道:“师傅呀!我儿诚实不说谎,真的没有肉呀,要是有,肯定给师傅吃的。”

癫和尚见这全家诚实厚道,转了话题笑道:“唉,没有就没有吧,其实我是来帮助你们的”

平录听了这话,说道:“师傅说哪里话?你一个出家人能帮得了我什么?”

癫和尚道:“你的好运来了,过不几天你就发大财了,”梁氏道:“师傅取笑了,近年来晦气不断,先是家中起火,然后夫君被老虎所伤,也不知何时能来好运?”

癫和尚笑道:“听我的没错,我说你来好运就来好运,不信你等着看吧。”

话未说完,癫和尚就一颠一扭的离开了,梁氏紧跟后面,可是刚出门就不见了,但见一股青烟上天。

等梁氏返回屋里时,就见在饭桌上有一只熟透了的狗腿肉,举家是又惊又喜,说这个癫和尚有些来历,急忙焚香跪拜不提。

这天中午,济公在集市上溜达,不觉肚中饥饿。忽抬头只见对面有一家官府酒店,里面坐满了喝酒的官人,有说有笑,甚是热闹。

济公也不论好歹,闷着头就往里面闯,守门的门童拦住他,斥道:“去去去,哪里来的癫和尚,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你配来这里吗?”

济公笑道:“怎的?他们能吃得?我就吃不得?他们是人,我就不是人呢?”

门童哂笑道:“他们都是朝廷官员,有身份的人,你算个什么东西?去去去”说着就把济公往外轰。

济公道:“狗眼看人低,有你好看的哩!”门童嗔道:“你这癫和尚好不仗义,张口骂你大爷,看我不打死你。”

说着,抄起门后一根棍棒朝济公打去,济公心里不曾有一丝畏惧,他努着嘴将蒲扇一摇,就见那棍朝门童自己头上砸去,直到将自己打昏过去。走路的众人看到这场景,都拍手大笑,此时济公早就走远了。

正愁无处吃饭时,在路上遇到了梁氏,梁氏也认出他来了,笑道:“高僧,哪里去?”济公道:“没处去哩!肚子叫了,得吃饭咧!”

梁氏笑道:“高僧若不嫌弃,且随奴家到寒舍吃去,管教你吃饱。”

济公道:“好啊,只是有肉吗?有酒吗?”

梁氏道:“有酒,半月前夫君到酒店打的老酒,没喝完剩下了不少。肉也有,今天早上,我娘家表哥宰了一只老母鸡,专门差人送来的。”

济公听了这话,心中暗喜,随后哼着小曲儿就和梁氏来到了家中。

此时,平录的伤已渐渐好了,能下地踉跄的走路了,看见高僧到家,急忙搬椅给他坐。

少时,梁氏将一只肥胖的烧鸡端上来,铺在桌上,随后又盛上些咸菜豆腐干等。平录从厨房里拿来一壶云门春酒,给济公斟上,济公也不论礼数,端起来就喝。

饭罢,平录问道:“敢问高僧法号?日后也好报答。”济公摇着扇子道:“法号道济,人家都叫我济癫和尚。”平录道:“哦,莫非是杭州灵隐寺的济公活佛”济公道:“嗯嗯……”话音未落,举家老小跪拜不已。

济公将他们拉起来,说道:“后天将会有一场大雨,在未时将近时,你到村西的河边浆洗衣物,会有大财发咧。”

梁氏道:“师傅你说的是真的?只是下雨如何能洗衣物呢?”

济公道:“这我就不管了,信不信由你,我走啦。”平录道:“您就是活佛呀,我们当然听你的。”

转眼已到后天申时,梁氏依照济公之言,真的就到村西河边洗衣服。梁氏一边洗,一边抬头看天道:“只听活佛说今天有雨,如今万里晴空,哪里有雨呀?”

话未说完,只闻得空中轰轰作响,却见电闪雷鸣,风云交际,正是那:雷公愤怒,电母生嗔。

不多时,就下起雨来,随后天空就白花花的落下元宝来,金灿灿,明晃晃,大约有一小坛子多少。梁氏见了满心欢喜,她举头对天祷告道:“老天爷,开眼了,奴家在这叩拜你了。”

随后就抱起这坛子往家中跑去,原来坠元宝这事是济公在暗中施的法,他暗自喜道:“嘻嘻,我就说嘛,你的好运来啦,”说罢,摇晃着那把破蒲扇就离开了。

自此,平录的日子逐渐的富裕起来,家禽无数,粮囤满仓。

这正是:当年财帛难如意,一朝滚财便无忧。

毕竟不知详情如何?请听下集分解。

原著张祚风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