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家——不断刷新的记忆

家——不断刷新的记忆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W 次

我参工20年,搬了六次家,居住了五个地方,回想起来,这记忆被一次次地刷新。

家——不断刷新的记忆

1988年,我告别熟悉的校园,来到铁山脚下、洲河之滨的渡市洗选厂,成了一名光荣的洗煤工人,也成了一名快乐的“单身汉”。当时,由于厂里单身宿舍紧张,我们一起参工的八个姐妹被安排住在一间破旧的平房里,大约20平米,破烂的窗户,潮湿的地板,遇到刮风下雨,总是担惊受怕夜不能寐。但是,我们依然快乐着、忙碌着。

1989年,我厂新建的机关办公大楼在厂区“黄金”地段落成,旧办公楼摇身一变成了单身宿舍。因为我调到食堂工作,为方便上班,我搬到了食堂相临的单身宿舍,约15平米,两人一间,从此,不再担惊受怕,睡的踏实和舒适。做饭时,快乐的“单身汉”们点起煤油炉子,一字排开在一米间宽的走廊上,大伙们来回穿梭,忙得不亦乐乎!晚上7点,工友们准时聚集在三楼活动室,喜滋滋地盯着那一台12英寸的彩电,收看新闻联播和其它节目,直到电视屏幕现“再见”二字才肯依依不舍地离去。

1990年,由于单身楼要改造成标准化宿舍,我们又搬迁到锅炉房侧边临时的周转房,约15平米,公用煤炭灶,公用水、电,月底家家户户平分秋色,大家亦是笑逐颜开。

为了取得双身职工身份,有资格分到套房,我加入了“双身汉”的行列,当时论资排辈分房,可喜的是老公加上军龄工龄比我长5年。1991年底,我随夫君搬进了23平米,有两室一厨一卫的山上家属区,那是刚改造好有厨房和厕所的“新房”,我们不再为每天清晨花费过多时间排队去“WC”而苦恼,小俩口甚是满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哇哇坠地,一天天渐渐长大。1997年,我们赶上了单位在达州市集资建房的机会,又赶上了房改,享受了福利分房优惠政策,2001年,我们搬进了91平米的新居,三室两厅一厨一卫,真是宽敞明亮,我高兴得几夜难眠。对于当时我们这样一加一等于三的家庭来说,一人住一间已是绰绰有余,简直就是“宫殿”啊!有了新房,我和老公商量把父母接到城里养老,孩子送到市区学校接受教育,也了却了父辈从乡下到城市的心愿。孩子有人管了,周末可以回城溜达溜达了,何乐不为呢?我暗下决心,一定努力工作,回报企业对我们普通职工的关爱。

与此同时,企业职工只能享受一套房改房,我们主动将山上家属区的套房退还给厂里,于是,再次搬回旧办公楼改造的职工宿舍(租用),此时的单身宿舍已是打了磨石新装了厨房和厕所的标准化套间了。

20年过去了,职工工资随企业发展同步增长,房子越变越宽,生活好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孩子已上高中,一家人和和美美、衣食无忧,我已知足常乐矣!

突然有一天,儿子欣喜地对我说:“妈妈,听说你们涨工资啦!我们再换一套面积大的房子吧,现在新建的小区环境优美,有游泳池、还有运动场呢,好舒适噢!”

是啊!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企业在兴旺,经济在发展,观念在更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打造百亿川煤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