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老赵

老赵

推荐人:站在一边看 来源: 阅读: 1.88W 次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生活在农村。儿时很多人很多事都记不得了,但有些东西却是不用去想也叫人难忘的。这里要写的就是这么个人,他叫老赵。

老赵

老赵在我们那是个外来人,他在我们那找了个婆娘,住在我的相邻的生产队。他身材高大稍稍偏瘦,说话带着四川腔,笑的时候露着两颗大门牙。印象中老赵当时五十多岁的样子,永远那么和蔼慈祥。要知道,那个时候农村是很排外的,他却能与当地人很想融。

老赵是个“剃头匠”,他的“头上功夫”很好。剃头匠,说得新社会些,就是理发员,说得改革开放些,还可叫做形象设计师之类的。实际上剃头跟理发是两码事:理发是打理,自从中国人知道打理形象始就有了这行当,梳头、束发,普通百姓当然是自己动手——稼作充饥果腹,砌房遮风避雨,织布蔽体御寒,有了闲钱和闲情才会想到请人打理头发;剃头是去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至也”,唯满清一统后,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威胁下,剃头这一行才“奉旨”而生,及至民国成立,国人形象也接轨世界,剃头也得以保留,乃延于今。那个时代,那是出集体工的时候,他的“活儿”得经过大队(现在的村里)批准,不经批准同意那叫“投机倒把”。当时没有改革开放,老赵无条件开理发店,印象中只是在赶墟的时候去安平司(现在镇政府所在地)去赶场,平日里都到周围生产队“忙活”。

剃头之为匠,自然有其独到功夫。他那一辈剃头匠,传承的是老一代的薪火,除一般理发师应备的剪修之技外,剃、掏、捏之功是万不可少的。老一辈讲,要学剃头,须学徒三年,其实很多工夫都化在剃、掏、捏的练习揣摩上。 除了理发,还得给老者剃须。剃须之前,先得热毛巾敷面,待须孔打开,胡刷蘸上皂沫在脸上细细抹过,右手悬腕执刀,拇指按住刀面,食指、中指勾住刀柄,无名指、小指顶住刀把,在刷刀布上顺逆两下,左手抚脸撑拨皮肤,剃刀便在客人脸上细细扫荡,就连眼皮上的细细绒毛也不放过,10分钟过后,定叫客人脸上再摸不到半根须茬。老赵理发很手巧,受当时的思想影响,他只给男的“做活”。他“做活”的时候,看着也是一种享受。他边做边“打趣”,或是讲故事,不知不觉中事就做完了。印象中我们那的人都喜欢他,大方一点的人还会给他喝碗家里酿制的米酒,这在当时算是特别的“施舍”,要知道有些家连饭都吃不够。

老赵还是个好帮忙的人,碰到特别的事会主动向前的。我印象中有两件事难忘,村里的人感谢他。

记得有一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时值四点钟左右,老赵正在给人理发。突然有人打喊,说是有人昏过去了。老赵赶忙过去,即刻施救。他掐人中,做推拿,扯痧,压肩,一会儿以后,昏过去的人醒过来了,随后老赵又给他安排了用姜片煮的茶,人没事完后又去给人理发。据说,那人是中风,要不是老赵施救及时,且非常得法,昏者会出大事的。

还有一次,也是夏天的一个晌午,老赵也正给人理发。邻家一位女孩童不知何故突然发病,两眼翻白,口吐白沫。孩子的父亲不在家,母亲不知所措,急煞人。老赵得知后,二话没说,把孩子抱起,赶忙送往医院。事后一个跟过去的小伙告诉我们,他几乎是跑过去的,五华里多路,用时不到半点钟。

这样帮忙的事对于老赵来说很是平常,而另一茬事则是难得。当村里某一个男人老去,老赵每每会去帮忙,以平静地为死者整理好须发,让他像活着时一样干干净净地上路……

我外出读高中后就再没见着老赵了,再后来听说老赵驾鹤西归了,尽管如此,时间过去几十年,老赵的样子却像刻在我的脑子里,永远那么清晰,那么光彩。或许再过些年,老赵的故事不再有人知道了,甚至这样的剃头匠,也会随着岁月的渐去,留给人们的将是一段“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回忆罢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也许老赵他们就是最后一代老式剃头匠,而这便是一个行业的历史兴替,记录老赵这段文字就当是为了记下这个行业的一段历史,以及历史中村人生活的一种风貌,留待后人观之吧。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