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看电影参照

看电影参照

推荐人:山林之泉 来源: 阅读: 1.31W 次

“看电影”这种活动,书中对此并无解释,但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像大家知道“昨天”是什么时候一样。不过,不同时代完成这一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是不相同的。

看电影

如今看电影,途径有多种。你可以在家中坐在舒服的沙发上,通过大屏幕电视机观看电视台提供的电影节目;也可把你喜欢的电影预先存到u盘里,再通过电视机或是投影机播放出来;旅行途中、户外活动、闲坐小憩时,可以利用手中的4G移动终端欣赏电影;假如囊中羞涩又是痴迷的追星族,则可以坐在微机旁,通过互联网来看最新的电影。当然,你也可以用传统的方法,跑到电影院来张电影票规规矩矩地看一场大屏幕电影。路有千百条,条条通罗马;仁者见仁,全凭所爱。

前几日,就曾到运河影城看了场电影,发现已与记忆中的影院大相径庭。影城里可以购物、可以住宿、可以观光,更可以看电影。七八部最新上线的影片任意选择,观看时的位置还可以自己确定,购票付款的方式也灵活多样,很有点进超市购物的感觉。不同的是,超市里给人的感觉通常是灯光明亮、琳琅满目和人声鼎沸,而这里则正好相反。住宿区门窗紧闭悄无声息;购物区更像是卖食物的小卖部;观光区的游人悠然缓行;放映区像装修豪华的居室,地上铺着地毯,墙面贴着绒布,想是一切所为皆吸音和降噪吧。

放映厅的规模都不是很大,最大的厅有一百来个坐席。前后排之间挺宽敞,坐下之后还可以让人顺利通行。座椅设计得很科学,高高的后背可以让头部有所依靠,两边的扶手高度可调,坐在上面很容易使全身得到放松。灯光熄灭电影开始,昏暗的环境里可闭目聆听、可假寐遐思、可心不在焉、亦可神情专注;环绕的巨大声响、闪烁的宽大银幕,可使你忘却一切烦恼,沉浸在声光影像营造的情节氛围中,独享一段专属自己的时光。

遥想当年,经常光顾的济宁县电影院,那可是全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电影开场前,大批的人从四面赶来,聚集在门前等待检票放行;电影结束,人们又都笑逐颜开地从两边的出口喷涌而出。即便不是放映的日子也很热闹,买票的,卖瓜子、汽水的、无事闲逛的,总有一大片人在此逗留徘徊。学生看电影一般是集体活动,所持电影票是学生票,记得好像是五分钱吧。一种质地很差有二指宽长短的小纸条,上面印着日期、场次、时间、几排几号等一些关键信息。至于要播放什么电影,电影票上并没有显示。发票时总是多方打探,问知情的同学、问发票的班长、问跟班的老师,一般情况总能提前知道要看的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得到一张号码小于十的票,很是让人高兴,这样的票位置处在一排的中间,正对着银幕,我们称之为正座,获得正座票的同学勉不了炫耀一番。接下来便是寻找和谁挨着坐,懵懂的年龄都藏着个小秘密,当发现和心仪的女生相邻而坐时便欣喜异常。

电影院是一座很大的房子,分上下两层,前低后高的地面上安装了一排排连椅,可以容纳上千人。第一次进影院看的电影是什么?早已没有了丁点印象,唯一能想起来的是还不会找座位,前后挪了两次才对号入了座。这座大房子四周好像没窗户,要靠屋顶的电灯照明,电灯一关里面黑得很,就跟黑夜一样黑,因此在电影院里白天也可以放电影。这对小学生时代的我来说觉得很神奇,在我看来看电影这事只有夜里才能成行,大白天的如何放得电影呢?

小学生时代家住农村,娱乐生活古朴简单。因为稀缺看电影这事显得十分隆重,大队里的高音喇叭在后半晌刚过就一遍遍提醒大家:“今晚有电影,提前吃晚饭”。那时农村有的是场院空地,放电影的人在场院的一边栽上两根高高的杆子,在中间挂上方方正正四周有黑边的白色幕布,放映机立在距离幕布十几米的正前方,就等着天色完全黑下来。看电影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天还不黑就已经搬着小板凳来到了场院里,为的是占据一个最居中的位置。倘若要到邻村去看,我们这些小个子就只有跑到银幕后面看背影的份了。其实,看背影也挺好,不用担心被人挡着看不见。缺点嘛,就是影像没有在前面显得清晰,动作好像是反的,声音有点听不清。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满心欢喜的。

男孩子们往往是结了伙的追着电影跑,从一个村追到另一个村,同一个电影常常要看四五遍,电影里的故事及人物都能背出来。遇到热门的影片,是需要跑片的。跑片就是几个邻近的村子听说来了新电影,都请来了放映队。然而电影胶片就一套,于是就出现了在同一个晚上,胶片从一村传到另一村的现象。至今还有印象的是有一年夏天,在步山村看故事片《朝阳沟》时的情景。银幕挂在山坡上的两颗柏树之间,看电影的人们依着平缓的山坡席地而坐。因是跑片的最后一站,换片的间格分外长。到了后来,一盒影片要连放两三遍才能等到下一盒胶片的到来,全部影片放完时,天已蒙蒙亮了。

几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人生的记忆在历史长河中实在是沧海一粟,然这短短几十年让我辈亲历了社会发展与繁荣的变化;目睹了国家从贫弱走向富强的历程。我们沐浴在国家提供的保障里,享受着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在品味电影情节的过程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借此放飞心境,享受生活。豪华也好简朴也罢,变化的永远是一段又一段生活阅历,不变的则是生活对灵魂的历练、灵魂对生活的思索。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