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棉花(下)

棉花(下)

推荐人:木易 来源: 阅读: 7.75K 次

棉花开花的时候,特别好看,它的花朵儿结构和形状,跟木槿树的花有些类似,都是双层的喇叭花儿,不一样的是,木槿树只开一种颜色的花儿,而棉花却能在同一株上开出纯白的,乳黄色、粉红色、紫红色等多种颜色的花朵儿。

棉花(下)

到了农历六月的时候,是棉花生长旺盛的阶段,棉花地里一片青枝绿叶儿,一串串的花朵儿,落英缤纷,在清风的摇拽下相互传粉,像一片绚丽的花海装点着大自然,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花香,引来成千上万只蝴蝶,在棉田里偏偏起舞,这时候也正是病虫害的高发期,人们不分昼夜的劳作在希望的田野里,常常在夜晚如水的月光下,满地滋滋滋滋喷雾器的响声,小连打着手灯,跑前跑后,始终陪伴着这些青年男女们,这样的工作,反反复复,一直进行到棉桃开花,那些蝴蝶们嗅到药味儿,也只能避而远之。

到了农历七月,棉花已经长了一米四五高,像小树一样,打破了历史以来的记录,小连指挥着农民们开始打顶,不让再往上长,所有的枝枝杈杈都长满了带尖儿的椭圆形棉桃,最早的棉桃儿已经开始咧嘴儿露出洁白的花絮,大田里翻滚着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每一个棉棵上就有几十个棉桃儿,棉花杆儿长得很粗很壮,有的棉桃像小馒头儿一样大,压得棉枝弯下了腰。微风一吹,沉甸甸地左右摆动.好像在向人们点头致意,预告着丰收的喜悦,那咧开嘴儿的棉桃儿,远看像一颗颗星星。近看像一朵朵刚刚开放的白色玫瑰花儿,被棕色的外壳包着。

技术员小连看到一派丰收的景象,如释重负,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被晒得黝黑的脸上,绽放出了幸福的笑容,也能在晚上的时候,腾出时间和我们这些学生孩儿们一起玩耍了,我们都喜望小连哥哥能轮到自己家吃饭,让母亲多做点好吃的给小连哥哥吃。还有机会向小连哥哥讨教知识。

我们农村人吃饭不讲究,一般都喜欢串饭场,大家凑在一起,或者在一棵树下,或者在干静的空场里,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儿,时不时扳个凉唔(冷笑话)让人笑的把饭都喷出来。到了喝汤(晚饭)的时候,每家都是面条儿就蒜瓣或者小葱,那个时候这就是好生活儿,一群孩子聚在一起,每人端一碗面条儿,手里拿着一头大蒜,坐在停放在路沟的牛车上,围着连哥哥比赛,看谁一碗面条儿吃蒜瓣最多,连哥哥没有吃惯,但又不甘落后,常被辣的满面通红,咧着大嘴,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吃完饭缠着他给我们讲故事,教我们唱歌跳舞。

到了棉花盛开的时候,那一片片的棉花地里,成熟了的棉花都从壳里脱盈而出,雪白雪白的,放眼望去,无际的田野里,犹如白云散落人间,把大田装饰成银色的世界,在清风的摇拽下,泛起层层的白浪,还有那些没有破壳的棉花就像一个个橄榄,高高地挂在棉花枝上。农民们一个个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趁着好天好道儿,青年男女们身上穿着按同一规格制作的三个口袋的大布兜兜,一头扎进了棉花地,开始了紧张的采摘棉花。

在小连的强调要求下,大家把采摘的棉花好坏分开,把好的棉花装在兜兜中间的大袋子里,把僵瓣棉、生虫棉,要分别放在两边的小袋子里。摘下来的棉花不准带有任何草叶、草籽、棉壳、和棉花碎叶片儿。

社员摘花论斤计工分,地头上扫得干干净净,摊着几个秫秸杆儿织成的大薄,由记工员掌称计分儿,不一会儿地头堆得像雪山一样,男劳动力们挑着大草罗头,把棉花一挑一挑的送往打麦场里翻晒。

摘棉花看似很轻的活儿,其实非常辛苦,两只手不停地采摘,布袋子装满了,就象抗着大肚子的孕妇,走路一歪一趔的,每人的胳膊和手上,都被那尖锐的棉枝和花壳划的伤痕累累,血迹斑斑。

到了深秋时节,正个秋庄稼都已收完,田野里只剩下了一片片棉田,因为早霜降临,把棉花叶子打成紫红色,棉枝上边的晚棉桃儿齐刷刷地都又咧开嘴儿,吐出一团团柔软雪白的棉絮,随风摇摆,一枝枝棉花,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象雪花一样洁白耀眼,好象一座座美丽的花园,把大地装点的十分好看。

第一年种棉花就来了个大丰收,社员们彻底相信了科学,丰收的喜悦挂在了每个人的眉间,待棉花晒干以后,饲养员们,套上牛车,把秫秸杆儿薄立在牛车上,用挟杆儿一道儿一道的挟牢固,劳动力们用桑叉和金叉,把雪山一样的棉花,一叉一叉的撂在车内,一车一车装得满满当当,饲养员们带着干粮,手持皮鞭,喔喔,一路小戏儿赶着车队,时不时的甩了个响鞭,源源不断的把棉花送到了县里刚刚建成的棉花加工厂。

棉花大丰收了,不但支援了国家建设,社员们也有了可观的收入,分得了余粮款,每个人还分的了四斤的一级皮棉,三斤二级皮棉,三斤三级皮棉,还分了不少的等外级的棉花。

生产队又新制作了两台织布机,妇女们开始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起五更打黄昏的纺线,把纺好的线染成各种颜色,用自己的巧手织成各种各样的花条子,花格子,花被面儿,花床单儿。各家各户都把脏烂的被里子,被面子全部换成新的。

老太太们也舍得为自己做件新衣服,那时候没有熨斗,放在捶白石上,用棒槌不紧不慢的,捶的板板正正的不倒褶儿,穿在身上,扎上自己织的新裹腿,把自己打扮的健健(土语)支愣楞的,满足了老年人的爱美之心。

小伙子们有了钱,也都娶上了美丽的娇妻,满足了心愿。大姑娘小媳妇们,拿着分到的棉花余粮款,去到街上供销社,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布料,和装饰品,胭脂口红雪花膏,把青春年华的自己,妆扮得如花似玉,漂漂亮亮的。男女老少再也不用穿那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了。寒冷的冬天,人们也能穿上厚厚的棉衣,盖上暖融融的厚棉被,再也不用担心衣服单薄,冬夜难熬了。

按照上级的指示,小连除了平时在干活中给青年社员们传授技术外,还成立一个夜校,隔三差五的,把生产队里的男女青年们召集在一起,我们这些小孩子们也喜欢蹭蹭摸摸的去,听小连哥哥读科技书,讲科学种田,在他的辛苦工作下,培养了一批青年农业技术骨干,也和青年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年以后,小连完成了他的使命,要调往别处工作了,社员们纷纷把小连请到家里,又割肉又包饺子,拿出最好吃的招待小连。

小连走的那天,妇女们拿出自己织的布送给小连,表示感谢,小连一一谢绝,眼含热泪和社员们一一握手告别,我们这群孩子们,一直把小连哥哥送出几里以外的车站,依依不舍地看着小连哥哥的气车飞奔而去。

从那以后,我们县连续种了多年的棉花,不但支援了国家建设,发展了轻工业,也富了一方农民。农民们也一代一代学会了科学种田。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先进,人们在小康生活的基础上,对穿衣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棉花制作出衣物种类越来越多,款式越来越新颖,在众多的布料中,人们选测被褥和衣物,棉织品依然深受人们的亲睐,穿上棉质的衣服,让人感觉舒适,柔软,透气,吸水性强,又具有保养皮肤的功能。盖上棉花被子,让人睡得踏实,很香,很甜!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