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人生哲理 > 语音多少的博弈

语音多少的博弈

推荐人:雏 来源: 阅读: 1.07W 次

《大辩若讷》

语音多少的博弈

老子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大辩若讷。其实一开始根本无法理解这样深奥的道理,总是觉得一个滔滔雄辩的人是多么文采斐然,令人羡慕。可是当这样的人见的多了,反而心生厌恶,更可怖的是,竟发现自己也成为了这样的人。开始彷徨,开始迷茫,渐渐觉得,大辩若讷才是语言的最高境界。真正善于滔滔雄辩的人反而更加懂得少说话的重要。语言,胜在无声之中。反而是那些并不明白语言的艺术的人,才会借滔滔不绝的言论掩饰自己内心深处的无知。

学语言的人,最需要学的,不是怎么张嘴,而是怎么闭嘴。会说话是从会不说话开始的,否则,千言万语无异于放屁。最羡慕那些看起来好像木讷,却总能在关键时候一言道破天机的人。这才是真正的修为。有人说,别人比你聪明的一大表现就是说的比你少。是啊,很多事是不用说的,可总有人要拿出来讲,反复地讲,其实这才是最不会说话的人。我厌恶这种人,却时常忍不住成为这种人。这令我痛苦。因为刚刚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幼稚的我确实被表象所迷惑,总以为说出来,才能显示自己的多识,自己的大方,自己的优秀。可渐渐长大,才发现,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一个人的落落大方,精于人事,不是表现在滔滔不绝的言谈之中,而是在你举手投足间的绅士风度,君子修养之中,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不必借语言表达的。人对世界的感观,最多的还是靠眼睛,所以,说多是无益的,当然,对待瞎子除外。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善于滔滔不绝,又想让别人听他滔滔不绝的人,不是出于自卑的渴望,就是出于幼童的表现欲,总之,对一个非儿童来讲,是不健康的。我决定学会长大,学会闭嘴。

上天赋予人两只耳朵,一张嘴,可是我们却说的超于两张嘴,听的却不足一只耳朵。这是不正常的,是病态的,也许这让我伤害了某些人,因为我说了实话。冷静地想想吧,你一天跟多少人,说过多少话,他们愿意听吗?说话就像吃一桌丰盛的大餐,而听别人说,就像是看着别人去吃,所以你总喜欢去插嘴,去讲话。不过我想请你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美食分给别人一点吧,更何况,你讲话的水平,就是暴殄天物。说了,必然有人听见,但是听见,不等于听,少让别人听见你说话,多听别人说话,这是一种修养,一种传统的恭谨谦和的修养,一种让人喜欢和羡慕的修养。

更何况,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说的太多,做的必然不够。所以孔子才讲,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是的,放空话是没有用的,现在中国人太擅长于说了,成了语言的巨人,可是呢,单凭几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就能打赢抗战吗?仅靠几个喷子就能保卫南海吗?就凭你唠唠叨叨就能振兴中华吗?工于机辩而弱于执行,国之大患也。中国如果亡了,极有可能就亡在那些伟大口号的蠹虫上。多做点事,少放点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有些时候,你滔滔不绝,你以为自己开朗,自己厉害。那么我想问的是,当你遇到一个话多得让人插不上话的人时,你什么反应——装逼,肤浅……嗯恭喜你,你叨逼叨的时候我们也是这么想的。换位思考一下吧,你不得不接受这个可怕的事实,貌似大庭广众之下的侃侃而谈,人人附和,不过是在转圈丢人。话多的人,赢不来尊重,反之,招致的必然是嘲讽。你不是善于交际,你只是善于装逼。

语言的艺术不仅在于哪些该怎么讲,更在于哪些不该怎么讲。其实,更多的话,还是不要讲,明者自明,无需赘言,浑者自浑,多说也是浪费时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语言就是一把龙泉宝剑,懂得藏住,你才能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剑客,天天拿在手里,你就是一个卖刀的。少说一点吧,提醒周围的诸君,更提醒我自己,自勉,共勉。珺珒

(本文言论均为笔者个人观点,不针对任何个人,如有冒犯,敬请谅解,如有舛误,感谢斧正)

——珺珒民国一〇六年一月于齐齐哈尔

语言的力量

--回应珺珒先生《大辩若讷》的一封信

大辩若讷是语言的最高境界。真正善于滔滔雄辩的人反而更加懂得少说话的重要。语言,胜在无声之中。反而是那些并不明白语言的艺术的人,才会借滔滔不绝的言论掩饰自己内心深处的无知。

--珺珒(2015中考榜眼,现2015届齐齐哈尔语文最高分)

偶逢一个议题,幸得与2015年中考榜眼珺珒先生探讨。强调珺珒先生的辉煌,是因心怀敬畏。与高人游,必将有所思感。段兄当初创宇浩讲堂的用心想必亦是如此。

但敬畏权威,莫过敬重内心。愿珺珒先生谅解弟的不敢苟同。

一个人的成长不在于其语言的多少。一个人语言的多少却是其思维最直接的体现。从古至今,总有一种声音在我们的耳畔徘徊。在古代,有人讲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在改革开放之际,有人讲闷声发大财。难道成为君子或者致富就只需要止声吗?根本不在于发声与否。否则,我们所见到的君子或者首富怕是皆为残障人士了。 相反,发声会有利于我们取得成功。孔子发声,周游列国宣讲儒家之道;学者发声,向世人传师解惑。清华大学特设卓越领导学堂以便政府政要、企业高管彼此交流共同促进。若是只在家闷声,何处发财?若只敏于行而不言于沟通,便易于盲目。

珺珒先生说,中国人最擅长于放空炮了。其实,我们最应该注重我们的语言,因为那会变成我们的行动;我们当然也应注重我们的行动,那代表的我们中国!语言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行动。回到珺珒先生所说的话说多就没人听的问题上。事实上,只要说就一定会听。耳朵长在脑袋上拿不下,脑袋长在人身上能支配它!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占领城市马上控制的就是广播站,可见语言的重要性。在如今,在非热战的条件,我们的战场就在舆论,语言就是我们的武器。 关于“几个喷子保卫南海”的问题。我恰恰认为这就是教育的问题。缺少语言正确的引导。相反,我认为我们中国人是缺少语言的力量的。空谈不怕,怕的是盲目实干。谈便代表我们的思想,思想便引领者我们的行动! 现在,好像每个人、国家只要有点能力,都能说,中国的文化不行。看看我们的价值观,是,我们一度有屈辱的历史。但今天,局面有了怎么样的改变?我们中国人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军事在政治在经济上,好像没有一个国家能给我们绝对的压制。但是文化上呢?这120年以来,西方对我们的文化压制,减弱了多少?我们在文化上打过翻身仗吗?这场文化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息过。在这场文化的战争中,语言是最有力量的武器。它可能要透过很多媒体到达我们身边。法国的一个学者,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一直处于一个云山雾绕的战斗之中。但你们却没有防御的权利。我们中国人是不太会用语言的力量。难道我们就任凭放纵吗?在这个文化战争愈演愈的年代,为了保护我们文化的底线,保护住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文花的自尊和自信。如果有人,如果有国家敢用语言的力量,当面攻击我们的自信和自尊,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站起来,直面他,反击他!

现在是一个新媒体的时代,语言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声音,都能让越来越多的人越加容易地听到。这是好事。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我们的对手,他们送来的那些炸弹,也更多的时候在我们身边炸响。语言是文化战争中最基本的武器。再如今我们所经历最多的也不过是文化战争。把握好文化的战场便可牢牢掌握这个世界!

珺珒先生,无论您的观点如何。您敢于发声捍卫亦是运用语言的力量。可见语言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语言如同思维,潜移默化的迸发在我们周围。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这一点想必您此时也领教过了。可谓得语言者得天下。手握语言之剑,必能剑斩群魔所向披靡! 鄙人敬重珺珒更敬重语言的力量。

不敢求同,但盼无异。若之赞同者必将有感斯文,若之反对者定也震憾于心!

(本文言论均为笔者个人观点,不针对任何个人。如有冒犯,敬请谅解,如有舛误,感谢斧正)

——安迪公元二零一〇六年一月于齐齐哈尔

《再论大辩若讷》

首先感谢Andy同学的文章和看重,笔者诚惶诚恐,更不敢当起先生的名头。昨夜我发了一点思绪的整理,有些许事情尚不明晰,故而再撰一文以澄之。——题记

所谓大辩若讷,不是指闷声发大财之类的极端,而是说真正善于语言之人不用啰嗦,仅用寥寥数语便可以解决长篇的赘述,才显得木讷。由此而言,真正的艺术,不在于多说话,而在于少说,精讲,这是有益处的。我之前所批驳的,不是说话的人,而是多说话的人。那么不说,是不是最高的境界呢?

子曰:过犹不及。其实中国人几千年所追求的无外乎两个字——平衡。正如中庸之言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君子的最高境界在于,悲喜变化隐而不发,一旦发出,皆恰到好处。也就是中和,不左不右,不偏不倚。既不喑言,更不赘言。该说之时,必言之无尽,高屋建瓴;该哑之时,必噤若寒蝉,不发一声。

可是当我们冷静地去考虑,于我等而言,该说时有几时?该说者有几多?怕是无多的,故而有“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之论。大道尚简,话何必多,无言者,未必没有思想,反而更加深邃;有言者,未必富于哲思,反而愈显空洞。

还是钦慕大辩若讷的人,寥寥数语便洞悉古今之变,天地之道,却不得为人所知其善辩。然而论语有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正式这样啊,总有人发乎其外,声乎其形,唯恐尺寸之才不为人所知。殊不知越是名贵的宝玉,越会深藏椟中,不怕隐没于滔滔凡尘之中。玉在椟中求善价,这是值得敬佩的高风。

至于文化的传承是否需要语言,文化的复兴是否需要发声,答案自是肯定的,可我亦不反对发声,可关键在于少说一点未必不能传承,相反地,唠唠叨叨的反而不是大道。正如志摩先生所说;绝对的值得一听的话,是从不曾经人口说出来的。正是这样,真正深邃的思想,传承的文化,是深深烙在整个民族人的心灵深处的,是透过整个民族的传统与精神代代相传的。而至于那些三言两语唤不醒的昏昏之人,千言万语又有何用?毕竟,中华民族的未来,不在他们身上。

再谈到政府有关舆论的控制,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故而必须借助所谓的宣传机构去弘扬政府决策的正确,去普及党的指导思想的英明,去展示领导人的光辉的政府,必然是最失败的政府。公道自在人心,少说无妨,多说无益,真正的觉醒,起源于整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内心。自勉,共勉。

(本文言论均为笔者个人观点,不针对任何个人。如有冒犯,敬请谅解,如有舛误,感谢斧正)

——珺珒民国一〇六年一月于齐齐哈尔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