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雾都游记

雾都游记

推荐人:短文学用户8014 来源: 阅读: 1.82W 次

单骑走山城Day1

雾都游记

山城确实是山城。

山城山多,山路多,有的山甚至没有路。但这里不管男女老少,上下山对他们来说就是平时的家常便饭,也正应了鲁迅先生那句话“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今天是上班日,地铁人满为患,重庆地铁的路线并不像成都一样规规整整。由于整个重庆被嘉陵江和长江隔开,这里线路也错综复杂。对比成都来说,重庆的生活节奏要快得多。也许正因为是山多路陡,这里的人走上坡路,下坡路都很快,生活节奏也就快了,发展的自然也快,几十层的高楼都不断地侵蚀着这里每一方土地。但无论再怎么侵蚀,它们也得给这里的大山让路,因此登上山后,有种“居山河之高,而笑抚危楼”的万夫莫开之气概。山城,又称雾都,又称桥都,可惜今日来却没有见到雾,然而这里数千米的大桥却是不少,仅仅是坐在朝天门对面的滩上,便可左拥东水门大桥,面朝千厮门大桥,右观朝天门长江大桥,身处朝天门码头对滩,豪饮山啤,有纵观天下,统领万物之感,想必范仲淹所谓宠辱皆忘也不过如此!

无论看过多少这里的照片,只有当你真正登上大桥走过,领略这里的风采之时,才能感受到这份数千米的威严,才能感受到人类的渺小。百米高的桥跨,离长江百丈的高度,甚至还有桥下的地铁呼啸而过,使得整座桥也震动起来,让人有种无法捉拿而慌张腿软使得不敢多动或走快的畏缩心理,然而一观桥上之人的神情却个个镇定自若,我实在是自愧不如。

走过东水门大桥,桥边就是一条小路,沿小路下去便是拆迁的标识贴在老房上。想到十八梯已经拆迁,这样的老街已经不可多得,我便一头栽进了老街里。走进老街后,世界突然变慢了,我得知这里叫下浩街,整条街无人居住,偶尔只有几位老年人到这里来看看。只知道这里有老街,却不知道这里的老街居然与江南的老街皆有“雨巷深,烟雾沉一张纸伞误归人”的唯美一面,它将时间永远地定格在了上个世纪的老重庆,与刚才携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痕无际涯的豪放气概大相径庭。转角处,一位老人拄拐斜望着巷末,他在想什么?也许这里是他长大的地方,或许这有他的爱情,或许这里是他离家多载记忆中的故乡。亭台楼榭着绿纱,碎石甬道映剪影,一条小黄正在门前晒着太阳,这段老街无疑带动着许多人的感情步入最后一段生命,斑驳的墙上写着人们对这段老街的热爱,我暗喜带上了纸笔,于是亦留下了我来过的证据,刻在这远方的故乡上。

“人生的长河,我把酒当歌”,要懂Gosh的歌,懂重庆,先要来长江一眺,一望百舸争流,坐观重庆一城,才知道为什么Gosh的歌如此有气势,为什么重庆的人如此的豪放。步出老街,我终于撞到了长江边的滩头上,坐拥三桥的感觉只有躺在石滩上才会知道,静听江水轻拍江岸,船的汽笛声从对岸传来又与对山形成回响。时至中午,日头当空,身上越来越热,滩上无一草一木,正此时,一六旬老人跳上滩头,经过我身旁时不慎将手中金桔落入水中,发出惋惜的声音来。他摆出一张白帕,并在我以为他要野餐时以熟练的手法换上泳裤向长江游去,像一条大鱼在绿水中翻滚,以肌肤诉说对这片水的热爱,上岸上又旁若无人地唱起《长江》,好像他才是这条江的主人,山城人的豪放被他展示得淋漓尽致。而我又背上背包,走向前路了。

若是中国的所有城市都变成高楼大厦,没有任何区别,那该是有多悲哀,所幸在中国的西部,还有这么一座城市,用依山旁水诠释并传承着中国传统的风水之说和对自然的敬意。

单骑走山城Day2

四月的重庆已经有了夏天的气息,只是没有六月特有的闷热,应该算是最适合来旅游的季节,翻找地图后,我决定到磁器口一睹。

如果你对地铁的认知还是“地下铁”,来重庆可就行不通了。坐上三号线,列车在经过数十分钟的行驶后突然来到地上,俯视着公路和嘉陵江,突然想起这座崎岖不平的山城像二次函数一样在地铁线这条“X轴”上穿针引线,才有了这样重庆特有的奇观。

一下地铁,便是朱门上的“磁器口”三字映入眼帘。虽然是星期一,古镇里仍然人满为患摩肩接踵且人声嘈杂,每个人都不停地往前挤,让我没有停下来的机会。果然,这里依然没有逃过被商业化的命运,街两旁各类吃喝玩乐的店铺层出不穷,甚至过几家就会出现一家孪生似的店铺,几家长沙臭豆腐居然打着每日从长沙空运的旗号,让人忍俊不禁。旅行包、水杯、手机、微信支付、指示牌、霓虹灯下的古式建筑,从人到景,我看不出这个所谓的古镇与其他古镇有任何区别,甚至还有几家网吧格格不入却又理直气壮地留在此地。它也许也不想如此平庸无奇,然而身旁的鳞次栉比的高楼挤压着它。于是,十八梯被拆除了,它也妥协了,各种旅游和商业的色彩涌入这里,冉冉檀香瓷瓶莹净被挤了出去,换上了五颜六色脂粉艳丽住了进来。仅有的几家瓷器店中的瓶瓶罐罐也被冠上了纪念品的头衔,原本属于艺术品的灵魂被快餐的生活节奏抹去。我被压得透不过气,逃入了后街,一口气奔向来山上,一个“重庆记忆博物馆”突兀地立在这里,装潢华丽的博物馆中没有几张我所想见到的老重庆的黑白照片,而音响奏响的《梦中的婚礼》钢琴曲应与窗外洽谈房产生意的座位更配。

我坐到下山的阶梯静静休息,一种今天一直未有的,与昨日一样的轻松的感觉涌上心头,大喜道“这才是旅行!”。交通发展至今日,旅行越来越方便,旅行的人也越来越多,真正感到旅行快乐的人却越来越少,因为只有心无挂念时间充裕,用探索的精神往未知的前路才是旅行的意义所在。这个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有太多每天忙着往前跑的人,工作如是,连旅游也如是,到一个景点标志性建筑合影已经成了任务,似乎是没拍一张就白来一趟。而现在的古镇更像是现代人快餐文化和极力宣传迎合传统文化所合成的产物,形成了现代旅游的怪圈。

当我们一直向前跑,应该停下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失望万分的我窜出巷口,买了回程的车票。

单骑走山城Day3

旅行,不需要导航,才会有探索的乐趣。

旅行,不需要直达的列车,才不会浪费沿途的美景。

旅行,不需要耳机里的音乐,音乐里是别人的生活,而你的生活就在你脚下。

旅行,不需要抱怨,路长路陡,都是生活,因为生活是且仅是我们当下的这刻。

南岸与台湾很像,一部分城在临水而建,一部分在大山环抱之中。

下了到南岸的列车,我便在城中到处穿梭,准确来说不应该是城中,因为一片原始的村庄坐落在几座二十多层高的电梯公寓旁边是这里的常景。南岸弯多是名副其实,一匹近在眼前的山要绕数十里才能到达,如果不是不按地图走,我定然不会发现这条近路。这条路就在大路旁边,一面墙上写着“”南山古道”,我一见大喜,转入古道中,路旁是经典的老山城人家,抬头便可见一座庙宇,其飞檐呈展翅之势矗在山顶,一黄狗在阶梯是打盹,一老妪在房前边缝着鞋垫边与邻居攀谈起来。古道到了尽头转头,一条人行隧道穿过高速公路下面,而后便是通往山上的石阶了。

石阶上布着少许青苔,踏上石阶有鸟鸣洋洋盈耳,空气中草木清新的气息夹杂若隐若现的花香扑鼻而来,这里除了居民便罕有人至,农民背着未买卖完的蔬菜也上山踏步而来,千层的台阶一口气拉至山上的寺院,不留一丝喘息的机会。

老君洞不收门票,应为常年靠信众香火和香油支撑。寺院的大门实为壮观,抬头才能见到环状的阶梯上的朱门刻以“太极宫”,“蜀之青城山,渝有老君洞”,虽然我不是修道人士,但是对道德经也曾涉猎,于是踏进院中。刚一入院,一片极大的空地和全城的景象便撞入眼来,这种无半点遮掩的观景台使我脱口而出——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所言应是如此!院内香烟氤氲缭绕,烛蜡气扑鼻而来,山腰上没人,原来是聚集到这里来了,虽然比不上宝光禅院的香火旺盛,却也足以撑起这里光鲜的雕梁画栋。再往上走,过了几层台阶后,见一浮雕刻在墙上,名曰“老子说法图”,上有老聃为重信徒说法,两鹤居香炉两侧。从三国时期走到如今,老君洞也有了自己的习性,松柏森森、古木参天,阴翳蔽日,幽邃静寂,坐在望忆亭中闭目养神,感受清风拂面,宠辱皆忘之感又油然而生。

出门后,我走了另一条路,路上都是易经八字摆摊算命的先生,我心中暗想:你可将自己的命算清了?换装留须就敢借用道教名号?关于道教的自然之道,我曾思索很多,其“自然”二字究竟是何意?什么才是自然之理?什么事才符合自然?正值思量,路边一条小路通往林中,林中自然是我的最爱。走入林中,一青蛙突然从地洞中窜出,使我一惊,又是几分钟之后,几座桌椅摆在地上,在往前走,一“豆花饭”的招牌映入眼帘,我这才想起还未吃饭的事!林中人迹罕至,这样的地方谁还敢想吃饭!我实在欣喜若狂,点了一份豆花饭和炒莲白,豆花是现磨的,由土碗端上,呈淡黄色,香气自然滋润,一筷下去,汤汁荡开,夹起后如豆腐微微摇动着,其中小孔清晰可见,配上青海椒香油蘸碟,味道完全沁到孔中,清爽而不乏盐味,使人食欲大开。莲白是刚采的,黄、白、绿,辅以干辣椒炝炒,再撮上几瓣蒜,也是十分下饭。吃完之后细细思之,这不就是自然吗?从心而行,没有强求午饭,它便送到跟前,便是以自然之心得自然之物。

自然是什么?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是一千个自然之道。而我的理解,便是遵从自然行事并不是坐以待毙,行己应行之事,追求要有但也要有度,此之谓自然。

一句话概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