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距离美

距离美

推荐人:筱琳子 来源: 阅读: 9.14K 次

忘了多久没有和朋友喝茶叙旧。今天竟破天荒的被两个朋友约-一个中午时分,一个放工后。这两个人彼此并不认识,性格背景经历如天壤悬隔,却那么巧的在同一天内对我说了同一句话:人啊,还是有距离的好。

距离美

朋友甲和旧同事曾在公司共事多年。半年前为了各自钱途,分道扬镳。这位同事我也有过几面之缘,看她们相处的时候还挺不错。然朋友私下见我的时候偶尔会提起一些工作小插曲,通常是不欢愉的居多。我没有办法认同她工作散漫的态度;她偏爱吼我怎么万事都干着急!唉,我不急的话就等老板发警告信好了!客户天天催我,她又怎会感受到我的压力?偏偏公司规模超小,就只有她们二人。

朝朝暮暮长相见,总不可能时时拉长着脸吧!退而求次的话,辛苦的还不是自己?由此一来,朋友的窘境可想而知。唉,人就是这么矛盾。如今新的工作环境,我大都独来独往,反倒想念起她的唠叨来了。那时候她总爱对我说:一点多了你怎么还不吃饭?七点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哈哈!分开后我们曾出来一次,她居然还说想念我呢!你说人啊,是不是要有点距离才好?语毕我们不约而同会心一笑。我这才发现朋友从前如影随行的阴霾已不复存在,她是真的快乐起来了。

朋友和同事虽然年龄相若,但性格、阅历、成长背景、职位和所处环境截然不同,对很多事认知不一致,想法有别,在所难免。走得太近,令人压迫;过于疏远,又成了陌路人。人与人的交往,由陌生到熟悉,相识到相知;处理妥当,极其美好;反之则烦不胜烦。

我们是不是曾经这么想过,距离近了,做起事来也比较得心应手,事半功倍?然而更多时候,关系到了一定的距离,往往事与愿违,背道而驰。你以为早该简化的,无端端变得复杂起来。呼天抢地?不过徒伤悲。话说人活在这世界上,固然不能离群,彼此之间虽部分相交,但却没有必要曲意逢迎迁就以致迷失自我。距离饱含美学因素,遵循体现之,美从中来,由此而生。

朋友乙多年不见,两年前随丈夫到国外生活。重逢的此刻我极想知道当初她怎么做到勇敢抛下这里一切远走他乡。岂知我含意未申,她即像谙通读心术一样,苦笑着对我说:没办法,我不想和公公婆婆同住。坦白说当下我还有些愣了。

朋友算是个性温和,凡事逆来顺受的贤惠女子,仍难逃婆媳间这门难搞的功课。现在多好。我们一年只见两三次面,反而会想念。朋友说着说着,适才的苦涩已被一抹释然的笑容所取代。你说人啊,是不是要有点距离才好?啊,怎么又是这句?我顿了顿,想了想也觉得是。嫁为人妻后,朋友和婆婆朝夕相对,生活上的小摩擦在所难免。她不断退让的话,只会愈感压抑,绝非长远之计;正面交锋更只会落得两败俱伤,届时想必破镜难圆。所以她的离开,实为明智之举。

唉!同一屋檐下,即使亲如母女亦难逃口舌之战,更何况是少了份血脉相连的婆媳。许多外人看来不足挂齿的小事与言语,却往往激化成难以挽回的局面。其实,并非所有事都以硬碰硬的方式解决。很多时候,距离可以消弭矛盾与分歧于无形。豁达大度的婆婆和温顺明理的媳妇也许大有人在,但更多时候,吵一回架,离一回心。

只要稍有嫌隙,即使表面平静,其实已心存芥蒂。常言道,两个男人可化敌为友,但这种可能性放在两个女人身上可谓微乎其微,是天性使然吧?因此摩登的新型婆媳关系,即分开住,确实有效的避免了同一屋檐下产生矛盾与摩擦的高危,这样一来,彼此留下好印象之余,还能相敬如宾,所有尴尬和不愉快都涣然冰释,多好!

曾听过某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位读者身处某个角落,孑然一人。心理学家拿张椅子坐在他身旁。这样的试验对不同的人重复进行着。结果证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容忍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结论何其昭彰:没有人能容忍他人闯入自己的独有空间,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自我掌控的空间。就好比两个气量饱满的气球,靠得太近,相互挤压,最后的结果,大家清楚不过。这也足以解释为何两个本来关系非常密切的人,越是形影不离越是不欢而散。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生活态度,处事方式,性格特点与活动空间。没有距离就等于没有了空间,没有了氧气。久而久之,倦怠感油然而生,人也倍感压力。在这广袤天地间,人与人在某个交集点遇上了,也算是一种缘分。如何让这份缘长久延续下去,除了用心经营,还要有一定的‘艺术’。太近扎人,太远伤人。所以啊,人与人之间,还是留道缝隙好。各干各,格守一定距离就是最好的尺度。这样一来,别有一番风味呢!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