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我家的“农家乐”

我家的“农家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7W 次

临近下班还有不到一个半小时,忙完工作的我在潜心阅读钱钟书的?围城?。正读至酣处,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安谧,来电显示“弟”,弟在电话中简明说个大概,顺道来接我下班。我摞下电话,简单收拾好,下楼来到厂门口,看见老妈正在活动腿脚,我问道:“晕车了没?”,老妈雀跃地回答:“没有,坐车累了,我活动活动。”当弟的奥迪车撒欢地驶离我单位,老爸开始了他们一行三人的下午短旅的讲述--

我家的“农家乐”

原因始于前些日子,老爸老妈坐着弟的车去“春雷”溜达,不想买到了正宗的东北甜玉米,便如获至宝地拉着100穗玉米满载而归,除了眼下吃的,其余的玉米全部进了冷冻室留作冬天享用。后来爸妈感觉不够吃,还想再买些,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故事--弟接到爸妈的电话,处理完公事后,便载着老爸老妈于今日午后再度去了“春雷”。

三人先来到集上,品尝了几家农户自种的玉米,最终选中了一位老太太的产品,因订购数量居多,老太太痛快地带着爸妈来到了自留地,顶着秋的炎炎烈日,在三位老同志的“浴血奋战”下,摘了百余穗玉米。

在奋战的同时,老太太向爸妈抖落着不为人知的家史--老伴45岁就撒手人寰,留下了孤儿寡母,时年69岁的老太太承包了不少良田,还扣了一些大棚,当年的她一边劳作,一边抚养儿子成人。现如今儿子已38岁还未成家,与寡母相伴生活,儿子在街道做清扫工,月收入1800多元,时不时帮助老太太耕作。家里的大棚种的农产品是第一批于入夏前就出售的,现今地里的农产品也接上溜了,人们有的赶墟时可以买到,有的已销往大庆其他市场商场,收入蔚为可观,从老太太的口中不难看出,娘俩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恬淡中透着满足。

在老太太的热情宣传下,爸妈又去菜园子里逛了逛,一边采摘,一边回忆着他们儿时的老家里的种种趣事、糗事,爸说,那时物质匮乏,有粮有菜就是富户,比黄金实用,爸说当年淘气的他们因食不果腹,常常将摘下的苞米、菜等直接送入腹中充饥,因为家里人口多,做好了饭,先敬老人,最后轮到小孩子,所以经常是吃不饱的。

久居城市五十余载的爸妈像淘到了宝似的将弟的车后备厢塞满了,连缝隙都没放过。老太太笑盈盈地送走了“大客户”,随着车子的渐渐远去,爸爸在车后窗里依稀看到在数钞票的老太太眉眼都笑弯了,是啊,这是个收获的季节,大家都各有所获,爸妈的兴味意犹未尽,直言中秋放假,还要与我同行,再赴“春雷”之旅。

一阵阵家常声中,弟的车走错了路,我们笑弟溜了号,兜兜转转中,老妈竟然没有晕车,“都是秋天惹的祸”。

我们到了爸妈家中,弟没作停留,回了单位。我跟着爸妈开始学做农家菜--先是“糊苞米”,爸将大铝锅拿出来,妈刷净后接满水,然后将苞米去皮、去须子,苞米须子闪着褐红色的童颜。爸说,不要将苞米须子全摘掉,它也是一种中药材,泡水喝补身子,妈对爸言听计从,一一照办。我瞧着苞米粒颗颗晶莹饱满圆润,蘸着浓浓的苞米浆。

爸一边手里忙碌,一边向我传授着:“挑苞米时,先尝苞米粒甜不甜,苞米浆涩不涩,再尝苞米尾端甜不甜,这些地方都尝遍了,再看看米粒是不是饱满亮泽,再掐一下,看看米浆丰不丰厚,具备了这些,那就是正宗的东北甜玉米!”我于是照做,拿起一穗苞米,先尝后看,果不出爸所料,是甜玉米。我加入了爸妈的“战斗”--爸说将苞米分成几拨糊,毕竟只一个大铝锅,妈说先糊一锅好吃饭,然后再接着糊,把糊好的苞米晾凉,放进冰箱冰柜冷冻,待作“冬补”。

十余分钟的忙碌后,一锅苞米上了炉灶,开锅后,爸掐点,再蒸三十多分钟即好。厨房灶台上和地上一片狼藉,我们分工明确,爸继续“收拾苞米”,我打扫“战场”,妈开始做配菜—辣椒闷子和蒸茄子。我赶紧收拾完,跟妈一起学。妈先将辣椒洗净,切成小块,然后根据我们三个人的量,打了5个鸡蛋,把块状辣椒放入蛋中搅拌均匀,再放入葱花、酱油、盐、鸡精、五香粉这些佐料,再次搅拌,然后放入蒸屉中,蒸熟后就是地道的辣椒闷子。至于蒸茄子,比较简单,先将茄子洗净,入锅蒸即可,妈让我看着点时间。

6点钟准时开饭,黄中配绿的辣椒闷子散溢着别有的香气,熏得我下定决心“大造一顿”,我学着爸妈的样儿:将蒸好的茄子用筷子扯成碎条状,再把辣椒闷子放入碗里,与茄子同浴,一番搅拌,辣椒闷子中漫着茄子的留香在唇边逗留,滑入肚中,唇齿留香不过如此。

爸打开电视,对着老妈打趣:“东北人吃东北饭,得看东北二人转,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农家乐趣!”妈话语不饶人:“咱们进城50多年了,年年都能吃吃农家菜,看看二人转,这是城市里的农村呀!”爸手指着电视屏幕:“这是啥呀?”妈道:“红娘嘛!”电视里的二人转演员眉飞色舞地唱着、扭着,爸妈仿就着醇酒下饭。

晚霞映照着我家的农家乐!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