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文化苦旅》与《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与《文化苦旅》

推荐人:遇见康城 来源: 阅读: 8.3K 次

起初,我并不想写了。粗浅地认为昨天就可以为这学期“祭笔”了,我也怕写出来有失偏颇,或显得稚气,更主要的原因是此刻我心潮浮涌难耐,怕是钱塘江大堤也会为之战抖紧张。刚刚带着《文化苦旅》下楼吃饭,一位大叔俯下身子看来看去,我以为他在看窗口里是谁在忙碌,就故意趔开身子让他看,却发现他悻悻地走了。不时,又折了回来:“余秋雨?……文化……”我笑而答道:“文化苦旅”。他始终一副虔诚的表情。“我能看看吗?”我为之讶异,打量着他一身脏兮兮的工作服,满脸的皱纹像是剃刀雕刻出来的一样。“可以,可以。”他平静地双手接住,欲走又回。“我就坐在那里。”我点头以示会意。我真的有些讶异,知道余秋雨出名,却不知道他竟然如此出名,也许那位可爱的大叔,只是昨天看了他的节目,也许他本来就关注文学,只是老天爷给他开了个玩笑,让他到餐厅打扫卫生了。但总之,他是让我吃惊了。

《文化苦旅》与《文化苦旅》

刚接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真的很失落。学习委员说要我相信她的眼光,不会让我失望。接到的那一刻,我心里嘀咕了一句:这就是我给你的信任?太低估我了吧。

我早在四五年前就读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了。我想和谁换换,但却想到她是专门为我挑的,想到这,我就释怀许多,又看到是新版。就自言自语道:再看看吧。

了解余秋雨是在高中时代。早在更早的时候,就听老师说过一个叫余秋雨的老师,值得我们学习,他有本书叫作《文化苦旅》。到了开封我就开始接触真正的书籍了,《文化苦旅》也正式进入了我的世界,但它对我的影响并不大。里边的几十篇散文说实话至今我应该也没读完,只是粗浅地读过十几篇。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很潇洒,走了很多地方,再则就是他还了解很多东西。而在后来我才看出些他对中华文明的再宣传,和对传统文化的哀叹的深层一面。到了高二时候,波波(我给一个同学起的外号)买了一本《行者无疆》,那时候我就真正开始对余秋雨着迷了。

换成的第三感觉是:秋雨老师!太潇洒了!他去欧洲了!佛罗伦萨,地中海文明,一个伤感的故事:爱琴海的名字由来。还有水上城市威尼斯!我真的喜欢上了那本书,我想买,但不想拾人牙慧,步人后尘。《千年一叹》成了我买的余秋雨的第一本书。但就在刚刚前不久,我还对《千年一叹》带有微词。认为:秋雨老师真的商业化了!日记也拿来发表。难道名人放个屁也就真的有人说是香的吗?因此,《千年一叹》一放就被我放置了三年之久,若不是学习委员的新版《文化苦旅》救了它,它也就得千年一叹了。

新版《文化苦旅》分为三个板块,“中华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前两个板块,我不赞一词,余秋雨在我心中依然是文化义士,学识渊博,落笔有风。但后一个板块我就自我斗争了好长时间。是站队还是不站队。其实,我所谓的站队与不站队,根本起不到一丝涟漪的作用,无名之辈,妄图参与这场口诛笔伐之争,也没资格。说到这儿,我还真有些悲哀。而余秋雨就截然不一样。但我仍想发声,同时也决定发声,也不代表站队。

与老版较之,新版的篇目也有较大差异,虽然在写作的纬度上有了跨越,这一点赢得了我的认可,但在数量上却减少了不少篇目,而又奇怪的是字数却多了近万字。总之,新版《文化苦旅》是与老版有着较大迥异的,因此我对它的态度也发生了逆转性的改观。在“人生之旅”的篇目中,余秋雨道出中国社会有股风气,扎顿凑热闹,以骂倒比自己厉害的人为乐(表述可能不够精确)而在中国文艺评论界也是随风一吐的口水,还有什么传媒暴力帮。

对于此,我不无苟同,中国社会历来备受诟病,对于像余秋雨这样的高层人士道出这样的话来,我也本应该深信不疑的。但突然一种审美扭曲让我有些腻口,这种讲诉中华文化卑劣的一面理应是值得称赞的,也理应让这个民族反思。例如他在《谢家门孔》讲到文艺界和“老天”对谢晋的不公,在《巴金百年》《佐临遗言》中道出文革期间人们对那些大家们的迫害。听来确实让人义愤填膺,也不得不让中华子女反思自己民族的卑劣性,和可成长性。我个人觉得写到《佐临遗言》余秋雨完全应该收笔封棺了,但人性的利己主义,让有苦难的人不吐不快,但我又觉得这种事情自己为自己辩解,只能让自己更说不清,甚至让人更加反感。

余秋雨在最后的四篇分别为:《寻石之路》《天人对话》《为妈妈致悼词》《祭笔》其中四篇有一个词用的特别扎眼,特别频繁。他在好多处提到了,别人对他的“诽谤”谈到别人对自己的诬陷,令他遭受不幸。如果我理解不错的话,“诽谤”应该是一种罪,而且诽谤二字谈论起来好像总使人不得轻松。而他自己还得出自己之所以被诽谤是因为自己被嫉妒。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十年连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早年职称评定的秉公行事。都成了他被诽谤的因由,父亲的死,妻子多年事业的不顺也和诽谤相连,甚至是主要原因。

后四章,我感觉完全成了他的一纸状书,和诉苦簿。我看的都“不忍卒读”了,甚至觉得别叫《文化苦旅》了,干脆叫《秋雨苦旅》算了。我所理解的文化,是不能够掺杂个人利益得失的,即使它能够反映真实,但被冠名文化,就应该关乎的是普遍意义的东西,若要以小见大,也切莫拿自己的悲情史来换取别人的信服,这样反倒得不到别人的信服,因为别人会怀疑你,你有利益参与其中,就不见得你会客观公允。而又有时候某些言论是不会空穴来风的。

余秋雨称那些“诽谤者”为“啃余族”这个词用的有些狠,甚至有些让他有失风雅了。他说他们靠打击自己来获得生存,是何其卑劣。而且透漏自己被诽谤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辞去了公职,不再有什么权势了。这真让我唏嘘不已。他极其辛辣的指出社会的丑陋,而这一切再也难以使人与《文化苦旅》联系在一起了,对于我这个只是单纯渴望审美的人来说,余秋雨已经遭到我的厌弃了,当然审丑是审美的特殊情况,但以反对“攻击”自己就为丑,这很难让有些渴望思想火苗的人接受,而对于那些真正的思考者,恐怕就更难使其信服了吧。

余秋雨在四篇中的其中一篇谈到,他听到一位“前辈”的劝诫:让他们说去吧去。他开口应允,但他还是没有做到。且不论那些“诽谤”是否真实,但他的不淡然必会使他身陷囹圄。也许不论搁置在谁的身上,坦然面对,拿出一副宁教天下人负我,我也绝不负天下人的心态,是万分不易的。相反的话,却会容易很多,甚至人人做得到。但余秋雨可曾知道他的《文化苦旅》在之初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他不知道,或者是已经被愤怒击昏了理智和原先的聪慧。老版《文化苦旅》的成功,我个人觉得不无是他站在历史的,民族的,超然物外的,悲天悯人的角度,感知中华文化的脉络,感悟中华文化的悲情,并朦胧中给人以指向性,得到了中华儿女的普遍认同,甚至蜚声于外。但新版后四篇却显然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俨然还南辕北辙了。

但若真的委屈了秋雨老师,天下人都负了他,他就真的该忍气吞声或者真的达到至圣的地步超然物外,只专心做自己的文化研究吗?如果能这样,他必将成为杜少陵,陶渊明之类的人物,但显然他不是。那么他就应该选择等待,或者寻求更好的方法。历史会应该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判,总有人会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就像他替谢晋,巴金,黄佐临,徐扶明说公道话一样。如若不能,也不必遗憾,因为这个样污浊的一个世界配不上圣者的名声。而他没等到这样的人出现,也没去寻找这样一个人,不免有些令人有些遗憾了。

其实,我一点不会在乎余秋雨的为人如何。虽然我看到了余秋雨的激愤,但直到现在我仍不知道,他那些所谓的“诽谤”是什么。也不想知道,我只关心他的文章写得好不好。因为我认为人终归有七情六欲,有着数不胜数的人性弊病,这早就应该为人们所承认,接受了,但人又有又有死不认账的人性弱点,或者有高要求别人低水准安排自己的诟病。因此做不到圣人的名人就“理应”被唾弃了。这真是人类,或是中国人的悲哀。

我想我的言论到此应该结束了。我仍要感谢罗新同志,她又给了我一个思考的机会,千万别抱怨,抱怨只能让别人更烦。是什么,你抱怨不抱怨,它还是什么。因此我戴个“紫手环”警戒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切莫去抱怨什么。

是的,戴上很娘炮,别人问我:玉剑,你出柜了吗?我说我是想从“柜”里出来。而对于题目而言,我想说的是:《文化苦旅》和《文化苦旅》的区别就在于多出的那一万字。如若剔除,《文化苦旅》还是《文化苦旅》,余秋雨还是余秋雨,甚至会更好。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