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端午的由来和风俗

端午的由来和风俗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5W 次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时至今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有端午诗云:

端午的由来和风俗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 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古人在五月本有驱除瘟疫传统,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已在民间传承两千多年。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包粽子、划龙船是普遍习俗。可见古代中国人对端午节的重视!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文献成了现代人们查考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端午节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争论不休。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方记载了端午节纪念屈原说,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也有类似记载。值得注意的是端午节划船比赛,在纪念屈原前该活动早已出现。而在东吴,是纪念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又说竞渡源于勾践操练水军;显然,端午竞渡之俗因地域不同而所纪念人物说法不同。

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

说端午节源于夏至(详见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对于诸“历史人物纪念说”,学术界大都认为是后世牵强附会之辞,难以置信。尤其是可疑的“屈原”,闻一多认为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而端午节很早以前便已存在。学者胡适一直怀疑是否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人,因为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之前,史书上没有关于屈原的记载。在司马迁前至战国屈原所在时期百几年这段时间里对屈原的记载是空白的,屈原是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才首次出现,如果真的有屈原这么一牛人,史书上不该空缺的,司马迁有可能道听途说写了个《屈原列传》。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在南朝的文献,而南朝离屈原跳江自尽间隔了七百多年。为什么要将屈原与节日捆绑在一起,因为要树立屈原这么个典型,让广大老百姓学习领会贯彻去忠君爱国。统治者高屋建瓴,皇帝轮流坐,但纪念屈原却是哪一朝代都要坚持的。为了让忠君爱国能够行得通,就需要树牌坊,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近日,网络和微信圈里盛传“端午不祝福”,认为五月初五是恶月恶日,不宜互祝快乐。事实上,古人欢庆端午的文献记载非常之多。据《宋史》记载,设宴赐服、观水嬉游、作乐庆祝是朝廷端午保留的三大节目;宋代《梦粱录》写道:“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色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白居易有诗写端午斗草:“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唐玄宗《端午殿宴君臣》 感慨端午:“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水浒传》第十三回也有描述:“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但见:‘……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一言以蔽之,端午是一个不分贫贱富贵、全民行乐的佳节。作为汉族历时悠久的节日之一。尽管端午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在这一天,我们不约而同都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喝雄黄。端午是中华民族一个禳灾祈福,全民欢庆的日子!有端午诗云:“饥餐渴饮无穷乐,谁爱争先夺锦标”。端午也是一个以寄乐于饮食的节日,《荆楚岁时记》载:端午节,人们竞渡宴饮,吃粽子、粉团,饮蒲酒。《五灯会元》十八卷载:“一盏菖蒲茶,数个沙糖粽。”

在古代端午之时,皇家宫廷也会举行大规模的宴饮,由皇帝宴赐群臣,一方面是展现国泰民安,另一方面也有开会敲打的意思。唐玄宗的《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序文,就对端午宴的盛况进行了描述:“厨人尝散热之馔,酒正行逃暑之饮。庖捐恶鸟,俎献肥龟。新筒裹练,香芦角黍。”根据描述,宴会食物非常丰盛 ,有消热的食物,也有避暑的饮料,厨师们端来的菜肴有山珍(鸟)、海味(龟),还有各式粽子(新筒裹练,香芦角黍)。其中的“恶鸟”这道菜特别有意思,是皇帝赐给百官的枭羹,即用猫头鹰肉制作的羹汤。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史记集解》载“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北宋和明代皇帝的端午宴里,也有枭羹这道菜,苏轼、苏辙、胡宿等人都有诗咏皇帝赐枭羹之恩。为什么历代皇帝赐宴总要吃枭羹?并不是美味可口,上这道菜的目的是警示恶人奸臣的下场。

古时候的端午节,猫头鹰的内心是郁闷以至于崩溃的,猫头鹰在殷商曾被视为祭祀之鸟,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都有猫头鹰的造型,但秦汉以后,却开始被视为不洁、无德的代表,甚至有一种“枭害其母”的说法,《汉仪》一书注

:“枭害其母,因以是日杀之”,意思是说猫头鹰长大后会吃母亲,是种不孝的鸟。皇帝是天下百姓的父母,也是天下至尊,赐枭羹当然另有深意。大文豪苏轼有一句诗说得透彻:“外廷已拜枭羹赐,应助吾君去不仁”。赐枭羹的象征意义就是帮助皇帝近善避恶、除却不仁。

清代画家徐扬绘制的端午图册之一《赐枭羹》。并注曰: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官,以恶鸟,故食之。当然除了吃喝,皇帝也会“服玩相贺”,具体地说,就是派发礼物,推恩及众。唐太宗在端午特别爱送扇子,他给司徒长孙无忌、吏部尚书杨师送过两把飞白扇,给刘温叟送过一把执扇。从大量“谢主隆恩”的唐诗来看,皇帝送得更多的是彩缕、轻裾等御衣。

古代习俗以为:五月非嘉月,五日更非良辰,生儿害父、生女害母,因此时人忌讳五月五日生子。因为这是一年中毒气最盛的一天,一个需要处处避忌的“恶日”,就连此日出生的孩子也遭灾,被认为克自己、克父母,或弃而不养,或另改出生日。其中有战国名人孟尝君、东晋名将王镇恶、宋徽宗赵佶等。《西京杂记》上说:汉成帝时权势显赫的王凤生于五月五,其父因而遗弃了他。《世说》有记:胡广本姓黄,五月五日生,父母厌恶他,将其装入一个瓮里,投入江中。《史记》载,以养士闻名遐迩的战国孟尝君田文,也是五月五日所生,其父田婴害怕其“杀父母”,让他的生母扔了他。所幸,其母不忍才有了后来的孟尝君食客三千,齐秦为相。《孝子传》载:“纪迈,五月五日生,其母弃之。”可见,生于五月五日的孩子常被抛弃。也有不忍杀子的父母将此日出生的孩子送往沙门为僧,既可救孩子,又避了祸。历史上佛门有很多生于端午的高僧,如唐代著名僧人法云公万回。也有很多选择在端午圆寂的高僧,如六次东渡日本的唐高僧鉴真大师。

古代端午也盛行贴门帖,挂艾人、门书,符皆为古人端午最重要的门饰,正如吴潜《二郎神》所云:“恰就得端阳,艾人当户,朱笔书符大吉”端午又名天中节,五月、五日、午时, 是三五重叠之时。端午门符实质上是一种符箓,源于汉代的桃印。从敦煌卷本多处记载来看,晚唐五代、宋代,端午符箓十分流行。种类繁多,有丝帛的也有纸制的,有写字的也有画画的,有辟虫害的也有避口舌。

现代人已经没有端午写门符的习惯,自然也就不了解古人写些什么了。仕宦之家比较重视职业身份,书写也有仪式规定,《梦粱录》载:“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也有写“五月五日天中节, 一切恶事尽消灭”,还有写“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毒舌尽消除”等,最后都以“急急如律令”收尾。赤口、白舌、毒舌都是指奸佞流言等无妄之灾,为官入仕最忌讳这些口祸。民间平民家庭则较为简单,端午符咒居多,贴于门、壁、柱等处,目的无非是驱虫辟邪,使蛇蝎蜈蚣蜒蝣蚊蚋等虫害皆不敢进。有写“赤口”贴在墙壁上,有写‘风烟’贴在窗户下面,也有写“仪方”贴在屋柱脚下的,还有写单字,如“荼”、“白”、“龙”、“滑”等。

即使古代有这许多传统的端午习俗,如今端午节早已经变成了一种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风俗也主要以饮食宴乐为主了。

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传承,愿家人端午节日安康,愿天下朋友节日快乐!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