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同学,四十二年前

同学,四十二年前

推荐人:乐乎习之 来源: 阅读: 1.58W 次

人到了一定年龄,花眼是很正常的,三年前,找眼镜店的同学配了一副,现在用起来,看书有些模糊,需要换度数大点的了,昨天与同学联系好,今天上午就去门头找他。

同学,四十二年前

这是我小学的同学荣庆,比我小一岁,也是快奔六十的人了。想来,他是我唯一还有联系的小学同学人了。

荣庆不是本地人,具体什么地方的,还真没有问过,实际这倒不足为怪,就如至亲的生日,有时也不一定想得起来。

小学是在我的老家上的,荣庆是四十二年前跟虽随父母一块来到乡下的,他是工厂子弟,那年莱芜电池厂整体搬迁落户我老家,更名泰安电池厂。一块来的子弟很多,都插班在村小学了,最高年级是七年级,最低是一年级,几乎每个年级都有厂子弟学生。

当时荣庆插班五年级,与我同班,还有王柱子,旭辉,叫萍的女同学。

我是班长,曾与柱子同桌,与萍前后桌。荣庆是班里最不爱说的同学之一,旭辉是最爱说话的同学之一,柱子是最调皮的同学之一,萍是既不爱说话又学习不好的同学之一。

由于从城里来,都是见过世面的同学,开始有些不融,时间一长就玩到一块去了。三个男同学也是后来玩得最开心,接触最长久的同学。

由于同学关系,荣庆他们经常带我们村子里同学,到厂子里去,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满处的惊奇,看看车间,逛逛大院,有时去他们家里做作业,后来厂子里有了黑白电视,也领我们进去看。

对厂子越来越熟了,有时就想些歪注意。荣庆是不干坏事的,就通过柱子从厂子里面偷些破铜烂铁出来,到供销社换成钱买烟抽。

在落后贫瘠的年代,家用电器还是个陌生概念,农村常用的就是手电筒,家庭富裕的还有收音机。那时,从荣庆他们那里得到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们经常把厂子里的电池拿出来给我们,说是我们,实际就跟他们要好的几个同学。

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萍,前后桌,她经常从家里拿包装电池的土灰纸给我,而且只给我,偷偷的。纸成卷,用来写字做作业很合适,现在想来,萍在班上那种暗地里眉来眼去的神色,似乎就是一种少女的情窦初开吧。

恢复高考两年,还没等初中毕业,电池厂迁往济南,荣庆他们也随父母走了,由于年龄小的缘故,没有悲伤,只是像放假一样,互相招呼一下就分手了。那时,没有电话,没有地址,一走可能就是再也不会见面。

小学的同学,也许就是这样,时间长了,就没了记忆。

一晃八年过去,从懵懂少年,历经初高中的寒窗苦,高考升学就业,荣庆他们就像泥牛入海,互没了音信,似乎在为前程奋斗的多年里,脑海里也没翻腾起念想的浪花。

八五年毕业分配到城里的机关工作。一天下午的财源街的闲逛,途径一个眼镜店,无事进去转转,一眼便认出了在店里上班的荣庆,除了年龄身材变了,面貌几乎依旧。激动,兴奋,不言而喻的一阵长谈。

从此,知道了荣庆几个同学的信息。荣庆初中毕业分到泰安老字号“亨达利”钟表眼镜店,柱子,旭辉初中毕业分到济南的厂子工作,萍分到一棉纺厂。最惋惜的是萍,八三年严打被劳动教养。

虽然,与荣庆同在小城,相继结婚后,联系的不是很多,中间与柱子、旭辉在泰安、济南分别见过一次面,虽是热情,以后便再没有联系过。萍自学校分手后至今没有见过面,世事沧桑,曾经问过荣庆,他也早已没有了萍的音信。

与荣庆的来往多起来,还是从孩子上小学后,眼睛不好,找荣庆配眼镜开始的。自此,每年连续不断,其中,见面的大多理由,就是配眼镜,孩子丢三落四,每年都要找荣庆换镜子。不但自己的孩子,还包括后来的家人朋友都去找荣庆。

与荣庆大概又一年没见面了,这不又是因镜子的事,找到荣庆了。

见面发现,荣庆比以前胖了不少,不是正常胖,而是身体不好,因病还住了一次大院,明显看出面部的虚肿,牙也掉个差不多了,幸亏镶上假牙。但精神状态还不错。

谈起了孩子,荣庆还是自豪中带些无奈。独生子的儿子,大学毕业四年,在济南浪潮工作,年薪高,常年在外跑,虽然,早已买了房子,就是不谈婚姻家庭。我说,现在的独生子家庭都差不多,孩子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三观”,我们这个年纪,把心态放正,身体搞好就行了,也许孩子们想的比我们长远。

配了两幅镜子,我一幅,妻一幅,她似乎比我还眼睛不好些。

四十二年前的小学同学,都老了,人生还会有四十二年么?

我想,有个好心态,红尘很热闹,好好活出每一天的精彩吧。

二0一八年六月十五日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