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人生哲理 > 什么样的青春片才是国内最需要的?

什么样的青春片才是国内最需要的?

推荐人:莫小烟 来源: 阅读: 8.51K 次

文章里头的图是从知乎上扒来的,文章里头的话题也是从知乎上扒来的。

什么样的青春片才是国内最需要的?

在知乎上有一个话题是“什么样的青春片才是国内最需要的?”,这个话题的相关内容在阅读原文里头,大家可以点开看看,很多和我一样臭不要脸的公众号主(简称公举)在上面拿出自己的青春事迹,然后打广告,内容还是挺有意思的,毕竟你可以去围观一下别人的青春。

很多年前我就非常喜欢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这本书,买了放在床头好长一段时间,看了很多遍,当然看每一遍感受是不同的,最近再看起来,可能免不了产生很多悲凉的感觉,带着一股现实的感受,主要是其中主人公有抑郁和自杀的行为,免不了会拿出半拉子心理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自杀,直子最后的心里感受之类,一个大写的不解风情。

但是我记得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感受确实是有这样的青春真好,读的时候我念高中,从一个懒散的小女孩被逼成一个拿着数学题一遍遍功课的学霸,正是高考复习正酣畅淋漓的时候。

后来我将心中的钦羡总结为村上春树太会写了,不是羡慕别人的青春有一个自杀的男朋友和一个锲而不舍的恋人,而是一种经历千百种洗练自身回复平静和孤寂的经历,在我看来高潮的就是主人公最后站在海边哭泣,那种岁月的荒芜感和主人公肆意泼洒的感情让人印象深刻而且感慨万千,感觉生命到了那一刻好像到了极致状态,虽然这一幕我可能是在电影里看到的,才会在大脑里描述地如此清晰。

影版《挪威的森林》就是一部青春片,真是提倡喜欢这类东西的人可以去看这样的青春片,比较有感觉。

国内的作家的青春类作品和影片其实和《挪威的森林》有相似之处,给人的心理感受也是有相似之处。像岳父韩寒的《他的国》、电影《平凡之路》,没有多么高超的电影技法,韩寒就是想给人一种感觉,也真的有感觉。

但是,大部分的中国青春片走歪了,这是今天讨论的正题。

知乎话题里说,电影里全都是什么早恋打胎爱恨情仇,现实生活中我们只和《五年高考 三年模拟》纠结不休,这种感觉在郭敬明的影片里体现到极致,郭敬明的四部电影没有完整地看过一部,新出来何炅的《栀子花开》倒是看完了,只看脸。

电影高于生活本身是没有错的,电影很多时候是文学作品的延生,文学作品高于生活是一个常态,尤其是文学作家,年轻人的世界对于爱情、成人生活和物质的追求本也是常态,作家的写作是基于这些心理之上给予青春一种浓烈的描述和尽情的泼洒,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这些描述走向了一种对丑陋的放大和对浮夸烂俗生活的向往,也就是走向了一个写作或者是创作的另外一端的状态,这是大家吐槽青春电影为何烂片频现的原因。

我记得有一位教授演讲的时候说到,你看郭敬明的文字都是些什么东西,都是华丽文字的堆积,郭敬明的电影也是,华美服饰和华丽情节的堆砌,偏偏这些东西还是有市场,记得有一次我在图书馆逛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孩儿正抱着郭敬明的一本小说如痴如醉,小说的封面早已经掉了,被图书管理员换成了牛皮纸的封面,被翻看到破烂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一些经典名著,甚至更甚,经典名著到时有时候无人问津。

好的作品,抛开故事情节等等不谈,能够给人美的感受,精神的共振,但是坏的作品,偏偏没有这一层,极尽浮夸之能事,赶一场热闹,偏偏赶热闹也是人的天性。这是烂片生产的逻辑,大家参与一场狂欢,狂欢之后冷静下来又觉得太浮夸了,冷静下来开始思考片子本身对自己的意义,然后吐槽这是一部烂片。

前段时间看一档郭敬明参与的综艺节目,郭敬明提到,自己现在是一个专业的导演,片子出来的时候会给一些观众挂上仪器,测试观众的兴奋点在哪里。这就是一个细节,显示商业片导演们的共同逻辑——给予观众最好的感官刺激,笑也好,哭也好,消费感情是王道,这是烂片们的共同套路,不仅仅是青春电影。

青春电影抓住青春期的兴奋点,物质追求,对友谊和爱情的向往,放大再放大再放大,成就出大家能够引起兴趣的,能够被人们狂欢消费的,但是看完又觉得恶心的电影。

好的作品,看完之后终归还是要唤起人们深层的思考和内心的体悟,回味到其中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深刻反思,这些东西,是现代的大脑探测技术所无法探测的,是人类有别于机器的真正价值。听上去是一个经常谈及到朴素道理,但是真正做到了这一层,也仅仅是这一层,作家的深度,电影的好坏,高下立现。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