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短篇小说 > 那些年,那些事(6)

那些年,那些事(6)

推荐人:玲珑雨 来源: 阅读: 4.26K 次

一双儿女,眨眼功夫都没了,这让二琴如何受得了。她恨自己没能照看好孩子,恨公公不肯花钱为孩子治病,错过了给孩子治疗的最好时机,急火攻心,一口鲜血吐出,昏倒过去。发生如此大事,王家上下都知道了,王徐氏惦着小脚,在人的搀扶下颤巍巍的跑来,气的直发抖,指着王三的鼻子一顿臭骂:"你这个不长心的畜生,你是怎么做公爹的?!就顾着自己风流快活,连孙子生病你都不管,可怜我那苦命的孙儿孙女……"说罢老泪纵横。此时王三也自知理亏,跪在王徐氏面前,不敢辩解。"快,赶紧通知朝喜让他回来"王徐氏厉声道。

那些年,那些事(6)

再说朝喜,所读本溪钢铁技工学校是解放初我国为数不多的几所技能学校。学制2年,学校待遇非常好,包吃包住,连衣服都统一发放,不用交学费,每个月还都会发些补助费用。虽是亲爹,但朝喜深知王三为人小气,知道妻儿在家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怕王三给二琴娘几个脸色。这些钱朝喜舍不得花,攒着回家时给王三作为家用。省的王三时不时念叨,家里都是白吃饭的。所以自上学来,二琴娘几个的费用,基本都是出自朝喜平日节省下的开支。眼看着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就在这时,家里的信到了。一看信,朝喜如晴天霹雳,临走时,一双儿女的笑脸还时时浮现脑海,怎么一下子人就都没了,二话没说,和学校请了假,马上回家。

一进家门,看着二琴惨白的脸以及孩子空空荡荡的小床,夫妻俩抱头痛哭。事已至此,再怎么着也换不回两个孩子的生命,只好择日将两小兄妹葬于后山上。在家里呆了一周,二琴的身体也恢复的差不多了,朝喜这才要准备返校。临走时,朝喜拉着妻子的手疼惜的说:琴,再坚持几个月,等工作安顿好,我一定会把你们娘俩接走。二琴点着头,泪如雨下……

话说没过几日,这春花生下一男孩,已40岁的王三高兴地合不拢嘴,给孩子取名"长锁",希望这孩子能长命百岁,宠爱非常。没成想,孩子刚满月就得了风寒,虽四处求医问药,终究没能治好。葬于后山上,刘氏嚎啕:"老天爷呀,就哥俩也不多呀,咋就不给留着呢?1说罢鼻涕一把泪一把,亦不知其真哭还是假哭。相比之下,春花倒是镇定的多,数落王三是做了坏事,害了自己孙儿孙女,得到的报应。春花丈夫闻之春花能生育,这么多年没孩子原来是自己的问题,觉着对春花歉疚,不计前嫌来接春花,春花也想离开这失儿的伤心之地,遂跟了丈夫回去。

朝喜毕业本来被分到北京,可想想父母只有自己一个儿子,将来父母老了离不开自己照料,北京实在是太远了,遂找了省轻工业局,主动申请留在离小屯不远的岭南市。省里自然是非常乐意,那时工厂正缺少有文化的技术人才。就这样朝喜被分配到岭南汽车配件厂上班。在车间任技术员。上班不到两月就将二琴接来城里住了。和王徐氏等一众亲友一一告别,一家三口,终于团圆了。

夫妻二人在离单位不远处先租了一间小房,三人安顿下来。正好街道开展扫盲活动,朝喜让二琴去学习,没能上学读书认字,是二琴这辈子的一大遗憾。虽说学习班上也只是认识一些简单的字,可总比不上强。认识并且会写数字,自己及丈夫和女儿的名字,认识钱的金额,这些都让二琴欣喜不已。朝喜的单位正好招临时工,是计件工资,为了家里多一份收入,二琴报了名,被招工进厂,虽然累点,但两口子都算有了收入,每月除给王三寄一些钱回去,剩下的三口人也算充裕。凤琴被送到邻居刘奶奶家照看。

一年之内,朝喜被提拔为车间主任,继而又调去厂里生产科工作,那个年代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是稀有的,所以很受重用。期间,还有好几次有人要给朝喜介绍对象,因为20刚出头的小伙子,长得又是一表人才,又有文化,所以好多姑娘喜欢。朝喜笑着都一一谢绝了,告诉好心的人,自己已经结婚,闺女都4岁了。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