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安福陈山老厂行

安福陈山老厂行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W 次

今年两节的假期比较长,我们没有安排长途旅行,决定去一下别了近四十年的陈山。国庆假期的第二天天空晴朗,全天的最高温度将达三十多度,这样的天气在外面是会觉得热,进了山应该凉快,于是我们欣然出发了。

安福陈山老厂行

从七十年代初我参加工作进入这个山沟,到出来,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了十个年头,与这个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山是介于安福与永新两县之间的一个山脉,看上去是一座并不高的山,但是一进去却有着几十里的道路和两边的连绵山峦。陈山在革命战争时期,曾是重要的游击区,有过许多革命传说,也走出了不少革命者,是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地方。由于地势并不险峻,土层又很松软,这里适应木材生长,是省内一个重要的木材产区,为外面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之材。而陈山的红心木更是有名,修建人民大会堂时就专门从这儿将红心木头调运过去。

六十年代中期我国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在各地山区布署军工厂,江西的山并不大,所以建设的也是小三线,其中安福的陈山就是一个主要的建设地。当时在这条几十里的山沟里一路建了五个工厂和一个后方医院,分布在山的中、上部,也就是腹地区域,集中有几万人。往日寂静的山林,变得热闹起来,几乎到处可以看到人来车往的情景。尽管这样,但走在路上根本看不到那里有工厂,你也想象不到这里会有这么多厂。

我这次与部分家人前往,中午过安福县城在金田以南往右边拐弯进入了往陈山的路。虽然从七十年代底随工厂搬迁走出了这条路就再没有进去过,而这个方向却是很熟悉的。听曾经回去过的同事们说,进山到乡政府彭坊的很大一段路已是柏油路,只是快近我们那个老厂的几公里路面还是水泥路。经过了近四十个春秋冬夏,这个地方肯定也在变化。行进中一下就看到了眼前的柏油路不仅平坦而且宽敞,走着没有过去的颠簸感觉,如不是弯道较多,与在外面走是没有什么两样。路的走向和走势并无多大改变,但是道路两旁改变很大,象刚进山那一带原先是一片露的山冈,村子座落在远一些的田垅中,而现在路两边很长一段距离却建起了店铺,特别有几处已形成不小规模的街道,原来叫上城的地方并无路边屋,而现在却成了集市,从店面琳琅满目的陈列,可以看出平日的繁荣兴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上城还看到挂着电商村牌子的二层楼,这真让人感叹。

进去的路有这种变化在乡政府所在地的彭坊更加明显了,这是陈山沟的中心,过去也只是几个店面和必要的设施,但现在的规模已相当可观,不仅有完善的相关配套机构和设施,更重要的是市场功能更加完善,是一个有着相当规模的集镇,若不是到处都写着彭坊的名字,不然实在分辨不出这到底是哪里。我工作的第一站就是位于彭坊的厂子,叫做江西钢丝厂,工作过两年,后来才到陈山深处的那个厂——江西锻压厂,生活和工作了七八年了,按说对这一路是很熟悉了,但是在过了原先的立新厂转了几个弯后,却一下找不到继续前进的路,还不得不问人,实际上我一路已有过多次问路。而现在沿着进山的两边只要是宽一点的地方都建了房子,这分明是附近的住户,现在为了方便而搬到路边,也正是两边的变化才模糊了我的记忆,确实经过几十年岁月流淌,环境不同,沿路已不再有多少几十前记忆中的样子了。

我没有在彭坊停留,虽然听说彭坊乡政府就在我曾经呆过的江西钢丝厂办了一个三线纪念馆,并且路边还有指引标志,但是时间关系我们还是往枧头方向走了,那是我离开山沟时的地方,工厂就在那里。从彭坊去还有十几里,而这一段才更象山路,不仅弯道比前一段明显多了,同时坡度加大,并且路一直是挨着山边修建的,一边是陡峭的山崖,另一边就是小江,所以只需沿山走就能到达,错不了。路似乎并无多大改变,只是过去是沙子,而今天是水泥路。看得出,这个水泥路修建也有相当的年限了,不少地方已有毁损,两边的杂草却是生长茂盛,尤其是江边的灌木又高又密,几乎挡住了江里水面。只有这条江仍然象过去一样在这个山沟流淌,往日常见的潺潺流水和裸露的大小卵石,现在也还是这样。

转了一个又一个弯后,再拐一个大弯,就进入了我们别了四十年的工厂了。而首先到达的是原来最靠外面的一个生活区,这算是一块较大的空间,但是位于路的水平面以下,是用30度以上的坡解决上下。这里过去是后勤的食堂、澡堂和招待所等的所在地,也谓之生活中心区。一栋二层的服务性综合楼,楼口紧对马路,但现在看到的二层楼的进口已上锁了。与这栋综合楼相对隔着一块空地的是一个食堂兼礼堂的一层建筑,但现在已经不见了,而那块空地,也被一些零星搭建所占满了。最外面还有一栋家属宿舍,是青色砖瓦房,我在这栋楼住的时间比较长,一直到离开。

我们走过去的时候,正有几个人在那里搞卫生,一问方知道他们搬到这栋屋的下面住下了,他还说这些房子还基本保留了,当时一些枧头村的村民用了,而现在大多数已不在这里住了,唯独他家还坚持着。原来的食堂在当时还是一栋比较好的建筑,我们走后当地大概是用不上又不好分割的原因就拆了,现在看到的是砖头就在空地上砌成一个个小间,作为放牲口或杂物用。在建厂初期职工家属宿舍基本上干打垒,砖房还是后来建的,但不多。那时我记得房子紧张,能有住就行了,谁也不讲究,我没结婚时住单位人宿舍,紧靠办公室,到还方便,家属过来时我们还仍然住在原来的单人宿舍。

过去的房子在路两边建,路边建不了就往山上建,不少是建在几十米的山上,来回得上下坡,但尽管这样房子还是很紧张的。隔了一段时间后有人调动走了房子经过调整,才给我分到食堂边上的那栋砖房,但起初还只是一室一厨那间,就在那栋楼的头上的第一间的二层,后来再有人搬走了,才转到靠中部的一个两室一厨的二楼,这一住就直到后来离开山沟。离开时两个小孩子都不大,小的才两岁,都不大记得当时的情形,这次我们一到达这里首先让家人在这个房子周围看看,小孩听他们妈妈讲当时的情形。

老大是在山沟外面出生,老二是在这里出生,当时住在头上第一单元的楼上,隔一条路是一个澡堂,后面是食堂和厨房及生活锅炉房。小孩听他妈讲当时生小孩的情形,那天我不在家,晚上她在澡堂洗了澡然后到锅炉房洗衣服,洗到好晚,大多数人已经睡了,山间的寂静是可以想象的。由于锅炉房的右边与山只隔着一条路,一棵大樟树就长在峭壁上,这棵树可谓枝繁叶茂,其枝叶还往路中间伸展,白天挡风夏天遮阴到是很好,晚上是小乌的营地,半夜时有鸟叫,也令人心寒。

当时更吓人的山上突然有簌簌簌的声响,然后沉沉地落地,原来是一个不小的石块滚落下来。此时已较晚了,草草地洗完衣服回到家里感觉在发动,邻居知道后帮忙找来卫生所的袁主任医生和助产的曾护士,因为毫无准备,还是他们动手烧的开水,邻居又从家里拿来鸡蛋,大家忙碌着。生完孩子,大家各自回去了,而她与孩子却没法关门,过了一夜。她们在谈过去的情景,象是昨天一样,可能还是第一次与小孩说起这时的生活片段,而且又是在当年发生这些事情的地方,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除了看看住过的房子,他们还走到十几米距离的江边看。这时的江水是那么清沏,河床是一色的卵石,江边的杂树生长茂盛。当年我们在江对面挖了一块菜地,就是从这边涉水过江去种菜的,即使是夏天那江水还是很凉。那时虽然种的不多,但在那个职工吃的蔬菜都需要从外面采购回来的情况下,有时摘上几片青菜或是辣椒,也可顶上一餐,而且确实很新鲜,所以还很留恋。我们住在山涧的江边,留给我们记忆的还有,就是我们在家里也能时常听到山上凫子的叫声和动物行走时茅草沙沙沙的响动,有时也能看到凫子走到江里喝水的情景。

我们从住地出来就与几个当地的人聊起来了,还走到一个老熟人家。我们感觉村里年轻点的人,现在没有什么印象,因为那时他们年少,与他们接触不多,但对于我们记得很清楚的一些年纪大点的人,现在隔了这么多年,尽管原来的一些事大家都记忆犹新,但人的面貌却有些对不上来,岁月的无情着实令人无限感概。我也想见一下这一带的原先关系不错的一些人,他们也帮助过我们,但他们都不在家,有的到山外面的孩子那儿去了。

我们只好在各处寻找过去印象中的痕迹,总的说从厂子搬走后,原有的房子能利用的由当地人利用了,没有用的他们已拆除了。而且后者多,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多处是杂草丛生面目全非。就是那栋位于一块最宽地段的单人宿舍现在也不见踪影,到是增加了一堵围墙。在马路对面的空地上也建起了一幢房子,这样比他们原来要村里挤在一块应该是方便些,也能多能得到点阳光。现在看得出来过去一些并不是很大的地方,现在能用得上的都用上了,而确实没有利用的,只能是荒芜,道路两边已给乱草复盖了。

后来我们沿着长满草的过去通往厂区的道路走去,小孩兴趣很高,边走边看,不时也拍点照。这段只是在山边开挖的几米宽的道路一边是山,另一面却是江了。走了百把米,现在只见是一块开阔地,而过去是工厂厂部和一栋二层青砖宿舍楼,也就是我入厂后住过的地方。这里过去还有一个兰球场和车库兼汔车修理房,但现在只能看见那栋宿舍的一段垣,而那个球场变成了一个水塘,办公楼和车库所在的地方好象是种过东西,而后面的山现在也裸露着。而沿江而居的那个枧头村并没有象外面那样建多少新房,估计是满足于现状。对于这个山村来说土地虽然少,但山林依然多,他们也够了,所以很多地方也不想到利用。

而从办公区往里就是生产区了,只有一条路进入,当时这里还有一个警卫室。从这条路一直上行,到了一个稍宽一点的地方就建有车间或工房。但是整个沟里这样的宽一点的地方并不多,而且并不连片,所以工房车间一直绵延了好几里地,后面进来的一些重型设备也只能放在沟的最顶头,从那再上就没有路了,可以看见长满杉木和杂乱灌木的山脊。我们现在没有再进去,可以看得出本来不宽的进出道路已经是杂草丛生,与周围连成一体,几乎分不清道路在那,听说里面的工房也早被拆除了,就是现在进去也是看不到什么,而且又是下午,时间不早,所以只能在到达的地方看看,并给他们讲讲,看能不能从眼前的情形寻找到一些过去的痕迹。

没有进去,我们就再细看下这个山,我们进山是山与山之间的大沟,而工厂的车间工房则处在小沟中,进去的路是紧靠山的一边,另一边若有宽一点的地段就建工房和生产辅助设施。那时我们有事要到车间,走一趟就得半小时,远的需大半天,走路上坡是费力些,有时我们也在某个车间呆上半天甚至还长时间。那时除了数量大或很重的物品,就要依靠板车用人拖着上去或下来,特别是那些材料员,经常就是一个人从下面领了物品再拖着一辆板车弯着腰前行。

这时我们还再环顾了下靠山外面的那一段,找一下过去的印象,当时进厂门的路边的山上有一个托儿所,那时不论是在机关还是车间上班的人,生了小孩休完产假小孩子就放托儿所,直到读小学。那时我们没有大人来帮忙,全靠自己,两个小孩也就要放在这里,大的能走,小的放在摇栏里,哭也没有办法。而现在连过去要上的台阶也不见了,看到的只有草。相比现在,产假长,小孩大了还有大人来帮助照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那天天气还好,我们回来时太阳还没有到山后面去,阳光从树捎上、从林阴间照射过来,没有在山外那种热度,到感到山沟中特有的清凉。如果不是时间不早,回来还一定要去位于彭坊的三线建设展览馆看看。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