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照相例子

照相例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4W 次

目前,网络平台上,许多网友经常“晒”精美的图片。看到这些图片,我经常会忆起照相的往事。

照相

我第一次照相,是在1岁多的时候,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大舅在县里的造纸厂上班,非常喜欢照相。那时相机是稀罕物,玩摄影绝对“受人尊敬”。我赤身裸体坐在一个摇车里,憨态可掬,喜气洋洋,拍的黑白照片。那时还没见过彩照。大舅后来在县城加洗成了“彩照”,就是涂了颜色,洗了10多张分发给了亲属们。我也很喜欢这张“处女照”,一直保存着。后来和妻子谈恋爱,她还看过这张照片,哈哈大笑,说是“很喜庆”。老家的镜框中现在还有。

小时候农村老家穷,照相很“奢侈”。一位本家的叔叔在武汉当兵搞摄影,有时探亲带相机回来,我我们几个小孩围着相机能“稀罕”半天。叔叔自己还冲洗照片,一次带我进入过自设的小暗室,我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神奇”,至今难忘。我家的第一张“全家福”就是这位叔叔拍的。当时人们拍照,一般都去公社的照相馆,还要排很长的队。那时新人结婚前要拍照,登记用,所以有一段时间,“照相”成了结婚的代用词。此后多少年,也没拍过多少照片,对照相也没太多留意。叔叔转业多年搞起了行政,逐渐远离了相机。县造纸厂效益不好,大舅也下岗了,照相的爱好也“下岗”了。

读的大学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一位家庭条件好的老乡买了一台“120”的相机,只能拍黑白照,挂在脖子上,感觉很“拉风”。我们经常去山里拍摄,但拍的不是也多,因为胶卷很贵。但那是真正的“实战”机会,对摄影也逐渐产生了兴趣。

无独有偶,上世纪90年代初大学毕业,考到了报社工作,“堂而皇之”的拿起了相机。但新闻图片和风景等图片不同,重在强调新闻性,对构图等不太讲究。但正经八百的学过摄影,还记得手捧一块砖练稳定性,好对焦距,但新闻照片大多时候靠抓拍,焦距一般都固定在6.5左右。那时统一配的是“海鸥”相机,拍的黑白照,但任务重,每月必须发三幅照片。后来,我嫌照片麻烦,还得到暗室请人冲洗,就申请用三篇文字稿代替。虽然摄影远算不上“内行”,但有两副照片还受到好评。一次随公安机关深入基层救被拐卖儿童,孩子被救后哭闹不止,一位女警出于慈爱的母性,拿了一个苹果哄孩子,孩子果然不哭了。

我无意中抓住女警递苹果的瞬间,拍了下来。后来发稿时,这幅图片还做了压题照片,读者也一片赞誉。再就是一张“副市长怒斥算命婆”的照片。一年春节前跟随一位副市长查看市场秩序,在市场尽头,一位算命婆正在“招揽”生意,副市长走过去,严厉批评这种“封建习俗”,我不失时机地拍了照片,还获得了报社的月度好新闻奖。后来,从报社转到其他部门工作,摄影基本就放弃了。最近几年,手机大都具有了摄影功能,相机也越来越精美,摄影的爱好者、好的摄影作品更多了。但我一放提不起多大兴趣,就是去旅游景点也往往懒得拍照了。

但有一次让我“急不可耐”的拍照了。几年前,去新疆喀什,到边境游览。高速正在修,路不好走,就雇了一位当地的维吾尔族司机。车到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故事发生地)附近,见到两处湖泊,湖水晶莹透明,比四川九寨沟的水都清澈。我常年生活、工作在北方,见不到多少清水,所以下意识中对“清凌凌的水”非常向往。

20多年前,因为诗人陆游的《沈园》中的“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诗句特意去绍兴沈园游览,却发现那里的水浑浊不堪。当然,现在已经治理得一尘不染,但我想也没有这里的水清澈,连周围的雪山和蓝天的白云都清晰地“画”在水中。我赶紧情不自禁地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司机说,这里多年没有项目、工厂等,就是游客也少,水源当然保护的好了。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