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

推荐人:山林之泉 来源: 阅读: 3W 次

前几日,在和刘老师讨论《水往上走》的教案时,多次说到“毛细现象”。此为何意呢?小学科学课本中的解释是“水沿着物体的微细孔隙往上走的现象”;辞海中的解释是“把直径很细的管子插到液体里,管内的液面上升或下降,造成管内液面比管外的液面高或低的现象”。百度词条的解释更为详尽,说是“毛细管插入浸润液体中,管内液面上升,高于管外液面;毛细管插入不浸润液体中,管内液面下降,低于管外液面的现象”。此处浸润不浸润指的是液体能不能附着在固体的表面,能则叫浸润,比如水对玻璃;不能则叫不浸润,比如水对石蜡。

毛细现象

通常我们所讲的毛细现象是指水沿着毛细管往高处走的现象。比如毛巾吸水、地面返潮都是毛细现象。这种现象发生的动力来源于附着固体的水分子高于液面,在毛细管内形成凹形液面。液体表面类似绷紧的橡皮膜,如果液面是弯曲的,它就有变平的趋势。这种趋于平衡的趋势,使得凹形液面的高出部分对下面的液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拉力,当向上的拉力与管内液柱所受到的重力相等时,液柱便停止上升,液面趋于平衡。可见毛细管内径越小,管内液柱就会越高,如此才能使拉力与重力相互抵消。

毛细现象应属生活小百科知识,大众科学素养范畴内的必备知识储备。然而据调查,普通民众仅是知道毛细现象是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对事实耳熟能详并能熟练的趋利避害,但对这一现象的来龙去脉却不甚寥寥。生活中,山民会利用上水石制作一方能养植物的山石盆景出售;老农会在雨后的恰当时间里到田地里锄地松土,他知道这样可以保水保苗。他不清楚的是锄地松土行动仅是破坏了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从而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保持了土壤中的水分,所以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普通民众的实用知识大多来于社会生活的实践积累,有着极强的实用性;知识群体的知识积累往往来源于间接渠道,理论指导性更强。在某些情况下,他们更善于用所掌握的知识体系进行推断。

评课阶段,就遇到了这种自以为是的推断式发言:“用吸管喝奶属毛细现象”,“把吸管放在水中也会发生毛细现象”。真是高人,竟不知用吸管喝奶是借助了大气的压力;至于后者,不知其推断依据从何而来,是经验还是想象不得而知。作为一个准专业知识群体,应该清楚发生毛细现象,并不是有管道就可以的,关键是管道要微细。温度计内部的管道属于微细管,去掉两头后一端放在液体中,可以发生毛细现象。但如果你要用吹气法试一试它是否透气,很遗憾,无论你用多大的劲都不会有透气的感觉。喝奶用的吸管内经太粗且为塑料材质,水对塑料是不浸润的,即便真的发生了毛细现象也绝不会出现水往上走的现象。

知识群体对身边科学的了解尚且有如此大的偏差,对普通百姓而言就更可想而知了。这种张冠李戴似是而非的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虽然较03年的1.98%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比较,在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方面;在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上,中国排名都是最后。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与民众受到的教育程度偏低有关,更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脱不了的关系。想一想,身边的知识人,是不是有的算过命、有的拜过神;是不是经常听到某某的魂附在了谁谁的身上之类的言论。持有这种观点、有过这种经历人,其他方面即便优秀,调查中也会被一票否。

现在社会上有个认识上的误区,科学学习不重要,因它不考试。表现在从学生到家长甚至在学校内部都认为它是副课,可学可不学。一节课一个班集体,常常有七八十几个学生上课不带书、或做其他作业,或者干脆直接被人叫走。小学科学学习,是科学启蒙的学习。所了解的也仅是最为基础的知识,一如对“毛细现象”的解释那样,精简到不能再简的地步。如此情况下,学习过程还要再大打折扣,那么,我们将会收获一个怎样的学习结果呢?

学生科学知识的积累,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亟待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全员参与,期待科学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勇于担当。我们相信,坚守若干年,定会使“毛细现象”们生根于百姓的记忆里。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