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家乡的圆子

家乡的圆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1W 次

说起圆子,我们最熟悉也是最喜欢的一道美食。在我们知晓的菜肴中,在我们肥东,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家乡的圆子

说起舌尖上的肥东,圆子本身的特质必然会占据强有力的一席之地。说到圆子,人们都会说是肥东的。

圆子的来历,本人不是学者,无从考证;早就有人专门介绍和描述过圆子,起源依然是模糊而无定论的。据传是从梁园镇引开来的,但是只是民间传说而已,没有人敢从字面上肯定下来,只能是用据传而作为一个佐证。圆子对于知道它的每个人的都有自己的经历和传说,小小的圆子与人们也会发生不尽相同的故事

圆子是我们肥东饮食文化最不可分割和丢弃的。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正规宴席,圆子是雷打不动的菜肴选项。节日期间,圆子是必然的主角。朋友宴请,亲戚走动,餐桌上没有圆子是很难想象的。圆子的寓意大家都会知道,团团圆圆,美美满满,事事如意,好运常在,是幸福生活,美好愿望的象征。人们对它情有独钟,无论岁月怎么变幻,都不会‘移情别恋’的。也只有在我们肥东,对圆子有着割之不舍的满满情义。

宴席上常见的圆子无外乎就两种,一是糯米圆子,一是挂面圆子。风味各有特色,但寓意是一样的。圆子的形状也是一样的,都是圆圆的球体,大小,是加工人的喜好了。但不是大的离谱,也不会小的不可想象,直径应该在三、五公分左右,大致应该是人们能够一口而食之为理想的大小。

想当然,糯米圆子,糯米是主要原料,糯米都是自家种植的;挂面圆子,挂面是主要原料,挂面都是人工而成。无论是糯米圆子还是挂面圆子,糯米和挂面都是要预先煮熟的。至于其他佐料、食材,油、盐、酱(酱油或生抽)、胡椒粉、、豆粉、肉末或其他,哪就是各显神通,各有千秋了。每家都有每家的味道,但寓意是相同的。

有的家庭春节时还把圆子当作贡品,摆到自家的香案上,意为祈求神灵保佑招财进宝,也有一说元宝滚进来的说法。

人们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圆子也开始名目繁多,原料也是突破传统的,不单单是糯米和挂面是主力军了。什么珍珠圆子、豆腐圆子、野菜圆子等都是粉墨登场,各领风骚。上得了正规宴席的还是糯米和挂面两种圆子,其他的只是舌尖上的调剂品,也只有糯米圆子和挂面圆子最具肥东特点。

圆子是浓浓的年味,是乡情,是乡愁。也只有在春节,现在的农村里才会出现短暂的团圆欢聚。家家户户在端上圆子时,共同祝愿新的一年安康、幸福。

肥东的圆子在合肥地区的餐饮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自不必说,了解和喜欢肥东的圆子的人确实是越来越多。

做圆子的工序不是十分复杂,也不用拜师学艺,会做菜的一定会做圆子。圆子是肥东大大小小的家庭,每逢节日期间,预先就要准备好的必备菜肴。尤其是春节将至,我们农村人习惯说是要过年了,炸圆子仿佛是个隆重的仪式。距春节还有几天,几乎每个家庭开始准备圆子的原料和佐料,然后按程序,最后下到沸沸的油锅。家里人口多的,大都老少齐上阵,烧火的,站锅台的,揉圆子的,各有所为,一个个外焦里软的圆子和忙碌的人是每年周而复始的一道吉祥喜庆的风景线,是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快乐的享受。

许多家里将刚刚从油锅里捞出的圆子与左邻右舍分享,流动经验,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其乐融融,令人羡慕。我家里就是这样,从我记事起,每年春节前,大约在腊月二十八九,家里的头等事就是炸圆子和元宵。一大家只要能帮上手的几乎都忙碌着,因为做出来的圆子和元宵要吃多少餐的,数量多可不是一两人的事。城里是不是这样,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在农村生活过,或者家在农村的一定会有这般经历。每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圆子从年前能吃到正月十五甚至更长时间。我家里通常做的都是挂面圆子,以为我们小时候还是大集体时代,种植水稻,都是粳米之类的,没有糯稻,因而原材料缺乏。现在好了,什么都不缺,想做什么圆子都是信手拈来。

现在,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各早已自成家立业,都是儿孙满堂,而每年春节来临时,做圆子却是每个家庭都不会丢的。只不过,当年,一大家子在一起的那热闹劲,欢声笑语只能是留在美好的回忆中了。这不是我们一家所独有,是社会现象。有的小家庭因忙于生计,而无闲时做圆子,其他做圆子的必定会送上些。最近两年我们的小家就无暇做,都是哥哥姐姐送来的。

在宴席上,圆子通常是作为第十道菜被端上餐桌,寓意是十全十美。也有的是作为最后一道压轴菜端上来,寓意是圆圆满满。可见,小小的圆子,看似不起眼,平平常常,却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在宴席上,圆子端上来也是十分考究的。放圆子时必定要燃放鞭炮,所有的来宾并不能马上食用圆子,还要等主家选的德高望重的代表,说几句答谢之内的客套话,大家才能品尝。如若谁等不及了,抢先品味,是会被人笑话不懂规矩的。至于规矩因何而定,何时起源,就不得而知了。万变不离其宗,我想一定是正面的说法了,谁能有意无意去破坏它呢?

有的家庭,无意间来了亲朋好友或者重要客人,仓促之间来不及做圆子,为了讨采头或者是尊重客人,都会到菜市场或者超市里买些圆子的替代食品。也有的是没有准备那么多的,也是如此。

现在圆子早已是合肥地区最广泛性的美食,它从起初便已超越美食的范畴,是文化的延续,是精神的繁衍。时代的前进,小小的圆子早已被人们带向了五湖四海,大江南北。

今年春节,我的在合肥带孙子的哥哥嫂子从家里带些圆子到城里,被儿媳妇带到单位分与同事品尝,同事们纷纷夸赞肥东的圆子味道好,大饱口福。以至于没有品尝到同事共同要求补尝,儿媳妇央求着婆婆再回老家做些圆子。

春节过完,依然要奔走四方的游子们的行囊里,有一样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哪就是家里的圆子。无论身在何方,吃到嘴中圆子,是家的影子,是亲人的祝福,是妻子的嘱咐,是儿女的期盼,是幸福生活的希望。

有的从农村到城里安家落户的打工者,求学的,事业有成的,唯一不能忘也不会忘的就是家里的圆子。家到哪,圆子就会跟到哪。我的几个哥哥姐姐都是从农村走进城市里,逢年过节回家走亲访友,都什么都不稀罕,唯独对圆子总是念念不忘,不但嘴中吃,临走还要带些。

圆子串联着我们的成长轨迹和生活经历,是温馨的回忆。我的父辈一代,和我们这一代尚对圆子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因为,做圆子既是享受着过程的快乐,也是祈盼生活的蒸蒸日上。如今,圆子作为一种商品被商家宣扬推销,虽然被利益化了,但也是饮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

也许圆子各地都有,没有人不钟爱家乡的圆子。再者说了,我们肥东的圆子有着丰富的传说,有着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

最近闻听有的生产加工圆子的厂家,为了保护和研发圆子文化,向国家申请专利,定位倾力打造乡土风味,让圆子走出地域性,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让更多的人了解肥东饮食文化,了解肥东的乡土风情,继而了解包公故里的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民以食为天,小小的圆子蕴含着肥东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无论岁月怎么变幻,圆子都将是一颗不灭的星星。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