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忆·归乡

忆·归乡

推荐人:沐清浅 来源: 阅读: 3.25K 次

最近在书上看到这么一句话:“在外漂泊的游子归来时,往往没有”近乡情更怯“的感慨,而更多的,是在陌生的面貌中寻找残留在记忆中的那一点点熟悉感”。无意中见到的一句话,让我细细的揣摩了许久,如醍醐灌顶般,一下从眼里撞进了心里。

忆·归乡

离家在外,最初每年两次的来来回回,让我厌倦了每次的相聚、离别。没有相见的企盼,感觉只是一种使命的回归。直至,在另一个城市扎根,回家成了一种渴望。

每次回家我都得到老房子里转转,记忆中的村子已经越来越远了。曾经的小桥、流水、人家,已经被现代化的气息掩盖了。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儿时的伙伴也都从村里走出去了,回家也许只是一种安慰吧。总感觉不到村里转转,不到老屋歇歇,不算真正的回家。

老屋之所以称之为老屋是,因为父母已经搬到镇上的新居了,老屋也就成老屋了。老屋,从出生到离家我一直居住的地方,记忆中的白墙黑瓦,已经被风吹雨淋的,呈现出沧桑的感觉来,如垂暮的老者,等待着我们偶尔的归来。房子四周已经没有花花草草了,门前的菜园,疏于打理,显得弯弯扭扭的。而那棵栀子花也消失在时间的流逝中了。父亲带着我摇船,撒网的河也被填平了。

曾经,洒落着一地欢声笑语的田间小道,已经荒芜了,代替它的是另一端的水泥路。原来村里的桥也平了,现在车能一下开到门口了。每次的回家寻找那份熟悉感的同时,也害怕面对这空屋满室的沉寂。

都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也不知道是时间把人催的太快,还是自己的记忆越来越淡薄。虽然每次都得到村里走走,村里的人却已经不熟悉了,每次回去除了微笑,好像没有更好的招呼方式了。但听在耳边,熟悉的声音,熟悉的语调,却是实实在在的熨烫我的这颗心。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