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家乡的老街

家乡的老街

推荐人:傲雪桃花 来源: 阅读: 8.03K 次

家乡里赶集不叫赶集,而是叫:趁墟,二五八号就是墟日,几十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变更过。每次回家碰上墟日,还会特意去趁一趁墟,三十多年过去,居然还能找到一些童年吃过的小吃,买来尝上一口,仿似回到了那个没有几个零花钱,却又馋嘴不已的年代。

家乡的老街

先是离开家乡求学,后是离开家乡工作,长年的离开,对家乡却有一种特别的眷恋。这里既偏僻又不繁华,这里除了青山绿水,没有金山银山,但这里是我的家乡,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是我的根,是我灵魂的归处。

现在集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原来老街上成排的骑楼大部分已经被拆除,划分成九十来平左右的面积卖给个人,原来的旧骑楼的地方,现在已经是一栋栋新起的私人商住楼,一楼开店经营,二楼以上住人。老街最尾端还有一小部分骑楼有迹可寻,可已经年久失修,外墙皮都已经剥落,看上去苍桑而又落寞。

现在的集市已经多了一条新街,比老街要宽要长。原来的老街只有一条街道,大概有五六米宽,长度不超三百米。老街虽小,却是五脏俱全:乡政府、派出所、医院、银行、邮局、税务局、书店、电影院、旅馆、照相馆、日杂商店、药店、粮油店、等等,该有的一样没少。八十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日杂商店和药店还是国营单位,日杂商店叫百货商店,药店叫国药,营业员吃的是铁饭碗。改革开放后,开始出现个体经营的商铺,后来国药和百货商店被承包,新华书店消失,个体商店慢慢的增多了起来,有点百花齐放的热闹景象。

平日集市里很安静,每逢赶集日,就会有很多摊贩来到街道上摆摊,这些摊子在街道两边一打开,街道中间只剩下不到两米来宽可让人走动,街道顿时变得拥挤而热闹。街道两边会摆满了卖各种东西的地摊,卖衣服的、卖刀锄钯等农具的、走江湖卖药的、卖针线小零碎的、卖小吃的、修鞋补伞的、煽鸡的、补锅的、卖小鸡小鸭小猪苗的、卖菜籽树苗的等等,各种摊挡把整个集市挤得满满当当。这边商家吆喝一嗓子,那边讨价还价,整个集市火力全开热闹非常。乡里的人也像是全走出家门来到这里集中,脚尖赶着脚后跟。

街道短人多,而且都是乡里乡亲,走到那都能碰上熟面孔。这边叫舅那边叫姨,前面叫婶后面叫叔,左面叫七大姑右面叫八大姨。山里人淳朴,也热情大方,看到亲人呵呵一笑,我扯扯你肩上鼓起的袋子,问你买到什么;你拍拍我的肩膀,问候身体健康。本来就窄的街道,这里几个人拉着手聊得热火朝天,那里围几个人哈哈大笑,亲热得比过年走亲戚还喜庆。那时摩托车都还极少极少,大多数人的出行都骑自行车,要是像现在这样小车满街跑,老街估计能堵得水泄不通。

集市的收市时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天不亮小贩就来占地方,一般正午左右就散去。赶集的人大多舍不得在集市上购买一顿午饭,带上在集市上割的一斤几两肉,在午饭前匆忙的赶家里去。随着人群散去,小贩也收拾商品,捂紧鼓囊囊的钱袋子,眉开眼笑的离去,过两天的墟日他们又会卷土重来。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