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七年在外

七年在外

推荐人:原野 来源: 阅读: 1.19W 次

上个月,女儿在QQ上递来一句:爸爸,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

七年在外

傍晚,我打开电脑,看到女儿的留言,无限牵念就像袅袅炊烟,弥漫了满满一屋子,和窗外的整个世界。

这些年,我陪女儿的时光确实太少了,然而,在时光的沉淀中,我对女儿的爱有增无减;在感恩的日子里,女儿对我的情与日俱增。

女儿出生在谷雨节气,她的哇哇大哭,掩盖了窗外雨季的声音,在季节的更替中,女儿在乡下度过了她难忘的童年,一张娃娃脸,每天灿烂的微笑,定格在家乡的山山水水之间。

女儿五岁那年,进城上了学前班,每天蹦蹦跳跳的身影,和俏皮撒娇的模样,叫我怎能忘怀?上小学二年级时,她常常为做不出的数学题目放声大哭,我总是说,“孩子,不用急,慢慢来,慢慢来……”女儿九岁那年的一个周六,我带她外出野游照相,她纯洁的笑容里,让我再次看清不知何时她又掉了一颗牙。

那时的很多个假期,我常常带上女儿去乡下寻梦,在小溪边,她看见游来游去的鱼儿拍手欢叫;在稻田边,她看见大人们在挥着镰刀尽情忙碌而加入行列;在山坡上,她总是喜欢采摘着一些无名的花儿而有了成功的喜悦……回家后,她总喜欢把这些事儿写上几行,那些又笑又唱的场景,见证着女儿的一路成长。

2008年3月,我远离家乡,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江苏丹阳,那年,女儿上小学六年级。那年过年,女儿来丹阳过年,我带她去华地百货买了新衣新裤新鞋,看得出,她的幸福,笑在脸上暖在心里;女儿上初二时,患上了阑尾炎,我乘车回去看望她,在病床上,她平静的脸上写满了坚强,她出院后,在我乘车返回丹阳的一路上,数度落泪——因为和女儿短暂的相聚之后,又是长久的分离,只有短信、电话和QQ在传递着她对我的理解和扯不断的思念。

不记得,女儿何时突然长大,读高中要住校了。电话联系从每晚一次改变为每周一次了。我担心,在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位移中,我们之间的距离会渐行渐远。我在他乡极力想像女儿匆匆离去的背影,一位朋友劝慰我说:子女的背影在默默地告诉父母,不必追,要学会放手。在以后的三年里,我每周在电话里,总是对她重复地唠叨:作业要好好完成,一日三餐要吃饱,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睡前要泡脚,衣服要勤换,要和同学搞好关系……正是这种情感,维系了父女母子,维系了家国天下。

还记得,女儿高中三年,我趁着自已难得的假期,陪着女儿有了一次上学报到,给女儿送过三次饭和零食,然后,除了春节、寒暑假与女儿在一起外,其它的陪伴,大都在QQ、短信和电话里传递着父子之间无尽倾诉和思念……

时下已入梅,空气中充满湿润的雨气,河水又涨起来了。坐上去单位的公交车后,我看着窗外在水中淌过的行人,再一次感到愧疚与无法言说的寂寞——陪伴女儿成长的时间太少太少了,最近在每一个空闲的时光,我总是不停地徘徊甚至落泪,或在路上,路在厨房,或在院子……

就像做梦,我并不知道女儿未来会怎么样,接下来要奔赴怎样的未来,遇见什么样的人。但女儿在电话里与我说:接下来几天里,她要彻底放松,不去想考试的结果——很多时候人们都只看重结果,而她更愿意相信,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也是重要且美好的。

七年在外,陪女儿走过的路,虽然不多,但从此只有回味,没有重来。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变得更加懂事和坚强了,我对自己曾有过的担心感到释怀,不再疑虑因为女儿的一天天长大,空间与时间的错位而与她生疏。在人生价值已被高度物质化的当下,她能心存感恩,自强不息,我感到十分欣慰。

(写于2015年6月11日早晨)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