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追忆(还原)威县北仕村历史文化风貌

追忆(还原)威县北仕村历史文化风貌

推荐人:寒雪 来源: 阅读: 2.97W 次

追忆(还原)威县北仕村历史

追忆(还原)威县北仕村历史文化风貌

文化风貌

马建福

威县北候伶仕(简称北仕),距县城北偏东40公里,是个人口900余人,耕地2200余亩,沙地800余亩,划分五个生产小队的自然村庄,经几任党支部带领村民的努力,已将耕地及沙地改造成优质水浇地。

历史年间,北仕的古建筑诸多,方圆几百里可以说是名闻遐迩,传说有“四大美景”(八角琉璃塔,神松树,无梁殿,魁星皋)之称。

一,历史文化

历史年间,北仕的古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无梁殿是供奉无量寿佛之殿,因整座建筑采用砖砌拱券结构,不设木梁,故又称无梁殿,有关资料显示,无梁殿在全国多地方都有建筑,如南京灵谷寺的无梁殿,是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殿宇,始建于800年前,北仕的无梁殿的建筑年限,是否和国内其它地方建筑年限同步,确乏史料考证。魁星是中国古代星宿的名称,是汉族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正殿塑着魁星造像,实际上就是钟馗。 魁星楼(皋,阁),应该是同一建筑,只是规模大小而异,全国多处地方有此建筑,读书人常在魁星楼(皋,阁),拜星,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八角五层琉璃塔和神松树坐落(生长)在村南的一所独特的寺庙里,寺庙的高僧们均来自青海和西藏的出家文化名人,到此地传播佛教文化,因此历史上北候伶仕曾经叫“红伶寺”村,有关史料记载,神松树生长在宋朝年间,由此推断,寺庙也应建于宋朝,甚至更早,寺庙规模有三排正殿,配东西厢房,其西侧有数十排(座)和尚圆寂后并带有乌龟驮石碑的墓群,周围有300亩耕地,归属于寺庙耕种。老人马振兰,参观洛阳白马寺时感叹的说过:北仕寺庙也不比白马寺差,可惜被破坏了。最为独特的是,八角五层琉璃塔建筑物件,施以金黄,翠绿,碧蓝等彩色铅釉,材料坚固,色彩鲜艳,釉色光嫩,塔底座周围装饰石雕,每层塔的各个角处,配有龙风图案点坠,并挂有铜铃,随着微风摆动,远处可听见铜铃的清翠声,构造真是别具一格,美观大方,塔井中可见有已风化的绸缎包裹,有人推断可能包有佛教圣物__舍利子,多作镇寺之宝,此推断成立的话,可佐证该寺级别之高。八角琉璃塔的彩质,在全国现存的文物中独占鳌头。

二,历史功德

具考证,北仕的历史寺庙,在当时它的功德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寺庙有300余亩耕地,收成的粮食,除自己食用外,富余的都救济給周围的贫穷百姓,二是,寺庙高僧都是文化人,周围百姓常去庙里求教,比如生育男婴,都习惯找高僧給孩子起个名字。三是每当百姓家中,有老人病逝后,寺庙和尚,都习惯于去家中义务給病逝者助念往生,出生50后以前的人,都应该记得龙恩是为死者助念往生的最后一位和尚。

三,历史悲哀

北仕村,历史上有诸多的文物建筑,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作为北仕村人的晚生后辈,感到无比的自豪,然而,可惜的是,土改时期,寺庙以“打土豪,分田地”为由被拆分掉,文革时期,以“破四旧”为由,八角五层琉璃塔,也被炸毁。北仕村的文物建筑灭绝破坏,是北仕村人的历史悲哀。

(注:北仕村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背景由李修竹,张怀珍,马振兰老人口述提供,李一芳提供部分史料记载,马建福整理,因缺乏完整的史料文献)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