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人生感悟 > 万世师表

万世师表

推荐人:shiyue十月 来源: 阅读: 1.72W 次

曾经看到过许多关于老师的赞美之词,无私奉献,默默无闻,丁香花,热爱赤子,哦,还有包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内的千古流芳的佳句,它们对老师的评价都是高尚的,包括世世代代千千万万人心目中的地位,换句话说,我想点个赞。

万世师表

从小到大,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导师,除了有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有谆谆善诱的教导,我们维持着这样一种教与被教,爱与被爱的关系,也从中流淌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德的传承,父母是我们的导师,教我们成长。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在慢慢长大,老师这个代名词便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规划也都与老师息息相关。

最近在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的综艺节目中看到过这样的演讲,这篇讲演的主题是导师,而其主要讲述的内容梗概是这样的:演讲者曾经在孔庙的龛台上见到过“万世师表”这四个字,也直到后来,长大了才渐渐明白“万世师表”的真正含义所在。而本次演讲的中心人物是陶行知。

陶行知,安徽歙县人,1891年生,1946年逝,他先后在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和国美伊利诺伊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17年,一个成功的知识分子留学回国了。1917年,先生目之所及之中华,全是满目疮痍,国家贫困到难以想象的程度,陶行知说,这病根乃在教育,中国那时候有两亿多的文盲,他们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而陶行知,要知道,在他当时,他一个月的收入是四百个现大洋,那个时候若在北京想要买一整套四合院,最多花费他三个月的薪水,可是,这一切陶行知都不要了,他本可以获得荣誉,获得成就成为人上人,成为马厩里千里马的好伯乐,但是,没有,他选择了放弃,他一心扎根在了中国教育的最底层,从教育出发,从贫困地区入手,开始他长达数十年的人民导师生涯。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啊,他一个人,让那些最普通的中国人,那些年迈的爷爷奶奶,那些富豪家里的佣人,那些财主家的帮工,那些街头的打杂者,那些拉洋包车的师傅们或多或少的都识了字。他一直在路上,一直在为中国平民的教育崛起在路上,也到了最后陶行知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在上海逝世,是的,他死在了路上,而那年的他,五十五岁,之后,先生的灵柩回到了南京,南京城里的老百姓自发地为先生扶灵,他们要送这个人,挽联在飘,上面写着“行之先生千古”,而旁边是宋庆龄亲笔提着的四个苍劲大字——“万世师表”。演讲者接着说,现在社会,全是发财的师父,全是教人营生的导师,可还真有那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生命质量,让导师二字,有不一样的分量,还真有那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光亮,让导师这两个字,有那种灿烂的光华。你现在应该有答案了,因为就在不远处,因为就在不久前,真有这样的人,他就站在这里,他用他的一生温润过中华,他是陶行知,他是人民的导师,他给我们讲了一件事,就是为人师者还可以活成这样一般,大写的模样!

是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崛起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我们世世代代导师们心中的楷模,这是一个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人,而他的职业道德就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献身。

而在近期,在一堂名为《道德法律》的课上,我们的老师将作业的话题布置为“你是如何衡量当今社会的职业道德的?它有怎样的价值观?”于是我选择《导师》为题材,主旨为“万世师表”。。。

在最后,这档节目的讲演和这堂《道德法律》课给了我以最真挚的感悟,那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尊重为先,在当导师们认真履行他们职业道德的时候,让我们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相待吧,相信这样才能让“导师”二字发光,让它拥有隽永的亮。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