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读后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读后感

推荐人:诗眼倦天涯 来源: 阅读: 1.13K 次

前段时间,正值暑假,在家闷坐,无所事事,于是想起了这本小说,便下载阅读,聊以消磨时光。当然,说是消磨时光,就有点太对不起这部文学着作了,它怎么说也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就其内容来说,仿照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可以评它为“晚清社会的一面镜子”,不过这面镜子有选择地只照到了晚清社会不堪的黑暗面,因此,我对它更精确的评价为“晚清黑暗社会的一面镜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读后感

在此之前,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我已经看过两部——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三部小说各有优劣,但作为谴责小说,我觉得还是吴研人的《二》更好地表现出了晚清社会黑暗。它是以主人公的行迹为线,将主人公亲身体验到的、见到的、听到的一个个小故事记录下来。看完之后,我是感叹不已,我想只有在那时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人心叵测”,什么叫“无奇不有”,什么叫“怪现状”!

文中一开始便是一个自号死里逃生的人得到了一本自称九死一生的笔记,在这本笔记开头,九死一生便写出了此号的意义:我是好好的一个人,生平并未遭过大风波、大险阻,又没有人出十万两银子的赏格来捉我,何以将自己好好的姓名来隐了,另外叫个甚么九死一生呢?只因我出来应世的二十年中,回头想来,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虫鼠蚁;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二十年之久,在此中过来,未曾被第一种所蚀,未曾被第二种所啖,未曾被第三种所攫,居然被我都避了过去,还不算是九死一生么?所以我这个名字,也是我自家的纪念。接下来,一个个匪夷所思的故事扑面而来。在这里,没有什么道德,没有亲情,没有人格,有的只是利益、利益还是利益,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什么都不堪一击,从全方位诠释了庄子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里,东家诈骗掌柜和伙计、伯父趁弟丧侵吞弱侄财产、县太爷偷盗、旗人打肿脸充胖子、军队腐败、吸烟泛滥等等等等,不可胜数,不敢想像!

其中有几件事是很让我十分震惊。第一件是明码买官,这在朝廷是捐官,在有的地方是写在折子,然后“点戏”。通过此路进入官场的,已经不是百姓的父母官了,而是成了生意人,他们视当官为一种回报率还相当不错的投资,这也说明了中国人很早就有了战略投资眼光,可喜可贺!作为聪明的中国人,一些人总结出了做官的精华:至于官,是拿钱捐来的,钱多官就大点,钱少官就小点;你要做大官小官,只要问你的钱有多少。至于骨子里头,第一个秘诀是要巴结。主人公则说:做官的第一件事就是扔掉自己的良心。官员如此,国安不灭?(不过不得不说,这条至今都很有用)

第二件事是翁婆一起劝儿媳做上司小妾,这也许前古未闻的(至少我没有听说过),但是为了远大前程,以前逼得儿子、儿媳不相见直至儿子死亡的强悍婆婆与公公跪在自己的儿媳面前,求坚贞的儿媳不要操守节操,去给别人当小妾(没办法,自己的妻子不漂亮,要不然早就送去了)。游说现场,两位老人言辞诚恳,推心置腹,以现代的眼光完全否定当时的守节之愚见,确定了自己在厚颜无耻者中的绝对地位。话说这位公公最后得以成功,在仕途上也有一段颇为顺利的时期,后来却被贪财的亲生儿子伙同他人用药毒死,也有点因缘相报的感觉。

第三件事是一个外国人与两个骗子签订了一份土地合同,把中国的一座山送(真的不用用卖这个字,否则就是贬低了这个字)给了外国人,两个骗子并没有这座山的地权,这纯粹是外国人被骗了,但外国人依据骗子的合同,骗了中国的一座山。清朝的地方官员们开始是积极争回来,后来请示上级,得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批示:这块地又不是你的,争回来又对你没好处。朝廷台湾都没要,你争什么山头?(大意如此)

精辟呀,一下就道出了清王朝甘于割地赔款的本质原因,正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也论证了《少年中国说》中的关于“老年帝国”只求暂时安保的特点。在涉外事务上,中国人表现出东方特有的谦让精神,以和为贵,能让则让,列强不欺负中国,那就是被门夹过脑袋了。

第四件事是关于文化的,在主人公参加的一个“竹饼汤会”的文人聚会时,当场的文人们上演了一场乐趣无穷的闹剧。作为小丑,他们很成功,作为文人,他们脑袋肯定被门夹过了。这跟《儒林外史》中周进等人关于刘伯温的讨论一样的滑稽可笑。

在文化方面,《二》跟《儒》很相近,都写道了考场作弊(现代人的作弊除去科技与古人毫无可比性)、文人素质低下等现象,这也许就是国力衰退给文化带来的影响吧。

当然,此书给我留下深刻够印象远不止这些,我在此就不再一一评述。总的来说,本书旨在写出当时的怪现状,这一点十分成功,无可置疑。在写作手法上,作者经常使用夸张,欲抑先扬等手法,将反面人物刻画地可谓是入骨三分。在语言上,采用了口语化的语言,辞藻并不华丽,但作为叙事为主的小说,也不必过于苛求。我向

对中国文学或中国历史感兴趣的同学推荐此书,希望大家能静心下来好好赏析这本难得的佳作。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