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深厚的建水古韵

深厚的建水古韵

推荐人:舒梦 来源: 阅读: 1.58W 次

去九乡时听说过建水还有个名胜燕子洞,当时并不大在意。心想这种洞大同小异,不会差异太大,也就没有动去建水的心思。春节去河口,路过建水县城,听说此地的臭豆腐很有名。便想进去饱饱口福。一进县城,就被眼前的景观所吸引,朝阳楼高大雄伟,青石街蜿蜒古朴,真是一处古色古香的小城。一眼望去,民居也别有风味。一辆辆马车駞过,让你仿佛步入到几百年前的古镇,一条条小巷又似乎想告诉人们点什么,此地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故人何去何从?

深厚的建水古韵

一幢幢(座座)保护完好的富家廷院,座落在小路深巷中,古墙旧瓦,形态各异。就连党校的招待所也不例外,亭台楼阁,雕梁画柱,前院后宅,三进三出,不是门口有招牌,还以为走进了哪一家旧宒。全国第二大的建水文庙也正在这条街上,浓郁的儒家文化百年前就在这个边陲小镇上安家落门,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使其变成了一座滇中的文化名城,中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此时我们才发现自己的肚子正在咕咕叫,提醒应该首先解决肚子的问题。

一打听,方知古城西门的臭豆腐很有名,我们慕名找到了西门。清远楼正是建水古城的西门,同样高大雄伟,我们仰望着古楼吃了一顿别有风味的小吃。顺着古城街道走,路灯不是很亮很密,映衬在古老的街上,相得益彰。铺面多数大开,游客不是很拥挤,和丽江比起来,少了几多繁华,多了分悠静,反而觉得更有韵味。天色已晚,只得去找住宿的地方,但古城内的客栈早已客满。一个当地人告诉我们,建水大道的宾馆多。让我们去那边找找看。建水大道,是一派现代化的街道,宾馆林立,很快就找到了下榻的酒店。

第二天早上,我们首先去游览了昨日路过的文庙。一进门,便看见一位银须飘拂,孩童般天真的抚琴老叟-孔子,夫子伫立在此处,对我们莞尔一笑。紧接着是一大片湖泊,周围环绕的古树苍劲古朴。左边的殿宇,经典雅致,保存完好,整个庙宇的建筑精细,景色优美。

建水孔庙是我国继山东之后的第二大孔庙。占地114亩。历史上,建水地处蛮荒之地,这么大规模的建筑群,在游人的意料之外。经了解得知,明朝统治者夺取政权后,为了巩固边疆的统治,随军迁来大量内地人,在此安家落户。儒家思想得到了传承,中原的文明便在此地生根发芽。几百年来。经过历朝历代的多次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儒教兴邦,这里一度成为滇南地区的文化中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以前听说过建水的建筑很有特色,究其原因,是汉文化和民族文化高度结合的凝练和提升。

离开孔庙,我们接着参观了朱家花园,原认为只不过是一处小小院落,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建筑并不高大,但细细观看,慢慢品味,却能发现其特色。其精巧玲珑的建筑非同一般。灰瓦青石木梁木柱,给整个庄园增添了几多古韵,半边的建筑群都是按八卦方位布局。竹、兰、梅、桂四院单独成院,又院院相连。绣楼也很鲜明的显示出大家闺绣的品味,渗透着浓重的中原文化。

每座小院的房顶都是外高内低,雨水从四周落下,相通地下的水泵,最后汇总于前院,流入池塘,真正应了那句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古训。园内的有眼古井也很有特色,井口完全是用石头刻出来。井口园园的高出地面很多。既卫生又雅致,具说此井的特殊之处是井水水位高出地面。于是井口的侧面有一个孔,让多余的水排出。后院还有水上戏台,供主人消遣娱乐。整个建筑群都是精雕细刻,结构严紧,繁华之中张显出主人的阔卓、富有。

园内增设了朱家历史简介,朱家始祖在明朝时期从湖南迁入此地,历经几百年的发展。谨言慎行,遵规守矩,从事农耕,注重教育,是当地最有名的书香门弟,经过资金积累,开始经商,创立矿业,发展跨国贸易,在明末清初。拥有矿井多处,商铺多处,为这个千秋家园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0世纪初建成这个滇南最大最美的庭园,人称滇南大观园。朱家花园与个旧的锡矿业息息相关,个旧的锡业为建水一带的私家花园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浪的作用。从另一角度看,朱家花园也折射出了一部个旧锡业的历史。

朱家盛于乱世,败于乱世。以朱朝英为代表的朱家,从参加辛亥革命起家,支持参与周大麻的起义,倒戈袁世凯,帮助唐继尧制军,几经沉浮。最后却败于匪徒的混战之中。朱家花园是一个历史的产物,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展现了建水民国时期的一段发展史,虽然建水仍保存着民族风情,但它已不是建水文化的主流,因为有汉方化的传播,孔子儒家思想的发扬光大,大规模的祭孔活动。

引导了建水的文化发展。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从明朝以来建水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为一体的新的体系。中原很多地区早已把儒家文化的传承踢出了历史的舞台,如今却能在建水看到这样的历史再现,真是一种精神享受。对我们每一个人认识历史都是一部难能可贵的教科书。

建水的臭豆腐威名遐迩、紫陶业源远流长;水井形各显风骚;建筑技术精巧脱俗。回来后,我看到了建水的一些资料,才真正认识到,建水的文明古迹很多,我们看到的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文化,只是冰山一角。

这里的红墙古城,青石小巷,宅院老屋给我们诉说着远古的故事。中原文化在这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明代有文进士30人,武进士23人,文举人288人,武举人29人。清代有文进士33人,武进士15人,文举人412人,武举人355人。当时,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建水就占了一半。这些数字让我们今天的人听起来也瞠目结舌、敬重万分。我耳边仿佛听到了古老书院朗朗的读书声,眼前呈现出6佾礼议的宏大场面。那种韵味是古老的,深切的,温馨的,熟悉的。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重新体验这座古城的韵味,感受我们华夏文明的深厚和源源流长……

2013-02-22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