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夜色寂静,思念情长

夜色寂静,思念情长

推荐人:江洁 来源: 阅读: 1.72W 次

夜已深,白日的喧嚣都停止,四周一片寂静,身边响起宝宝轻微的呼吸声,均匀有节奏,时不时地传来隔壁房间的梦呓声、磨牙声,白天听得到的,听不到的,一切声响在夜的静里浮动。夜晚的过分安静,安静到骨子里,反而让人更加清醒。此刻,没有白天杂事的牵绊,思维异常清晰,开始自由腾飞。思绪在夜色里飘荡,荡满整个房间,荡溢出窗外,飘向夜空。

夜色寂静,思念情长

斜过头,望着窗外,一轮明月挂在天空,如玉盘般皎洁。已过子时,路上的行人都归家,也许已入梦乡,谁还会像我一样清醒着。望着明月,或许此时,嫦娥正站在广寒宫门口,环抱着玉兔,等待郎君后羿的归来。或许此时,她正站在桂花树下,催促着李刚砍桂花树,玉兔在为她制备飞升药。或许此时,她正后悔吃了西王母的不老药,一次别离,终生无缘相守。她想,长生不老有何意,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孤独寂寞,孑然一身。

止不住的寂寞,止不住思念,日夜的等待,广寒宫才会夜夜亮着灯,照亮后羿回家的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未能等来郎君,她寒了心,广寒宫里才如此凄凉寒冷。中秋月圆之夜,才得相见,来去匆匆。一回眸,已是经年,一转身,便是天涯。正如“一轮千古广寒深,折尽桂花应白发。”等待,使她华发生,等待,使她心茫然。或许,寒冷的不止是广寒宫,寒冷的还有她苦等千年的心。

月亮,相思,寄托。月亮有了嫦娥的相思,月亮便成了相思物,成了无数文人墨客寄托相思之物。嫦娥,你站在高空,往下张望着郎君,却不知,地面上寂寞的人儿正望着高处的你。正如卞之琳所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将相思投向广袤的大地,而大地上的人们又将思念之情寄托于你,不知你是否看到遥寄相思的他们。

遥想当年,苏轼多少次抬头望着明月,遥寄思乡之情。他第一次赴京赶考,被当时的文坛领袖,皇帝身边的红人欧阳修看重他,并评价他:“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他变成了红人,他每有新作品,立即传遍京城,前途无量时,春风得意时,他仰望星空。多么希望借助明月,寄回得志的喜讯,让全族的人,全村的人都知道,另母亲大人高兴光荣。

在他准备大显身手时,先后经历母亲的逝世,父亲的病故,在家7年孝期。待到回朝复命时,岂料朝野政改“王安石变法”,他的恩师欧阳修,已及其他朋友,不是被贬,便是离京,曾经的“和平世界”已经凋零。

他在朝野中敬小慎微,终是难逃暗箭伤人,被小人陷害,不得不请求离京,去往杭州作通判。父母的离世,落魄的现实,曾经的抱负,无不让他寂寥。不得志时,失意时,他仰望星空。他抬头望着月亮,但已不知将对父母的思念寄予谁,将自己的抱负说与谁人听。站在东篱下,望着回家的路,何处才是家?朝野已不是家,故乡已没有家。他带有心中的几分郁愤,看淡生活,旷达处世,在月光的映照下,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明月去了哪儿?月光落入李白酒杯中,他孤身一人对月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光升起在张九龄心海里,坐在船上吹着海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光映照在白居易笔下,等待恋人归来的女子的眼睛里,“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它也存在与今夜无眠的我的玻璃窗外,月华如水,飘飘洒洒落满大地。

明亮的月光,静静地洒在对面浅灰色墙面,我仿佛看到西边独倚的亭楼,李清照“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空悠悠,相思愁。她有淡淡的哀思,浅浅的忧伤。她哀思着新婚离别,被寂寞啃噬着灵魂,“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忧伤着红颜易老,不能与丈夫共享青春,年华白白消逝,令她忧伤。她望着明月,遥寄相思,应该寄达,才有“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望着明月,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电话里每次都说,等有空回家看你们,可还未等我们回家看望他们,他们已是满头银发,匆匆老去。我不由得也学一回古人,借着明月将相思遥寄给远在异乡的父母,愿他们身体健康,天天快乐!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