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空城计”之我见

“空城计”之我见

推荐人:刘浩云 来源: 阅读: 1.5W 次

感谢罗贯中,他的一部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最高成就的《三国演义》,丰富了几百年来老百姓的茶余饭后生活。全书采用浅近的文言,雅俗共赏,把百年左右错综复杂的事件、人物叙述得有条不紊。描写战争,惊心动魄;描写人物,栩栩如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空城计”之我见

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空城计》,就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稷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这篇文章,也作为教材,出现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

“空城计”其实是一个心理战术,用一些专家的话来说,它的战略是“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就是说,在已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方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的“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便会犹豫不决,即“疑中生疑”。孔明的空城计名闻天下,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这位蜀将的风采。

空城计产生的背景是:孔明伐魏,一路上势不可挡。魏主曹睿起用司马睿。司马睿看清了孔明的战略意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断了蜀军的粮道,夺取街亭、柳城。孔明误用马稷,失了街亭、柳城,又失了内应,形势严竣,已经没有了胜算,急忙退回汉中。而司马睿却率军十五万来夺西城。此时孔明只有两千五百军兵居西城(且大多为文官),形势万分危急。

当时,“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忽然”、“十余次”和“蜂拥”等词,让我们看到当时事态不妙,形势危在旦夕。

众官已惊慌失色,唯独孔明不惊。他登城望后,一个天才想法就在头脑中酝酿诞生了,这就是“空城计”。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藏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吾自有计。”而他自己呢,带两个小童,在城楼上悠闲弹琴。你们看,一座空城就这样巧妙地设置好了。

魏军前哨到了城楼前,见到此情此景,不敢入,报与司马睿,司马睿笑了,不相信。等他探出头亲见时,他惊呆了,他疑惑了。他疑惑什么呢?他绝对不相信,摆在眼前的居然是一座空城,不见蜀军一个兵士。在这里,我们也不能过多责怪司马睿的多疑,因为,就是换作任何一个将军,看到此情此景,无不生疑的。按照一般逻辑,大军压城时,气氛应该非常紧张才对,哪能见到一座比平日更清静的空城呢?更何况,司马睿与孔明交战多年,他自认为非常了解孔明,深知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的确,诸葛亮的用兵之道是非常谨慎的,诸葛亮此前不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选择了较为保险的路径,从而让司马睿失去了一次取胜的机会。前车之鉴啊。

这一疑,便创造了小说的历史。

司马睿认为,“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于是,便命令大军“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尽皆退去。当看着魏军远去的背影时,孔明哈哈大笑。

这一笑,便宣示着,“空城计”成功了。

我们毫不怀疑,司马睿是威震一方的魏军名将,他对孔明的了解是很深的。可是正是因为太了解孔明了,让他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孔明会冒“空城之险”。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他对孔明的了解又不够全面。他只知道孔明不曾弄险,却不知道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孔明毕竟技高一筹,他了解司马睿比司马睿了解自己更全面。他很好地掌握了司马睿多疑的心理,早已料到“此人料吾平生谨慎,必不弄险。”他正是利用了司马睿对自己平时的认识,在危急的情况下,果断设置了“空城计”,解决了危难。正是印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呀。

空城计的成功,也把孔明的小说形象推向了巅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处乱不惊、满腹谋略的诸葛亮。

作为后人,我们又从“空城计”中得到些什么启示呢?

空城计的产生,孔明是被迫无奈,形势危急时“打不过,守不住,逃不了”,然而,“人急智生”,天才的想法往往产生于头脑的一瞬间。有人整天思考,一出手便就错;有人不假思索,却一击就中。这也许是天赋,或许是潜意识,但是这些从后天的学习、训练、阅历是可以得到的。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假如我们每天可以利用一段时间,静思默想,唤醒自己的潜意识的“神来之笔”,那么我们在生活中也许能解决很多实际困难。

孔明很好地利用了司马睿的“疑”,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心理洞察。“得心理者得天下”。无论在战场,还是商场,或是在工作生活中,掌握他人的心理,为自己所用,也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还有,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上的一切人和事,切不可犯了司马睿的教条主义错误。二十一世纪,唯一不变的就是诸事诸物在变化。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社会里,过去成功的经验,往往就是此刻失败的根源,只有随时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让经验和僵化的思维左右自己,才能避免失败。

一个“空城计”,不仅让我们津津乐道,还让我们深思。

2011年2月作(QQ:28539513)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