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论《三国志》“屠城”含义及“曹操屠城”

论《三国志》“屠城”含义及“曹操屠城”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73K 次

 ; ; ; ; ;今人对《三国志》之“屠城”概念多疑惑之,尤责曹操“屠城”之暴。吧里亦多有讨论。故以下试作一简单辨明。

论《三国志》“屠城”含义及“曹操屠城”

检查《康熙字典》,“屠”字列举了几个意思,分别引自“说文”、“广韵”等,作为动词,代表的意思有三个,分别是(见于中华书局影印本三〇三页):

1刳判(取“说文”)

2杀(取“广韵”)

3裂(取“广韵”)

再检“刳”字,我们来看《说文解字》之“四篇下”(上海书店影印本一八〇页),清人段玉裁引了四个解释(当然是可以合并的):

(1)判。

(2)“刳谓空其腹”。

(3)《易经》“系辞”里说“刳木为舟”,刳“亦谓虚木之中”。

(4)“刳木”一作“挎木”,“挎”也作“深入而持之”解。

关于这段解释,我们在下文还会涉及到,这里先暂时略过。

《前汉书》里有一句话,“与巧屠共刳剥之”。看来这个“刳”字确实和“屠”字联系地比较紧密。而这里的“刳剥”就是分解解剖的意思。更早一点的《国策》里也有“抉眼屠肠”的记载,很显然,是由外向里、分解的“屠”。

可见,“屠”的本意,不只是“杀”的意思,而更原本的意思是一种“杀”的方式。具体就是由外进内、分解的方式,这个意义,比“杀”的意思要具体的多。而且,如果是像神医华佗那样的“断肠”(这也是“屠肠”),则更不是杀人,而是活人。

据上,“屠”字的含义自古至今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化:意义逐渐单一化,并带有感情色彩。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

所以,按照“屠”的本意,那么“屠城”就是“毁坏城池”的含义,不就是“由里向外、攻破城池”的意思吗?因为很显然,屠的宾语是“城”。“屠肠”是杀人还是活人,要看屠之后所采取的行为;那么屠城究竟是否屠杀百姓,也要看屠城之后所采取的行为。

可见,被“分解”的是“城”,而不是“人”,这在屠的意思里是讲得通的。因为屠本身的对象就没有固定为是“人”。

三(上)

关键有一个很权威很著名的解释。《荀子》之“议兵篇”里有这样一段话(中华书局重印《诸子集成》第二册《荀子集解》一八五页):

“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上面《荀子》连说了三个不:“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那么这个“屠城”怎么解释,荀子自己没有说。唐朝的杨倞解释说:“屠谓毁其城杀其民若屠者然”。后来的人们,大概都采取杨倞的这种解释,王先谦作集解的时候对此也没有表示异议。

但是杨倞的解释是否正确呢?

第一,杨倞从屠城中引申出了“杀民”,但并没有给出为何如此引申的说明,只是“若屠者然”,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说像“屠者”分解动物那样去毁坏城池?可见,杨倞的引申没有充分说明。

第二,但是,前文说:

“不杀老弱,不躐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奔命者不获。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扞其贼,则是亦贼也。”

上面这句话不是有杀人的记载吗?所以杨倞的引申看起来就并没有问题。但是果真没有问题吗?

第三,我们认为是有问题的。原因详于下。上言“不杀老弱”云云,是指的具体进攻时候的情况。这里荀子强调令行禁止等等,都是指在具体作战的时候。这是荀子的第一层意思。可是,荀子还有第二层意思,也就是“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云云,这不是很明显,就是接着所说的“不战”、“不攻城”、“不击”么?

因此,荀子说了两层意思,一是“诛而战”的做法,一是“诛而无战”的做法。如果不区分这两层意思,认为这里屠城有屠杀的含义,那么荀子自己说的“格者不舍”同“兵格不击”岂不是自相矛盾了?

所以,不难看出,荀子讲“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明显是接着“不战”来说的。虽然大军征讨,但并没采取什么具体的军事措施。既然本来就是“不攻城”,何来“屠城”就是“屠谓毁其城杀其民”呢?连城都不攻,何来杀害百姓呢?这个引申显然是无据的,也是多余的。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