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在傣族家做客

在傣族家做客

推荐人:唐人 来源: 阅读: 1.3W 次

作者:东鸿 ; 唐人

在傣族家做客

为了为云南红河金平县创作一部全面反映金平这个多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风俗习惯、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的长篇神话小说,作家东鸿、唐人来到了这里进行创作采风。他们这次采风受到了金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五月七日上午,在金平县委办李天情副主任的陪同下,我们沿着到傣族山寨去的盘山公路,向着距离县城近二十多公里的勐拉乡行进。一路上,蜿蜒的盘山公路两边满山的香蕉树、橡胶树在我们身边掠过。高山一座座消失在我们小车的身后。虽然是五月,可是强烈紫外线照射的阳光让我们沐浴在那一股热浪之中。幸好,小车内有空调,让我们有一个清凉的环境。

一路上,李主任向我们不断地介绍着傣族的情况。让我们对这里的傣民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听到这个能歌善舞民族的情况,我们真想快一点来到他们充满神秘色彩的村寨里去看个究竟。

经过进一个多小时,我们的车子终于在一个刀姓家族的府邸停下来。此时,一位红光满面的傣族老人出现在我们面前。经过李主任的介绍,我们才知道他就是这里傣族土司的后人。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可是从那满面红光,精神抖抖的神色上看,与他实际年龄有差距。显得那样的慈祥可亲,年轻有神。

刀家真是这个傣族寨子原土司的儿子。当他拿出凳子安排我们围坐下来以后,才笑哈哈地对我们讲起了的身世。他家有四弟兄,他在家中排行老幺。按照傣族人的规定,老大才能够接土司的班。所以,他的大哥成为了土司。

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应征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年正好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参加了这次战斗。战斗中,他担负了接送死伤战友担架连的任务,由于对工作认真负责,英勇作战,受到了部队的嘉奖,并荣立三等功。 他拿出军功章来让我们分享了他的荣誉。当我们看完他的军功章以后,他才向我们娓娓讲起了他的经历来。

原来,他不仅是部队的英雄,而且还是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模范。他将那一本本闪耀着光荣光辉的荣誉证书拿出来让我们看的时候,我们才惊奇地发现,这位傣族老人竟然是一位思想先进,行为传统,家教严格的优秀老人。我们此时才发现我们眼前的这位傣族老人的确是一位新时代的时代楷模。

他此时笑着对我们说:“我是保持了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我的这些证书就是我的传家宝!我的后人也要保持这样的光荣传统。我不允许我的后人在我身上抹黑!”实际上,这位老人的后代都保持了他传下来的光荣传统。他的后代中,没有一个干出对不起他的一件事情。我们看到他的后代,一个个都是非常淳朴,忠厚的人。

在他讲完这些事情以后,按照我们采风的要求,他又讲起了他们傣族人的风俗习惯,民族历史来。他特别向我们讲述了傣民族的建房习俗,按照他的说法,傣族人建房也是要讲究风水的。他们修建的房屋前要有粮仓,后要有池塘。寓意就是,这样的房才能够有很好的风水。人们才能够衣食无忧,

在他的府邸大门口的一对圆形石雕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原来,这对雕刻精细的圆形石头是他爷爷的爷爷时代就有了。是他爷爷的爷爷专门请石匠为他们家雕刻制作的。是专门用来镇府邸的镇家之物。我们细致观察才发现上面的石雕花纹十分精细。虽然说已经近两百年了,可是上面的花纹仍然栩栩如生,清晰可见。

中间,他还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傣族人的民族传统、民族风俗、民族传奇故事。他的讲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傣族民俗资料,为我们创作这部反映金平风情的长篇小说提高了不可多得的创作资料。

中午时分,他带我们进入他家的饭厅内用餐。此时,我们才发现他们已经弄好了一桌傣家人丰富的美味佳肴。其中就有:板烧大鲫鱼、板烧猪肉丸子、傣味卤鸭、越南南瓜汤、凉办青李子、油炸香蕉干。特别是他按照他的越南亲戚传给他们技术做成的越南米粉卷筒。这是越南的特色小吃。

席间,他还专门拿出了他珍藏的名贵《中国梦》酒。他在为我们倒酒的时候,刀家真老人风趣地对我们说:“习主席要我们实现中国梦,我们傣家人也要实现我们傣家人自己的梦。”

当这瓶《中国梦》酒喝完以后,他又拿出了他们傣家人特制的特有的包谷酒来与我们共饮。作家东鸿不吃酒,可是,在老人的盛情之下,也不得不饮上三杯。就是醉了也十分高兴。

此时,他的儿子才从外面的地里回来。这个身体强健的小伙子十分好客。在父亲的吩咐下,热情地为我们敬酒。他虽然也是有儿女的父亲了,可是,在父亲面前仍然显得毕恭毕敬地,可见老人家家风的质朴。

酒过三巡以后,老人家风趣地向我们讲起了他的政治生涯。原来,老人还是几届县政协委员,常委。他积极地为发展傣家人的经济用尽了脑筋。为了发展橡胶经济,他专门上门请来了他们这里勐拉农场的技术员帮助他们把握种植橡胶。最后,他们这里的橡胶种植起来了。傣族人家有了自己的橡胶产业。他对这个帮助他们的技术员十分尊敬。后来,这位帮助他们发展橡胶经济的技术员病故了。因为,这位技术员两口子没有后代,他就担负起了祭祀他们的责任。每逢过年过节,都要叫上儿孙去坟上向技术员尽孝,为他们烧纸,点蜡烛纪念,他们不能让子孙后代忘本,见利忘义。

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这位热情可敬的老人将我们一直送上车,直到车开出很远仍然站在哪里为我们送行。我们一直伸出手向这位老人致意。

在车上,我们望着这位傣族老英雄,心里充满了敬意。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