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品味人生,留存美好

品味人生,留存美好

推荐人:方舟 来源: 阅读: 4.71K 次

陈兰村

品味人生,留存美好

胡云林(方舟)是我西北大学同班同寝室的老同学,从1957年夏入学,1961年秋毕业,真正的同窗四年。毕业后,他留在陕西当记者,我回浙江教书。2004年同学会,我们又在西大招待所同住一个房间,总有说不完的话。近六十年的光阴,我们后来虽工作在两地,但心仍相通。近年信息技术的发达,更使我们又能天天在网上见面了。

上大学时,他始终穿一身河南中牟老家带来的中式土布衣服,脚踏布鞋。他勤奋读书,爱好广泛,尤其喜欢鲁迅作品,常到旧书店淘鲁迅作品单行本,后来几乎凑齐一套《鲁迅全集》。另外也酷爱古典文学,自己还写诗。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是班的学习委员。他与同学相处友善,平时不谈恋爱,从不去礼堂跳舞。但胸怀高尚志向,经常和我交流自己的抱负,希望以后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他是典型的纯朴向上的农家子弟,也是那个时代追求进步的很阳光的大学生。

2013年他出版了《故乡的刺玫花》散文集后,就开始写一本新的散文集。他当时就和我说,等书稿写成了,叫我写个序。老同学交给的任务,我自然义不容辞。近日我接到他发来的散文集《那一抹虹霓》书稿,逐篇细读,倍感亲切。我一边阅读,一边记下读后感想。虽然我们经历有些不同,但对生活的感受很多是一致的。我说不出的话,他用笔写出来了。

云林新作全书72篇,分为八辑:《那尊雕像》、《飘落的樱花》、《一根藤条的长度》、《田埂,消失的乐园》、《荷塘秋韵》、《凝目平遥之古》、《幸福密码》、《心灯》。文章内容多是作者对过去亲历的回忆,但也有不少是反映当前社会现实生活的。作者从中品味生活,保存美好。我作为有幸的首读者,跟随作者的文字,回望他曾经踩过的“那一抹虹霓”之路。我重温他的童年,游历他的豫东老家,仿佛见到他的父母和他的亲属姐妹;我跟随着作者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直至退休以后,见到他的许多同事好友、他所接触过的众多的普通乡亲百姓,见到宝鸡及其周边县市的山野农村和城市变化。他的作品中,都洋溢着对父母亲友同事以及乡亲浓浓的亲情、友情、爱情,对豫东老家和主要工作地宝鸡的深深的眷恋与赞颂,对生活的一切细细咀嚼,审视中发现美好的东西,保存下来,与读者分享。我对云林新书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四点:

一,审美与抒情结合。审视世间美好的东西千千万万,有自然界的,也有社会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情感的。胡云林的散文里不乏写美景的作品,有写豫东农村的,也有写宝鸡及周边城市新景观的。但作者眼中、心中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美好的人性感情。作者的笔下,审美与抒情融为一体。我最感动的是书的前三辑,他写的亲情,友情,爱情篇章,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作为书名而排在第一辑那篇《那一抹虹霓》是全书的提纲之作。标题充满诗情画意,全文是审美与抒情结合的典型。作者的一个笔记本上保存着60多年前抄下的一首小诗。“云朵、虹霓、水滴、日光,霎时蔚成了一个绚烂的画面。尽管当时我并不理解诗中的深刻含义,我还是视如珍宝,长期珍藏匣中。而今重新翻阅,不禁思绪翻腾,感慨万千。”由这首诗,他想到了一生走过的路。一路上关爱他的、帮助他的人,就"是父母,是师长,是同事,是亲朋。"作者亲身感受到自己是踏着诗中所说的“一抹虹霓”走过来的,那他们就是这条路上一颗颗晶莹的水滴,是他们折射出太阳的五彩霞光,照亮了他前行的方向。作者例举父母、老师、同学、妻子在人生各阶段对自己的帮助的动人故事,表达真挚的感恩之情。我读了几遍,每次都为老同学的真情动容。

我也很欣赏第一篇《那尊雕像》:

“记忆中那尊‘雕像’,久久站在现已消失多年的古老城墙上,经过六十年漫漫岁月的消磨,依然清晰地存留在我的心田中:高高的身躯,孤独地站在那里,目睹我在上学路上渐行渐远的身影。我每每回头观望,她的身影由大到小,直到变成了一个小黑点。她就是我的母亲。”

这是作者为母亲用文字塑造的雕像。母亲从作者小时读书上学,她就站在村子城墙上目送他去学校。后来作者结婚生孩子,她又帮助带幼小的孙女,一生为子女操劳。雕像是慈爱美的象征,永远感动世人。正如作者在另一篇《蛇鸟大战》所说:“敬畏母亲,挚爱母亲,是永恒的主题,是立德立身的基本原则。”

类似的作品还有《父亲的遗愿》。作者父亲曾经要作者高中毕业学医,但作者弃医从文,总有内疚感。后来孙子弃文学医,实现了父亲的生前的愿望。作者把对父母的爱,传承下来关爱自己的子女。《悬崖前的抉择》一文,写了作者两个女儿曾经先后下岗,他和妻子支持两个女儿考上本省广播电视学院新闻专业,三年后自考毕业,都当上了记者。他们对女儿的爱化作女儿学习的动力,上一代父母的爱,传到作者,结出了令人开心的果实。

作者写友情的作品,最成功的是《一根藤条的长度》。一个秦姓的农村小伙子给作者讲了一个上辈两农民的友谊故事。一根长在山上的藤条有60丈长,要长60年才能生到这样长。小伙以此比喻友情之长。作者感叹:“真诚的友谊应该永世长存!”

作者在《爱情的韵律》、《芦花深处》等作品中写了乡村爱情故事,对农村淳朴爱情赞美的同时,还对爱情新发展作了探讨。

作者在《艺术作品中的感情气氛》中指出:“艺术要打动人、感染人,靠什么?就是靠感情,靠作品营造的那种浓郁的感情气氛。”这确实是他散文中审美与抒情结合的经验之谈。

二,历史与自传结合。读作者的散文,可以在字里行间发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更可以隐约看到自传的身影。作者的笔下,不经意带出了不少古老的历史地名与历史人物故事。《七星河纪事》里的周原遗址,《想起鲁恭》里的东汉中牟县令鲁恭,《走进绛帐》里的东汉大儒马融,《园林情》里隋炀帝赐柳树为杨姓,《美哉野河山》里唐代杨贵妃故里的故事等等,使作品涂上了斑驳的历史色彩。

我喜欢读人物传记,云林的这本散文集,就像他的一本坦诚的自传。作者个人的历史,散见多篇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出生地在豫东中牟县,父亲不仅是农民,还会做木工,可以帮助人家造房子。他有四兄妹,解放后都成器成才,弟弟也是记者。胞妹很早当工人,还挣钱资助他读书,曾送给他一本《反杜林论》。从作者读小学、中学、大学,可以大致判断其年龄。作者具体的个人婚姻,工作单位的变动,工作经历,同事关系,直至退休后生活,个人爱好等,也都有很自然的记述。作者并非有意写自传,但在展示自己的经历中透露了他真实的个性。

作者在清苦的农家长大,养成了勤劳自强的个性。参加工作后,家里没有家具,他在《学做木匠》一文里,想起父亲学过木匠,54岁就去世了,但留下两件木工工具。他就自己买木料和添置新工具,居然自己硬是做出了柜子和衣箱。作者在工作中总是同情无助的百姓,尽自己之力帮助乡亲,不时流露出作为公家人的一身正气。在《乱洒衰荷》里写了一个叫马玉英的农村妇女的悲剧命运,作者因无力帮助她而自责。在《爱情的韵律》里写到作者曾经自作红娘,帮助一对农村青年牵线。在《想起鲁恭》一文里,他以“平坟风”为例,反对在城镇化工作中某些人的强迫命令风。

到了退休后,作者更明白了活着的意义。他出版《故乡的刺玫花》,标志着从做新闻到文学创作的成功转型。他在《七十七岁境界》一文里说:“一个人摆脱了名缰利锁,就真正自由了。”“从此,嫉妒之心远离我而去,没有一个私人宿敌。”“高寿与高兴密不可分。高兴的人才能长寿,而一个忧惧郁结于心,日夜愁苦的人,就很难长寿。”

在深长的历史背景下,作者袒露了自己的经历与内心世界。这样的作品,让读者特别感到可信与可亲。

三,哲理与故事结合。我们所说的哲理,不是指学术概念的哲学,而是指对世界和人生的感悟和感受等,但这些感悟和感受一般也是能给人启迪的道理。而故事通常指有生动情节的某些事件,事件又往往与人物相联系。云林这部散文集里的作品常把哲理与人物故事结合在一起。如《浸满泪水的强颜欢笑》一文,作者说:“世界上最深巨的痛苦,往往不是撕心裂肺的哭喊,而是浸满泪水的强颜欢笑。这是我在春节期间观看昆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的深切感受。”这个人生感受就带有哲理性。而作者在作品里连讲三个故事,作了有力的印证。

又如《幸福的韵味》一文,作者先给我们讲了他家过中秋节前后的故事,尤其是写到不满三岁的小外孙女拿出一块巧克力塞给姥爷吃的情节,让作者有了幸福的具体感受。他写道:“《后汉书》曾有‘吾但当含饴弄孙,不能复知政事’的记载,看来自古以来 ‘含饴弄孙’就是退休老人的一件乐事。这种幸福的韵味,我现在才深切地体会到了。”后面又写了一家分吃月饼,两个大学毕业的孙子都落实了工作的喜讯,使作者更感受到具体的幸福:“我心中这一块石头,也有了下落。两块石头一去,顿觉一阵轻松。‘活得轻松就是幸福’,这是一句老话,也是一句实话。”幸福“是建立在具体事物上的一种切实感受。这是今年中秋节我悟出来的一个真实的道理。”这种从日常生活中体悟出来的道理,朴素而实在,容易被读者大众所认同,所分享。又再如《生命的极限》一文,讲了中外古今三个精彩的人物故事,作者提炼出了自己的哲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极限,都会在不断的挑战中被突破、被刷新。突破旧的极限,不等于就是死亡,新的极限会在不断的突破中产生。所以,那些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敢于挑战生命极限的人,是可敬的,他们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中坚力量。”读这样的散文,既有可读性,又有可思性。精彩的故事总是让人回味无穷,读者在与作者一起品味人生中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智慧。

四、美文与诗心结合。我的印象里,散文应该是美文,语言美、结构美,同时又有诗心,有诗的意象魅力。云林这部散文集语言流畅,注意修辞的运用,结构的精心设计,读来赏心悦目,舒畅通达。《田埂,消失的乐园》作者为了写出豫东老家农业合作化以前农村特有的田埂之乐,写了田埂的丰富物产,孩子和大人们的抓鱼之乐;还写了妇女们劳作之乐:“一到中午,这些田埂家的主妇们,就会拐着篮子,颤颤悠悠地走过独木便桥采摘花果,以备午饭之需。这些年轻的、半老的妇女们,会隔着沟渠唠家常,开玩笑,甚至打情骂俏。这也许是他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了,他们欢乐的笑声就像一曲没有节奏的乐章,荡漾在这田埂的上空。”这些描写和比喻都很生动形象。六十年后,“当年的田埂上,呈现在我面前的却是一片宽阔的田野,沟渠不见了,竹林不见了,芦苇荡不见了,刺玫花、白腊条不见了,欢乐的鸟群不见了,可爱的小刺猬和拉鸡的黄鼠狼都不见了……我突然感到,旧时的梦破了,一阵阵失落与惆怅涌上心头。”一连串的排比句写出了过去田埂景色的消失。但“田埂没有了,却出现了那些温室大棚,里面种满了西瓜、大蒜,这可是农民新的致富门路啊!”这里情景的转折写得很自然,给人是水到渠成的感觉。这都是美文语言的功力,确切地表达了作者对田埂消失前后的感触和认识。

又如作者在《荷塘秋韵》中的一段描述:“所以人们常把秋天叫秋实。你看那满树的柿子黄在秋天,满树的枣儿红在秋天,满架的葡萄紫在秋天。那莲荷呢?……此刻我望着正在残败的莲叶和耿耿直立的莲蓬,似乎看到了水下无数管雪白的莲藕,正在抻着长长的身子,等待着人们去采挖呢!”既生动形象,又洋溢着美的韵味。

语言的美固然能写出生动的美景和故事,但语言也有一定的局限,即不能充分地表达个人内在的“心声”,亦即是所谓诗人的诗心。孔子在《周易?系辞上》指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就是:文字描述的或口中说的不能完全表达出心里的意思。但中国的古典诗人们创造出诗的种种意象,突破一般语言的限制,用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古代的优秀的散文家们也从中得到启迪,用创造意象来传达出自己的心意或心声。云林从年轻时就喜欢古典诗词,借鉴古诗创造意象的手段,运用在散文创作中,使美文与诗心自然结合。这里所说的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它可以是心理意象,表示过去的感觉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只在知觉基础上所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如《田埂,消失的乐园》不仅把田埂比做乐园,还把它比做一个梦,“那是豫东田野上的一个梦,一个在特殊时期编织的梦。”梦就是心理意象。《荷塘秋韵》把“雪白的莲藕”拟人化,说它“正在抻着长长的身子,等待着人们去采挖呢”,也是一种心理意象。

它可以是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物象,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从而创造的比喻性意象。如《那尊雕像》,雕像就象征作者的母亲,赋予坚定、高大、慈爱等意义。又如《悲情葡萄藤》一文,作者把一棵葡萄藤的先后遭遇与同事杨永贵联系起来,使这棵葡萄有了象征意义。杨永贵因公去世前夕给作者的信中说: “这棵葡萄是我们友谊的象征,许多往事难以忘怀,可是,可是……”如今,永贵去世已有40余年,想起永贵我就想起那棵葡萄藤。又再如《乱洒衰荷》里写的衰荷,象征一个一辈子受委屈的农村妇女马玉英。“一阵秋雨袭来,耳边传来雨打荷叶的声音,更显得清冷而孤寂。细看那荷叶,几颗珍珠似的雨滴在上面滚来滚去,接着一阵秋风吹来又纷纷坠落在池塘之中。我想起北宋柳永《甘草子》中两句词:‘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忽然觉得这衰荷真的就像玉英,那些滚动的雨滴大概是上帝为她洒下的同情之泪吧。” 衰荷的遭遇象征马玉英的悲苦的命运。

我的这篇读后感写到此,也只能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了。我总的感觉胡云林的这部散文集的作品感情的醇真,历史的厚重,故事的感人,哲理的深睿,语言的畅达,诗心的精细,都是用了功夫。老同学大器晚成,我要在此表示由衷的祝贺!

【陈兰村,1938年生,浙江绍兴人。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传记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出版有《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主编)、《蒋风评传》、《古代散文概论》(与张继定合著)、《中国古典传记论稿》(与张新科合著)、《中国古代文学》(与梅新林合编)等十余部著作。】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