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三藏取经路上的人性劫

三藏取经路上的人性劫

推荐人:微心尘 来源: 阅读: 1.43W 次

唐三藏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可谓艰难。然而,细读原着,却发现三藏的劫难大多有惊无险,不过是受些皮肉上的苦,偶尔再克服下心中的恐惧罢了,许多的劫难反倒像是孙猴子的。

三藏取经路上的人性劫

不过,也有那么几劫是他那几个法力高强的徒弟帮不了忙的,那些劫难不是来自妖魔的外在威胁,而是来自对三藏心灵深处人性的拷问,是人性劫。

第一劫,信任危机。

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孙悟空一个筋斗就能飞十万八千里,由他驮着唐僧去西天极乐转瞬即至,为什么还要用“走”这种古老、艰难又有些不靠谱的方式呢?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表示一种虔诚,或是为了让他们明白佛经来之不易?

对此,我有着这样的理解:西游之路,是对唐僧西游团队默契与信任的考验。师徒间逐渐消除隔阂,能相互信任,彼此依托,才算真正取经得道。取经路,是文化苦旅,也是心灵苦旅。对这个团队而言,唐僧不再对前路产生恐惧感,悟空不必再靠紧箍咒来约束,八戒不再嚷嚷着散伙回高老庄,沙和尚不再需要当和事佬,小白龙不只以马的身份存在于团队里,这才是取经的价值所在。

一个骑白马的人,一只顽劣的猴子,一头懒猪,外加一个蠢和尚,这样的组合,想来唐僧最初也是难以接受的。如何让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在这个团队的磨合期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猴子法力高强,但不太好管教;八戒太懒,不值得重托;悟净忠诚,但死脑筋、法力低。在这种情况下,师徒之间的互信是相当难建立的,其中表现最为尖锐的当属唐僧与大徒弟悟空之间的互信问题:师徒俩,一个古板不化,一个桀骜不驯。所以,也就有了三藏对悟空判断力的多次怀疑,甚至慢慢演变成对悟空暴力行为的不满,以至于终于有了将师徒绝交,三藏将悟空无情赶回花果山的结果。三藏最终的彻悟是在被黄风怪变成老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或许此时他想明白了,没有猴子的保护,他将寸步难行;没有团队的互信与合作,他将举步维艰。

最终的结果还是喜人的,师徒冰释前嫌,一行人愉快地上路了。三藏包容了悟空的桀骜,容忍了八戒的懒散,放大了悟净的忠诚。而悟空收敛了张狂与暴敛,八戒成了团队的开心果,沙和尚成了最忠实的仆人。他们每个人都清楚了自己的定位,彼此间加深了互信,此后,再没出现过有人被赶出团队的事。可以说,信任劫,三藏渡得相当完美。

第二劫,情感危机。

三藏一路西行,所遇女性众多,人也好,妖也罢,颇有几分姿色的不在少数。然而,三藏却比柳下惠还柳下惠,任众美女怎么诱惑,都始终不解风情。

难道三藏心中真无风月?怎么可能呢,古语云:“食色,性也”只不过他明白女妖再美,对他再怎么柔情似水,都只是暂时的,最终的目的都是吃他的肉,以求长生不老,成仙得道。所以,即使他动情,生理上跨不过人妖殊途的障碍,心理上越不过失去生命的恐惧。三藏再怎么十世修行,他终归是有七情六欲的凡人啊!是人,就跳不出情感的包围圈!

途经女儿国,或许是他最大的情感劫。面对女儿国女王的柔情似水,面对她的美艳如花,面对她的倾国相伴,三藏额头冒汗了,双眼紧闭,嘴里直念“阿弥陀佛”,一声“御弟哥哥”融化掉他几世修行?四目相对,你敢说他不动情?他第一次对人许下了来生之约。要不是蝎子精捣乱,谁敢说三藏就一定能把持住?

所以,三藏的情感危机在于——爱他的妖,他不敢爱;他爱的人,他不能爱。这是对心灵怎样的一种鞭挞与折磨啊!

第三劫,诚信危机。

三藏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中,最耐人寻味的是最后一难:师徒四人被放到通天河西岸,又遇老鼋摆渡,然而,靠近东岸,老鼋却忽然发问:“老师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见我佛如来,与我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果曾问否?”三藏忘记问,却又不敢欺,只有沉默。老鼋知不曾替问,将身一幌,淬下水去,把他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此难看似可有可无,有凑数之嫌,甚至纯属无妄之灾,但细细想来,此劫甚妙!此劫是对三藏诚信的考验啊!此劫虽不凶险,但三藏无可奈何,不敢有丝毫怨言,他清楚是自己失信在先,怪不得他人,所以他只有默默忍受。

此劫已过,三劫尽解,三藏自此才算真正得道成佛。观此三劫,劫劫拷问人性,在现代文明背景下,我们不也该时时渡着此三劫么!

点一盏青灯,饮一杯清茶,细读《西游记》,品三藏的人性劫,细细想来,其实由人成佛成圣,不正是渡此三劫?外在魔灭易,内在魔除难,心若洁净无尘,又何惧身是凡体,肉经轮回呢!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