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游中山古镇所感

游中山古镇所感

推荐人:乾玥 来源: 阅读: 1.77W 次

差点儿就下雨了,山坳里雾开始腾起,却依旧掩埋不了河的奔涌声。但任凭河水如何张狂,也不及人的张扬,一句吆喝,一句招呼,一会儿打闹,都可比天雷滚滚,倒成了一个星星之火一个星星之光,相形可见了绌。

游中山古镇所感

我们由此知道,河就摆在那里,镇就在河的旁边,而人,就在那镇里。

下去之后才发现,镇的街道不宽,也无错综复杂,延续的距离不长,人口自然也就不多了。女友开始有些抱怨了,说这地方也太小了吧,我们完全被宣传给骗了,万一哪天哪个大官出巡,那八抬大轿可如何挤过。但她的牢骚恰巧就被当地人给听见了,当地人可不能让女友带着偏见离开而从此不来,他特意放下了生意不做,也要跟女友解释解释。设计者们如此去繁为简,恰就展示了其匠心独具。

镇,本就依河而建,但河岸走势陡峭,便也要考虑依势而建,当时人力物力与技术有限,也就只能窄了;但窄,就显得拥挤,拥挤才会嘲杂,嘲杂便是繁华;简,从进到出,一竿到底,如有需要的,离开时自会笑意满满,何需大费周章,逛得晕头转向?当地人的一席话引来了十来个游客的掌声,女友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脸红的拽着我离开了,我仔细回味过来,觉得当地人说的并无漏洞,不禁对这小镇有了别样的见识,这是不是也隐射出依山傍水小镇的民风淳朴、思想简单、性格直爽?

走南闯北的人初来乍到,肯定会认为这街道还不如大城市的一条烟花柳巷,可小镇虽小,却万般皆晓。酒肆、茶楼、客栈、府邸、戏台、寺庙、庄园什么的,与外相较,都不会低人一等。各色人出入各色房屋,或吃饭或购物或办事,看似忙得不可开交,其实井然有序,都说着淳朴的语言,像古诗一样优美,像编钟一样使人陶醉,都做着生活的琐事,如家常便饭一样不可缺少,如吃喝拉撒一般不可或缺。也许这就是人文的魅力,不明其意,却深明其理,不管我们闻不闻,问不问,它就在那里。

如若我走在那时的长街,左肩碰了买菜的妇女,不会说对不起,右肩撞了慢悠悠走的行人,没有没关系,就当出门碰见了熟人,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与和谐,没有做错的事,也不用祈求原谅,哪需什么言语,面露微笑,就打了招呼。街道本就那么宽,摩肩擦踵,不也有拉近彼此距离的含义吗?

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是那时代的一份子,站在糍粑和豆腐块面前吆喝着;跑在酒肆与茶楼中招呼着;穿梭在河堤上打闹着。或站在船舶公司楼下的粘贴栏前,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着:因近日日寇活动猖獗,导致开往南京和上海的航道被破坏,现已暂停营业或马不停蹄地跑个千八百石阶,然后再跑进气势宏伟的大庄园里,边进门边喊:“老爷老爷,镇上来了一批客商,说要做些大买卖!”或在庄园的庭院里,威严的说着:“老二,今后这左边的房子就是你的了,老三,今后这右边房子就是你的了,老大,你就住中间。大家可都记住了?”或临终前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说着:“这家业,可是你们爹,用了大半辈子给撑起来的,你们三兄弟,可别给我败完了,让我想家时想家时能找得到路”

“你哭了?”女友问我。我回过神来,惊慌失措,哪有!“没有啊,天不下雨了吗。”

天确确实实下起了雨,不过很小。女友拿着个遮阳帽,我提着把伞,都没有要躲雨的意思。我们那有句老话叫:淋了雨,长的高!这么多年了,不知有多少场雨把河流填满、把古镇洗涤、把这乡野滋润,它们也都慢慢长高、长大,长的繁华与健硕,长的复杂与难以揣度,长得干扰了我幻想的视线,长得店小二快不认识了,长得票务员快不认识了,长得管家快不认识了,长得,老爷认不清回家的路。而我们,却是蜷缩在各自的领地里,活在圈揽自己利益的伺机中,在笑中葬送他们离开的。我们,是有多么的残忍,是有多大的深仇旧恨?可也想,哪个时代,不是如此呢?我们的下一代,不也是这样送我们离开的吗?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