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青灯味长似儿时

青灯味长似儿时

推荐人:语文就是生活 来源: 阅读: 4.85K 次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青灯味长似儿时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咚咚追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读书诗《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中表述陆游晚年仍似少年时一样好学不衰。凡是自幼好学,觉得读书有味,到老犹好学不倦的人,读了这首诗都会倍感亲切,无限神往,沉浸于诗人所刻划的夜读情景。陆游还有很多写读书的诗,我最喜欢的还是他这一首诗。诗中“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常能引起我深深的共鸣。每每想起自己几十年来的读书生活,心中总能荡起层层涟漪。

上小学时,还是“十年动乱”时期,大人们一边在上级的安排下开展批判运动,一边还要搞农业生产。尽管当时全国上下都在批“唯生产力论”,但朴实的农民却深知,民以食为天,没东西填肚子,一切都是扯淡。故而农活还得做,地还得种。学生上学自然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大孩子们动不动就被拉去帮生产队干活了。老师们自然也经常地开会,支农,小孩子们自然经常地放假。我年龄小,不喜欢到处疯跑,不上学了就在家呆着读书,而且常常就在家中柴棚“安营扎寨”。

在这里,我看完了当时所能搜求到的所有书籍:课本、伟人选集、小说、诗歌散文、农林种植以及当时的大批判文章,当然,还有想方设法求告来的“禁书”。一句话,凡是印在纸上的铅字,均在我的阅读之列。大人不指望我干活,时间自然有的是。柴棚少有人去,倒成了我的一方乐土,至今想来还颇为怀念。那时即使走亲戚,也先打听那亲戚家有没有书,有书就有吸引力。乡邻亲朋家大多没什么书,但不少家庭喜欢用报纸糊墙,这墙上的报纸也常能吸引住我,一看就是半天,几乎是一字不落地把能看到的全部看完,往往因为看天棚上糊的报纸而脖子仰得发酸,站得脚跟发麻,看得眼睛发涩,仍乐此不疲。

当时有几个读书的伙伴,得到好书大家轮流读,定时间,排顺序。有时连晚上也排,借用当时一句话叫“人闲书不闲”。有时我的时间被排在了晚上,天黑了,排在我前边的伙伴才把书看完,有时要等得更晚。拿到书我得等劳作了一天的大人们睡着了,才偷偷地起床摸黑端着煤油灯到柴棚里伴灯夜读。要知道,那时点灯的煤油可是凭票买来的。在那贫穷的年月,点灯熬油是被称为“败家子”的,大人们发现是要严厉禁止的。所以我只能躲在柴棚熬夜,而且,因为是偷读,我只能草草地紧赶慢赶地把书读完。这样地,我读的书渐渐增多。

现在想来,那时如饥似渴的读书也只是为满足一种欲望——想看书,绝不是现在的欣赏、吸收,是一种乐趣和快感。读书的方式也是囫囵吞枣,读得多,想得少,人云亦云,根本不分辨也辨不出好坏是非。即使如此,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读的书多了,认的字自然也多了。说来有趣,那时我认的字大多不是学校老师教的,而是从书上句子中“顺”下来的,学的很多知识也是从书上看来的。一次去外村看一部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因字幕上打的一些说明文字是繁体字,伙伴们不认识,大人们也大多不认识。我随口念了下来,伙伴们很惊奇,外村的大人也啧啧称赞:“这孩子,岁数不大,认的字还不少呢!”我自然也高兴了好几天。

印象最深的是上中学时,我写的一篇关于新年见闻的作文,被老师当做范文在作文课上宣读点评。我的作文大多被当做范文,高考预选的作文甚至被县里一所中学当范文印发给每一位准备高考的学生学习,当然,这是后话。记得当时作文中写的大年初一放鞭炮,说是各家燃放的鞭炮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亲切的、淡淡的火药香,语文老师说整篇文章很好,但是有一点常识性错误,燃放鞭炮哪能产生香味?因而大加批评。

年少气盛的我自然很不服气,我读过的书里面也说过燃放鞭炮有一种微微的香味,而且我在大年初一早上确实闻到了啊,就与老师争辩起来。这事当时闹得连校长和其他老师也知道了。我找出了鲁迅先生的《祝福》给老师看,有位经验丰富的化学老师给出了合理科学的解释,支持我的说法,这件事才算平息。老师表扬我好学习,读书多,让同学们向我学习。

班里很多同学很不服气,一大群男女同学有一次拿了一本兰州大学中文系编写的《汉语成语小词典》要当众考我的成语知识,考法是,他们从词典中每找一个成语,都要我说出词义。我都一一说对了,却惹急了同学们。越考他们越来气,那架势是不把我考倒决不收兵。终于,我失败了,他们胜利了。不过同学们过后还是认可了我的知识,我也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求学期间,班里同学总是抬举我,一直选我当语文课代表,直到我进入河南大学中文系,仍是课代表,而且有幸跟着王立群老师当了一年古代文学课代表。河南大学图书馆内浩如烟海的藏书,更是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大大地满足了我的阅读需求。借来好书,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静静地夜读,自由自在,其乐无穷。

尽管图书馆里有很多好书,但有时也会遇到图书馆里没有、同学中热传的好书,怎么办?排班读呗。我自愿排在晚上,夜深人静好读书啊!我找来两个凳子摞起来,坐得高些,为的是离寝室走廊的灯更近一些,看得更清一些。同学们都睡了,无人打扰,而且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担心挨骂,一个人静静地读,细细地品,至今想来还有些怀念。

参加工作后,仍是爱书如命。尽管工资微薄,但还是要挤出几个钱买书。每逢上街或去外地出差,总要到书店走一走。有时甚至为了一本书而顶烈日或冒严寒跑遍当地大小书店,大有购不到书决不罢休的气概。新书买回,盖上藏书大印,置于枕边、案上这些触手可及之处,忙中偷闲,见缝插针。忙完一天的事务,坐在灯下,读点书,随手写点东西,有时还能见诸报刊。而且随着读书的增多,以前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解决。小时候曾在一篇文章中见到过一个词叫“汉书下酒”,甚不明白,当时和过后也问了不少人,查了不少工具书,最终不甚了了。偶尔在一本书上得到了这一答案,“众里寻他千百度”啊,那惊喜激动如同捡到个金元宝!

鉴于至今知道的人还很少,我不妨在这里啰嗦几句,免得后生小辈如我过去的苦苦追寻而不得吧。这个典故是说,北宋着名诗人苏舜钦性格豪放,喜欢饮酒。他在舅舅杜祁公家中时,每天夜里都读书,且以喝完一斗酒为标准,否则不睡觉。这引起了他舅舅的怀疑:这孩子能喝这么多的酒么?一天晚上,杜祁公想亲眼看个究竟,就悄悄地捅破窗纸往里探视,只见外甥正读《汉书》呢。起初是默读,越读越来劲,终于大声朗读。杜祁公一听,这是在读《汉书?张良传》,当读到秦始皇出巡,张良收买刺客,在博浪沙用铁椎掷击秦始皇,结果只打中副车时,外甥使劲擂了一下桌子,“真可惜呀,没有击中!”说完,将一大杯酒一饮而尽。饮毕,又满上。

接着往下读。当读到“良曰:‘始臣起自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时,又拍了一下桌子,说:“明君与贤臣相互知遇,竟是如此困难啊!”说完,又将一大杯酒一饮而尽。之后又满上。杜祁公看到这里,微笑着轻言轻语说:“有这样下酒的佳肴,喝一斗酒也不算多啊!”看来“汉书下酒”这一典故不仅仅是说《汉书》可以帮助饮酒,更是说读书要重理解、专心致志且有所体会。在我几十年的读书生涯中,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每解决一个问题,在我来说都是很大的享受。当然,最大的享受莫过于工余饭后从满满的书架上抽出一本,高枕而卧,悠悠然放情书中。睡意袭来,伴书而眠,梦也是甜的呢!

读书是享受,用书更是享受,而且让人有成就感。笔者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对此有深深的体会。语文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所含文化知识远非课本能覆盖,而每一篇课文都包含很多东西,显性的和隐性的。如果博览群书,文化知识丰富,你就能看出其中的隐性知识,就能理解把握得比较到位,就能带领学生学会很多东西,让学生享受到学语文的无限乐趣,让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语文,进而走入语文的殿堂。每教一届学生,我不像一般老师那样,上来就开讲新课,而是先动员武装,拿出二到三天时间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让其“亲其师,信其道,好其学”。

运用自己读书多的优势“忽悠”学生,让他们觉得语文是乐园,语文老师“知识渊博”,愿意跟着老师学语文。而且平时讲课中,不管讲到什么课文、什么知识,我常常随机引用成语、名句、典故、传说,信手拈来,既增加了知识容量,又传授了传统文化。我讲王勃的《滕王阁序》时,随口给学生讲了《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讲到《柳毅传书》时,顺带讲了唐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引出唐僧西天取经的西游记故事;讲到《谭嗣同》时,又给学生解释了谭嗣同绝命诗中的“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听课的年轻老师(他们经常听我的课)事后说:“没想到李老师懂得这么多,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我们根本就读不懂这首诗!”讲到诗歌鉴赏时,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我常常随口吟出大量的古诗词。

我还给学生编印了一本《古代诗词曲阅读与赏析》,大受欢迎。学生们常常听得入神,学得投入。很多学生说:“听李老师讲语文简直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学生毕业后给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老师,你来大学教语文吧!”“真想再回到学校听你讲语文”之类的话。这些年我教出了一批批优秀学生,带出了一茬茬语文教学骨干,想想也自豪。当然这都是读书多的好处。

目前,我虽然发已斑,眼已花,仍然酷爱读书。孤灯一盏,清茶一杯,与书相伴,徜徉书海,自得其乐。而且至今我读的最多的书还是纸质书,我总觉得电子书不及纸质书读来有味。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时时发掘更新源头活水,为国家,为民族,更为了自己。

通联地址:河南镇平一高中15890876718

——李信昌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