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是不是一个人久了,就变得越来越孤僻

是不是一个人久了,就变得越来越孤僻

推荐人:嘉莉妹妹 来源: 阅读: 5.21K 次

相比于社交,独处绝对是一种能力——周国平

是不是一个人久了,就变得越来越孤僻

周国平在某篇文章中说过: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这三种状态,我经历过前两种,却达不到第三种,一方面跟人生阅历和思想深度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是否拥有独处的能力。

如果时光回归到5年前,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刚上大学的女孩,“独处”是怎样的概念,我的大脑里并没有清晰的认知,但我知道我忍受不了寂寞。正如周国平所说的第一种状态: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

是的,我适应不了一个人呆在宿舍的孤独,更学不会跟孤独对话。如果同宿舍的其他人去外面浪了,恰好我一个人落单,那么我会选择呆在自习室或者图书馆,总之是人多的地方,这样内心就不会很孤独。我害怕孤独,却不得不面对孤独,比如一个人在家,一个人坐车,一个人逛街,这时候总是会想找个人作伴,那怕只是普通朋友也好,总之不要让我自己一个人,这种害怕被落单的孤独陪伴了我好久,好久。

犹记得毕业那天,收拾好行囊准备远走他乡,离开这个呆了四年的地方,心里藏着一万个不舍得,但还是摇摇头挥挥手第一个离开了。不是不留恋这里的一草一木,昔日的欢声笑语,就连贴在墙上的海报都显得那么可爱,可是我做不到最后一个离开。忍受不了舍友相继撤离的那种难过和忧伤,更无法拒绝毕业伤感的侵蚀,所以我选择做一个逃兵,第一个卷起铺盖卷走人。因为我害怕,害怕毕业时的落寞和一个人的难过,所以趁伤感还未完全笼罩的时候,迅速逃离,只留下一个匆匆的背影,诉说着过往四年的点滴。

实习的一年时间里住在群租房,北京昂贵的房租阻挡了我们眺望的视线,只能蛰居在偏僻的一隅。从我住进来的第一天起,就盼望着搬出去,无时无刻不在想这一话题。但也直到一年后,毕业涨了工资,才真正实施了搬家的计划。

一间次卧,一个人的房间,再也没人跟你抢厨房、洗漱、上厕所、洗澡啦,更不会有人打扰你的睡眠和看书,这样的日子真的是太爽了。我在结结实实开心了几天后,平添了一个新的问题,没有聊天的对象,对面只有空气。徘徊在上空的除了自己的声音,还是自己的声音,孤独再一次找上门来。我选择给自己找点事做,每天看看书,写写文章,日子过得倒也轻巧。

这就是周国平说的第二种状态: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那些所谓的孤独仿佛不可怕了,我时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却不再感受到寂寞和空虚,我想这时的我已经能够和孤独对话了。诚然孤独是存在的,但我已学会了“独处”,一个人的时光也过的诗情画意,忙忙碌碌,全然忘记了曾经的我是多么的害怕孤独。

是不是一个人久了,就变得越来越孤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它是我在跟大学舍友聊天时无意中谈到的。很现实,也很符合现在的境遇,单身、独居、宅,任何一个名词都是导致孤僻的原因之一。

半个月前,跟舍友谈心,聊起最近的状况,我提到了“越来越不喜欢跟人聊天,尤其是陌生人”这个话题,有事就说闲聊免谈,反正目前就是这个样子。甚至有网友通过读书软件加我的微信,之后每天的基本日常是“嗨,吃饭了吗”“干嘛呢”,我选择不理或者很晚才回复,后来我就被那个人拉黑了。心想反正删了就删了,我压根也没想要跟网友聊天,自我安慰了一番。只是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我越来越不喜欢在网上聊天,那种纯聊天、逗表情包的乐趣荡然无存了,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也不清楚,但已经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了。而且变得越来越宅,周末就呆在家里,哪也不去,习惯了网购和外卖,更懒得和人打交道了。

这样的状态似乎并不是健康的状态,那么我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孤僻了,再也不肯和人交心、结交新朋友了,也找不到某些特有的乐趣了。我想改变这种状态,至少周末要给自己一天放空的时间,以往总是用工作忙难得周末休息找借口,现在再也不想要这种孤独的发霉的周末了。

独处和社交,是一对姐妹花,它们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割裂开来的,抛开任何一个都不是完整健康的人生。独处,更多的是与自己对话,探讨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繁华的尘世中寻找一方乐土,自得其乐;而社交,当然是与人打交道,毕竟我们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个体无法脱离群体而存在,在享受独处的静谧的同时保留有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美好,这样就足够了~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