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文学翻译之我感

文学翻译之我感

推荐人:小琪 来源: 阅读: 1.9W 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李绍明老师留给来自锦官城的我的印象。

文学翻译之我感

初次见面,李老师就临阵换教室,理由是多媒体设备太多,反而无法向学生纯粹地展示文学翻译的魅力。于是大家一阵忙活,从网络楼大步流星赶到电子楼,只为争到一个好座位。当时的我们与文学翻译只是相看两不厌,一无所知所以无知者无畏。第一次拿着作业宇宙相对论,除却内心的犹疑不决,我冒险一译,待到李老师评讲时果真得了个“冒险”的评语。其实更冒险的是由于邮箱地址拼写错误,我没有及时发送作业给老师,错过了批改的机会。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第二次作业中夹带上次未发的文档,没想到李老师“竟然看到了,在茫茫作业中。”并嘱咐我“仔细看好每一处拉红,使劲想,使劲想如何是好。”我不仅从一篇篇红紫交加的文档中感受到李老师的用心,还从课堂点评中体会到李老师的负责。尽管我的作业只被李老师点评了一次,我还是从其他同学的点评展示里认识到自己的文学素养不高,一些应该具备的百科知识还有所欠缺。

虽然接触文学翻译以来已有三四篇不佳的译文,但真要叫我谈谈文学翻译的章法,我也说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只道是严复的“信、达、雅”放之四海而皆准,孔圣人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们求教李老师文学翻译的不二法门,老师笑言:“无他,勤加练习多多摸索尔。”俨然一尊笑口常开的弥勒。李老师的课堂常是欢言笑语,从文学名著到文人轶事;从赏花农事到国际赛事;从情系小提琴到人生职业选择;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理,跨度之大,让我不禁莞尔,课堂的自由之风蔚然。李老师崇古,他的古意都要旁逸斜出了。好的文章都来自古时,古人的将军大多都是通才,崇古是对古人仁义理智信兼备的敬意吧。黑板上也总有一些韵味悠扬的诗词佳句惹人遐想:“桃花难画,因要画它的静。”旧式才子胡兰成对桃花的痴迷,让人仿佛回到了满是桃花的山乡野里,欲让桃花在今生今世开到荼靡,韵华胜极;“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弹琴》叹知音难觅,同调稀少,从中生发的人生际遇一题于我们也是难解。

李老师十分“自恋”,自我欣赏时常能听到爽朗的笑声。李老师的“自恋”源于博学吧,对于生活报以热情,因而生活也馈之以文心:闲时于山间乡地里拍花观草;在溪涧荡舟;带领同学们爬山不走寻常路,过节不按照旧来。老师自嘲自己是体制下“死气轻轻”者,可我觉得死气倒是没有,一分书卷气教书育人自娱,一分病气用智用心操劳却是有的。返璞归真的文学是对人的关注和了解。如此这般,“自恋”亦是自爱,自我关注;而将自爱投射到他人身上就会形成人的文学。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会迷失自我,而我们还与万物一道分享地球,宇宙之外也还有许多未知。我想译者的作品也是在传递关注。

一门课程学下来才知道,课堂不仅是知识的海洋,更是师生彼此交流的森林。师傅领进们,修行靠个人。古话流传千年从未有瑕。文学翻译是一条小径,曲径通幽,一路上无论我是字斟句酌还是不求甚解都会收获不一样的独特风景。感谢李绍明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余下的路,学生会自己好好前进。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