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又到镇外观古窑

又到镇外观古窑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W 次

距镇外三里多有座古砖窑,听爷爷讲,他的爷爷小时候就有了这个窑场,这样算下来这座窑有了十代人左右的历史。据一位泥水老匠人讲:“明、清、民国和解放后的砖尺寸不一,年代越近尺寸越小。现在镇里保留的那些老建筑,观察砖的尺寸就能判断出那个年代的,是不同年代烧砖匠人留下的杰作。”

又到镇外观古窑

1967年公社建起机制砖厂,这座古窑的匠人随之就转行了。时光流逝,现在他们多数人谢世,坍塌的古窑被疯长的荆棘、鬼圪针等野生植被裹得严严实实。前几天,我又来到这古砖窑四周观望,四十多年前工匠们劳作时的身影又展现脑海里。

人工制砖每一道工序都要拌着匠人的汗水。第一道工序备土,匠人用?头侧身在一丈多高的土堰下往里掏土,在顺着掏空的土堰上方往下挟钢钎,大块的土方垮落下来,用独轮车把土运到坯场上。

匠人给水将泥土浸透,赤脚踩上几道,再用铲子翻动,揣成面团样,双手将一块坯的泥土举起,用劲儿砸进坯模,这砸力一点也不能省,不然砖坯就会缺少棱角。用钢丝锯弓在坯模表面切平,弯腰磕出砖坯,整齐划一成行摆到坯场。再回头抓一把沙撒进坯模,防止泥土粘结。等到砖坯能够拿起个,码成齐腰高花墙,风干晒透。一天打600块坯,须步行40多里,承受上万斤重量。都是露天作业,如果能在树荫下饮水小息,那是再美不过。遇到突如其来的阵雨,如来没不及把砖坯盖严实,一天汗水就成为水泡。

装窑要按照砖窑的火道和走势布局,这是保证砖块质量、减少时间和用煤量的关键。窑火一旦点着是不可以熄灭的,烧窑的就要吃住窑炉旁观察火势,烧透需要七、八天左右。

砖烧好后洇水熄灭,一团白雾从窑顶喷向空中,产生很高的蘑菇云,非常壮观。第二天就往外背砖,还没散去的余热扑面而来,呛得人直咳嗽。匠人用旧鞋底串起来当护甲护住脊梁,再背上一个木头架,从窑里漩涡地自上而下卸砖,背出窑洞,清脆的青砖就面世了。

看到这座古窑,仿佛又会到过去的年代,古人的劳动场景隐隐出现的自己的眼前。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