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赶上了这个好时候!”

“赶上了这个好时候!”

推荐人:方舟 来源: 阅读: 1.41W 次

在千阳县南寨镇小寨村互助幸福院采风时,刚进门时的一个镜头一直在我的眼前荡漾: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高高的个子,一副千阳塬上人特有的高粱红脸庞,坐在沙发上对我微笑着。她叫蒲雪雪,七十三四岁,有儿有女有孙子,去年住进幸福院以后,每周一到周五在这里和同村的老人唠嗑、看电视、游乐,周末回家和儿女、孙子团聚,活得有滋有味。我说:“你老命好啊!”她说:“不是我命好,我是赶上了这个好时侯!”

“赶上了这个好时候!”

“赶上了这个好时侯”,说得多好啊!

从解放前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命运也在变化着。像浦老太太这样的老人,中国的农村成千上万。他们中有太多的人老境坎坷,在怨天尤人中度过余生。是他们的命不好吗?不,是他们没有赶上好时侯啊!

我立时想起来十六年前去世的老母亲。母亲生活在豫东一个贫困的农户,一生养育了我们兄妹四人,个个成器成才。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四人先后分散在三个省工作,母亲又不愿跟随我们,甘愿独守“老巢”,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老人”。1988年母亲患了脑血栓,生活难以自理,在我们的劝说下不得不来陕西随我和二弟生活。在这里生活的八年间,她日常念叨的都是老家的人和事,诸如北院“你二嫂”、隔壁“你八婶”、南头“你三奶”等。我们都在上班,没有熟人和她说话,她变得越来越寡言,最后患上老年痴呆,连子女们也认不清了。

想到这里,我忽然觉得,那时如果老家有一个像现在这个小寨村的幸福院,把留守老人集中在一起养老,那该多好啊!

在村委会主任领着我们参观的过程中,我竟迷迷糊糊地似回到老家,好像母亲还活着,同我一起在参观。来到幸福院的卧室,我看到一间房里整整齐齐地摆了两张床,陈设简朴,被褥洁净,我就想到这一张床让母亲住,那一张床让北院二嫂住。二嫂话多,又最会开玩笑,常逗得母亲开心。在幸福院的厨房里,我看到那宽大卫生的擀面板,我就想到母亲在休息时,一定会过来帮助厨师包饺子的,母亲最擅长包饺子,调的馅儿香,擀的皮儿薄。在游艺室,摆着麻将桌等设施,我想母亲虽不会打麻将,可她很快就能学会的,母亲那么聪明,是一点就会通的。

可是,年老的父母总会思念儿女的,我们又都在外面工作,怎么办呢?村主任领我们到服务室,一台崭新的电脑端端正正地摆在那里。他说,电脑安装有互动视屏,老人可以在这里同在外地工作的儿女们通话见面。这时我想,要是母亲在老家能在电脑上看到我们的样子,听到我们向她问好的声音,她该是多么高兴啊!

幸福院门前是宽阔的庭院和水泥路,地面平整,绿树成行。早晨或傍晚,老人可以在这里散步,中午可以在这里乘凉聊天。我想,母亲是在田野里劳动惯了的,在屋里呆久了,她一定会走出来转转,坐在绿荫下观看周围的农事活动:小麦播种了,返青了,该锄草了;玉米抽穗了,成熟了,该收获了;重温她一辈子走过的路。

据介绍,这个幸福院去年8月建院,全村共有9位空巢老人全部入院。他们每天只需交5元生活费,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安排有休息室。服务室配有大屏幕电视等娱乐设施,文化室摆有各类报刊杂志和养生保健书籍,全部实行免费服务。

当带队的县委宣传部长喊着上车,要转到另一个点上采风时,我忽然回过神来:这里不是我的老家,而是千里之外的千阳县,我的老母亲也已去世多年。一种深深的遗憾从我的心头怅然而起:“母亲呀母亲,不是你没有这个好命,而是你没有赶上这个好时候啊!如果你再多活上二三十年,一定会像这位浦大娘一样,活得有滋有味。”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