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悄然遗失的民族文化

悄然遗失的民族文化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9W 次

《驯鹿角上的彩带》是我最近很喜欢读的一本书,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书中故事情节的感悟,更是对现代世界文明进程的思考。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使鹿鄂温克族最后一位萨满的女儿:芭拉杰依。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自己的民族逐渐消失的文化,这是一个北方狩猎民族的古老记忆。她赶在鄂温克民族文化消失之前,用文字的方式带领现代人们走进鄂温克族,走进那些住在大山里的人们,向读者展示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使鹿部落的追忆和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悄然遗失的民族文化

这本书以鄂温克少女达沙和年轻猎人帕什卡的情感为主线,展示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国北方森林中使鹿鄂温克族的历史沿袭以及狩猎生活。小说中,年幼的达沙在父母和哥哥离开营地外出交换货物时,独自带着弟弟妹妹在寒冬的营地中放养驯鹿;帕什卡穿越风雪为她送来象征着真挚情感彩带,几经波折,两人最终走到一起,但在达沙生下孩子后,帕什卡旧病复发,死在了与达沙回娘家的途中。

书中描写的与世隔绝的使鹿鄂温克人民,在以狩猎为生的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性格。坚强倔强的达沙,深情高尚的帕什卡,善良豁达的大舅妈,满身邪气的帕什卡的母亲……个性鲜明,直率而单纯,是使鹿鄂温克民族人民的典型代表。书中远离现代性,远离都市与平原的大兴安岭的使鹿鄂温克人,依水草而居,帐篷外就是莽莽苍苍的林海,以驯鹿为伴,与风雪同眠,还有传统热闹的桃若唯瑟节,给读者带来一种浪漫和诗意,刺激着现代生活在喧嚣闹市中读者的神经。然而,令无数人可惜的是,在城市化的浪潮中,鄂温克使鹿部落的文化也在慢慢消逝,原本居住在原始森林中的鄂温克人陆续搬走,原本以狩猎为生的使鹿鄂温克人也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融入到了城市生活中,与原始的狩猎生活彻底剥离,这对悠久的使鹿鄂温克民族文化是残忍的,对老一辈使鹿鄂温克人民也是绝情的。 书中描写了这样一段话:“大雪就这样将一切覆盖了,直到那遥远地不能再遥远,永远走不到天的边际。雪带走了一切生气,这个白茫茫灰蒙蒙的世界变得死气沉沉,成为了没有气息,没有声音,没有人气的冷酷世界。”对于作者来说,这一段话不仅仅是对大雪过后的大兴安岭的描写,更是对鄂温克族人民离开后死寂的大兴安岭的刻画,对驯鹿生活深深思念的表达。作者芭拉杰伊在接受采访时说:“像我那么大年纪的人,部落里只剩下三个了。”听到这句话时,我感到非常震撼,也许再经过几十年,甚至几年,多姿多彩的鄂温克文化就要彻底埋没在大兴安岭的大雪中了。

“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以一些原始生活的永久消失和民间艺术的消失作为代价的。”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濒临灭绝正在成为全球的一种常态。除了中国大兴安岭的鄂温克族外,还有蒙古的查腾族、泰国的长耳族、埃塞俄比亚的摩尔西族、尼泊尔的木斯塘珞族等。文明的消失总是让人心痛,虽然我们无法停止世界前进的脚步,但是我也希望,我们能够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来鼓励这些少数民族,不要摈弃自己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宝藏,让自己的民族文化永远保留在它熟悉的土地上,为世界文化增添风采。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