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捍卫母语的尊严从你我做起—于漪《语文的尊严》读后随感

捍卫母语的尊严从你我做起—于漪《语文的尊严》读后随感

推荐人:风雨阳光 来源: 阅读: 1.6K 次

于漪老师,是教育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老一辈教育家,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她长期从事语文第一线教学工作直至退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情操陶冶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被评为首批特级教师,首批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于漪文集》、《于漪教育视点丛书》、《岁月如歌》等。我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语文界老前辈是仰慕已久,但惭愧的是从未有机缘认真拜读过她的作品。这个暑假在江苏书展会上,偶然邂逅了她最新出版的《语文的尊严》,惊喜之余赶紧收入囊中,回到家里就如饥似渴地边做摘抄边仔细品读了起来。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我一口气把这部作品读完了,做了半本摘抄。读后的感觉很复杂,有对教育家教育情怀、奉献精神更深切地了解和崇敬,有对自己安逸现状、不求上进的惭愧和自省,有对中国应试教育和语文教育前景的担忧和失望,有对中国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的遗憾和无奈。

捍卫母语的尊严从你我做起—于漪《语文的尊严》读后随感

通过《语文的尊严》,我进一步深刻地领略和感悟了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不由得又一次想起有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平凡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于漪老师自然属于有三条命的“卓越一族”。在这部书每一个字里行间,我都能热切地感受到先生对中国教育事业强烈的使命感和沉重的忧患感,那种大气象、大境界的大爱情怀是很多仅仅从技巧、方法、策略等方面著书立说的教育家无法企及的,也是最让每一位教育者深受震撼洗涤灵魂的地方。先生在《让情怀在文中放射光芒》中深情写道:“人的心,不过是方寸之地,然而心中有别人,有群众,有国家,有民族,有世界,就拥有了一个大的宇宙,达到了人的真正的境界。”“这种仁爱之心,悲天悯人之情,都是大情怀。这种大情怀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尽内忧外患创造的精神财富,无数志士仁人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传承,弘扬。”这不是她仅仅教育别人的空洞口号,而是先生自己一生实实在在用生命去实践的人生座右铭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改行教语文以来,先生一直以自己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而深感自豪与骄傲,并立志要倾毕生之力为母语在学生身上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她认为“一个文明的、有素养的民族对自己的语言文字是视若珍宝的。语言文字对外是屏障,对内是黏合剂,它蕴涵着民族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语言文字形美以悦目,音美以悦耳,义美以悦心,其中有无限的宝藏,陪伴人的终生。青少年学生真正进入了这个宝库,能长知识,张能力,张智慧,吮吸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人类进步文化的滋养,一辈子受益不尽。”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的历史。”但是,由于目前应试教育的日益猖獗,选拔人才的方式狭隘偏激,有些人“为了他伟大的事业,没心没肝地把孩子撞到了”(卢森堡语),“我们现在为了伟大的应试事业把孩子撞到了”。特别是语文教学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不能立马显现“政绩”“考绩”,因而日渐失宠,其地位与价值在中学开设的课程中实际上已沦落到“小四子”“小五子”的地位,和外语已无法并驾齐驱。先生痛心地呼吁:“中学生学母语是责任,也是义务。重‘外’轻‘中’,甚至以牺牲母语的学习为代价,不仅得不偿失,而且是数典忘祖。外语当然要学,要走向世界,必须学好,但哪个年级学、摆在什么位置,是必须深入思考的严肃问题。”又担忧地指出:“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都不认同的话,做什么都不会成功。我常常想,我们对军事侵略、经济侵略还能看得见,但是对思想上的侵略却是看不见的。这是非常可怕的。”她在《我的语文梦》中深情地憧憬着:“我渴望我们的学生一捧起语文书,就能升腾起对母语的挚爱深情,一捧起中国经典作品,就有强烈的阅读愿望,精读深思,感受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情结、民族睿智、民族思维方式,享受精神的愉悦。”

但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现状却是令人无法笑逐颜开的。面对语文教育教学越来越违背基本的规律和常识的机械化训练、题海式战术、肢解式课堂,先生更是忧心如焚,痛心疾首。

1978年3月16日,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在《人民日报》上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名字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文中尖锐地指出:“中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问题,恐怕还认识不足。”他举例分析道,“学生进了中学学10年的母语,效果不好。整个十年是9160个课时,语文占2749课时,也就是约三分之一的课时。学生花了那么多的时间来学习母语,成绩这样差,岂非咄咄怪事?因此要好好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要在较少的时间里取得较好的成绩。”一晃近四十年过去了,中国的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取得了世界佼佼者的地位,可是中国的教育呢?语文教育呢?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不能不感到羞耻:四十年前存在的问题,现在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因为应试教育的猖獗越来越恶化了。于漪老师在《语文三十年岁月不寻常》中愤怒地抨击:“现在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考分高’,只要反复训练,机械训练出能获高分的学生,其他如提高阅读素养,提高表达能力,提高教研科研能力,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一概油盐不进。这种母语教学的变态大概世界上也罕见。教师的认识进入误区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认为‘考’就要拼命训练,和‘教’‘学’割裂开来。”她在《求学不读书,是蹉跎岁月》中,也无奈地叹息:“埋头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几乎没有不被分数所桎梏的,为考而教,明智不可为而为之,无可奈何。而专攻考术的个人和单位由于利益的驱动,倾销各类题目以供操练,挤压掉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挤压学生的掉兴趣爱好,挤压掉学生的独立思考,不管什么语文教学规律,不管什么语文对人终身发展应起的作用。急功近利,商业化运作,学科受损,学生倒霉。学生青春只有一次,青春是无价宝,在求学中不读书度过,相当程度上是蹉跎岁月。”

语文教育教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答案大家都无可非议:“育人”。但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扪心自问一下:在教育教学中真正为这个目的去做了吗?估计绝大部分人都会心虚地不出声了。是的,这也不能全怪我们语文老师,学生考名校要高分,领导要政绩逼高分,家长爱面子求高分。分哪里仅仅是学生的命根?所以在这样变态的应试制度下,我们明知道“分”不能代表学生的真正素质水平,但现实逼得我们就要让学生考出高分,这是我们教育一线的老师任何人都不能回避问题。但即使这样,我们也绝对不能舍本求末,违背教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只“育分”,不“育人”。先生在《语文教学不能实行机械化》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育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而今,为考而教,那就错把手段当目标,违背了育人的规律,教学的规律。”“从事语文教育必须有坚守精神家园的定力。只看到眼前的分数、升学的百分比,不顾教育对象是否学到真本领,是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否获得培养与发展,这是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缺乏起码的责任心。”“千万不能把孩子变成储存知识的容器。我这个老教师工作了一辈子,最难受的就是看到考试把我们的孩子标准化了,标准化是不可能出现出类拔萃的人的。而我们许许多多的做法,把教师也标准化了,这是非常可怕的。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这是很重要的。”

实际上只要是个既为学生眼前利益考虑,更为学生长远发展着想的有心人,“教得好”与“考得好”是不矛盾的,“育分”其实比“育人”容易得多。“育分”只需要与“死”的知识打交道,那有何难?教师只要全神贯注把教材看透、教参吃透、考点学透、习题做透就差不多了,当然要全在课堂里,不能搞课外疯狂的题海战术。而“育人”是要与一个个各具特色的鲜活生命打交道,这其中的多变性、突发性、或然性、差别性等因素是难以预料的,这多难啦!所以先生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殊不知学得好才能教得好,教得好才能考得好。这个‘好’,就是对语言文字理解、领悟、运用的真本领,有认识水平、思维能力、生活源泉、文化积累为支撑的。这个‘好’是从根本上抓,不是表面文章,在形式上做排列组合。”如何从根本上抓?怎样在“育分”的同时坚守住语文的精神家园?这是考验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道难题,也是衡量我们是否合格的一道测试题。《在学生心中撒播一片阳光》中先生激励我们写道:“语文教师是正本清源的中坚力量!因为教师最理解母语对孩子整个人格完善的重要性,对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民族素质,语文教师要坚守语文的精神家园。怎么坚守?要以出色的语文教学质量坚守这个阵地!我们要孩子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单靠说是不行的,要把课教得妙趣横生。把课上得引人入胜,学生学得欲罢不能。”“三尺讲台联系着学生的青春,一个人只有一次青春,青春年华是无价宝。”“做了几十年的教师,我悟出学校工作最艰难的就是上课。我追求的目标是让每节课都是高质量的。因为课的质量影响学生成长、成人乃至成才。“求学时期,学生的生命大部分是在课堂里度过的。学校里每节课上得有质量,学校教育就天下无敌。”

但令人忧心如焚的课堂现实是这样的:普通老师的常态课是马马虎虎备课,稀里糊涂上课;参赛老师的竞赛课是精心雕琢备课,翻来复去试课;教育大师的公开课是标新立异备课,一课百遍地秀课。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这都是不合理的评优机制“惹得祸”!评职称要优质课,评业务尖子要优质课,评优秀教育工作者要优质课等等,反正只要是各种评选,离了课就不行。一旦一节课出名了,此人也就名声大震了。就会被全国各地的学校邀请去上课、作报告,同时还有丰厚的经济报酬。这名利双收的美事怎能不让目前经济收入还很低的教师们蠢蠢欲动?但是,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育者,先生这样劝诫我们:“教师的事业是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情操熏陶情操的高尚事业,要发财就不要做教师。没有教育,没有教师。社会就会一片黑暗。教师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在学生心中撒播生命之魂,撒播知性和德行。”“为了教好学生,一直觉得奉献精神很重要,现在深感还得有牺牲精神。我说的牺牲精神不是以生命相许的舍命,而是舍弃一些名利。舍弃名利的诱惑,讨论问题可能就没有虚假,更本真,更敬畏语文教学规律,更尊重教育者和学习者,更能涌现真知灼见,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精神指引。”先生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先生在目前中国教育界的名气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响彻神州,但她却从不外出上课,接受报酬。就是出去作报告,也大都是为了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青年教师的进步而做的无私奉献之举。她在《语文三十年岁月不寻常》中表达了对“外出上课”的看法:“教学从来都是一个人一个样的,我怎么可以去借人家的班上课呢?借人家的班上课,首先学生感到很新鲜,注意力就十分不集中。如果我借班上课,就给人家正常上课带来困难,所以从此以后不再借班上课。”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现在有些整天敷衍应付自己分内的工作而却马不停蹄、四处奔波到外面去上课作报告的所谓“教育家”们,天壤之别啊!当然不计名利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大师还是有的,不过凤毛麟角。

在现在这样一个知识日新月异、、信息瞬间万变、思想纷繁复杂的科技创新时代,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把课上好、上活、上新,就不能死扣教材教参,不能故步自封,自以为是。除了要多向周边的优秀者虚心请教,通过阅读向古今中外教育大家们学习理念之外,还要有能把所学到的东西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化为我用”的教科研创新意识。当然,不能完全实行“拿来主义”,而要结合实际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科研必须是为更好地教学服务的,脱离了一线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的教科研,做得再风起云生,研究出来的东西都是废物和垃圾。反观目前教育界的教科研风气,已经完全变了味道。最应该有教科研意识的一线老师,整天为了应试高压下的“高分”而疲于奔命,没有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而整天搞这课题那课题的研究者,大都是已经不在一线工作的纯理论者了,越搞越异想天开,越高越不接地气。再加上上级教育部门竟毫无道理地把教科研作为了一项硬性指标去衡量学校、衡量教师,做课题还能给不菲的费用,级别越高费用越高,就导致了大量老师又趋之若鹜醉心于其中了。所以,目前中国从上到下的学术气氛是乌烟瘴气,鱼龙混杂。先生也看到这样的不良倾向,因此在《求学不读书,是蹉跎岁月》中警戒道:“基础教育领域并不需要每个教师都来搞教育科研,应该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课堂教学中去,上好课比只想着做科研、学论文更为重要。”“关于语文教育,现在最不缺的是发牢骚者,偏激的意见也很多,相对而言,实际建设者太少了。”她又在《对于语文教学的再思考》中对目前学术界的“妖风邪气”尖锐地批评道:“在学术面前,应当做到人人平等。不是眼睛向下脚踏实地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而是见风使舵,人云亦云,缺乏主见,这样的态度应为我们所舍弃。在语文教学领域里,应当与别的科学研究领域里一样,要多一点学术空气,少一点市侩气息;多讲一点科学性,少搞一点盲目性。要独立思考!”在《撒播知识与做人的种子》里她老人家循循善诱地告诫青年教师:“教师能否走向成熟,能否成为优秀教师,除了勤奋,十分重要的是要有想法。有追求,有锲而不舍、开拓进取的精神。不动脑筋的‘勤奋’就好比把许多‘零’加在一起,结果仍然是‘零’,难脱机械操作工的窠臼。”

教师除了要用心上好课,有实效性的教科研意识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阅读意识。热爱阅读是做到前两方面要求的前提。真难以想象,一个不喜欢博览群书的语文老师,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勇气拿着一本薄薄的教科书就走进语文课堂,坦然自若地面对几十双求知若渴的澄澈眼睛?真是证明了这样一句话:无知者无畏。但令家长们欲哭无泪地是这样的语文课堂在中国遍地开花。许多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遗憾的是至今仍然是这样。于漪先生也痛心疾首地叹息道:“关于阅读,我们确实还在路上。希望语文教师能不断地修炼自己,只有修炼自己才能惠及莘莘学子。一个孩子碰到一位好教师,就是一辈子的幸福,碰到一个不合格的教师,天才也被耽误掉了。” “作为教育者,最大的罪恶就是“误人青春”!“误人子弟”!在现在这样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人都得阅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何况“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人?更何况是需要用经典文学中的知识素养、人文精神等养料去润泽学生灵魂的语文学科?可是看看身边的语文教师,真正喜欢阅读的寥寥无几,一个“忙”字,推脱掉了“平庸流俗”、“理念落后”、“不负责任”等等劣根性,也不扪心自问一下,配得上“教育者”这个称呼吗?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布罗茨基在获奖演说中是这样沉重地说的:“鄙视书,不读书,是沉重的罪过。由于这一罪过,一个人将终生受到惩罚;如果这一罪过是由于整个民族犯下的话,这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自己历史的惩罚。”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下子想到了中国铺天盖地的年轻“手机一族”,身上吓出一阵冷汗。又想到我们作为教育者的责任是何其重大和艰巨?可是又有几人能真正明白我们是在“为国育儿”?今天的青少年就是中国明天的栋梁啊,如果这一代人不爱读书,那明天我们的中国又怎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不被打倒?和这相比,老师个人的名利、报酬、得失、恩怨还值得一提吗?还能心安理得地在教育的岗位上浑天聊日吗?还能一天天不求上进、不读书,既浪费自己的生命又坑害别人家的孩子,如同行尸走肉地虚度一生吗?现在很多老师整天抱怨教师职业不被社会尊重,抱怨教师的地位太低。作为教师的我们自己难道没有责任吗?《文汇报》曾经刊发一篇短文《教师是谁?教师是干什么的?》,里面有几句言辞很犀利:“我们用那点专业知识炒了一辈子冷饭,反反复复地对一茬又一茬的学生宣讲,没有创造,没有帮助学生真正成长,凭什么让这个社会尊重你?”“要知道最重要的‘人’在我们的专业领域仅仅得到口头和口号的重视,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贡献,这才是致命的地方。”说得多么尖锐而又真实!所以要想获得有尊严的生活,自己就要坚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进步。我国的北大教授、哲学家贺麟先生也说过:“人和动物有许多区别,但最根本的区别不外乎两条:一是人能够创造和使用工具,动物不行;二是人能够读书著书,动物不能。”说得难听点,不读书岂不和动物无异?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首先要明白阅读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自己要博览群书、勤思善写。先生在《让情怀在文中放射光芒》中写道:“一个人的阅读史,实际上就是这个人的心灵发育的历史。你的心灵是怎样发育成长的,跟你阅读什么书,阅读到怎样的水平,是息息相关的。阅读最影响人的什么呢?是基本的素质,是人的价值观。你对社会的价值判断、个人的价值判断,你对当今世界、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判断,很多时候是从阅读经典来的。”除了自己养成阅读习惯,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竭尽所能地引导自己的学生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独立思考。先生在《我的语文梦》中深入地论述了阅读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现在的教师授课,最缺的是文化教育,因此读书是第一要义。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读书既可以和古代的、当代的人交流思想,也能够把中国、世界的圣贤智慧都吸收过来。读书人口比例反映了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一定要让学生‘嗜’书,不嗜’书必然导致知识浅薄,视野狭窄。学生‘嗜’书的感情不是天生的,要靠引导,靠培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嗜好,就等于帮他们找到源源流长的知识的泉眼。”

令人欣慰的一点是目前不少教师和家长虽然自己太不喜欢读书,倒明白了让孩子读书的重要性,这不能不说是不幸中的万幸。但他们让孩子读书大都又走向了功利化的极端,处处是考虑对应试的作用,而不是从对孩子的理想树立、人格完善、道德修炼、情感熏陶、情趣养成等角度思考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惟分是求”,难免就“小家子气”。同时功利性很强的人是很没趣的,长大了也不会受人欢迎,很难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享受到生活的真正快乐。所以鲁迅先生也曾在他的《读书杂谈》里指出:“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我认为青少年时期还是要想方设法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和经典名著,这两类作品对于身心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无与伦比的精神营养。当今著名散文家王开岭在他的《精神自治》中这样剖析道:“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能做出巨大贡献,除了有超凡的能力外,首先在精神和品格上都是超凡脱俗的。无论哲学家、科学家,还是艺术家,你都会发现一共征:他们的生命关怀力、精神能量大得惊人!除学术成就或艺术贡献,凡涉及人类生存的根本性、日常性问题,他们很少缺席。其精神之浩瀚、视野之辽阔、生命行为之丰富、人格之璀璨与专业成就是成正比的。”

先生的这部《语文的尊严》像一剂强心针,让一些在语文教育的前沿犹豫、徘徊、迷茫、悲观的语文教师犹如“涅槃重生”,心中又燃起了坚定实现自己语文教育理想的熊熊火焰。在今后的语文教育教学事业中,即使前方荆棘丛生,哀鸿遍野,再孤独,再寂寞,想着中国教育界还有着这样一批具有高贵“骑士精神”的理想主义者,想着身逢中国史无前例的和平盛世,虽然我们是一个个微不足道的语文教师,但也要本着良知和责任,竭尽所能地捍卫我们母语的尊严,让自己短暂的生命为这个美好的世界增添一抹亮丽的光彩!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