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你欠谁的债,是否已还完

你欠谁的债,是否已还完

推荐人:或尔 来源: 阅读: 3.11K 次

外出路遇一母亲辈的妇人,本忌惮对方的聒噪名声不想与之有任何交谈,那人却主动与我抱怨起自己女儿的各种不是,在我将要打断时,忽而转了话题问我:“你如今也工作了,欠父母的债还清楚了没有?”

你欠谁的债,是否已还完

耳边有溪流,水流声很大,近处的竹林间有鸟鸣闹哄哄,我站在原地,望着她有些怔愣,像是没听清她在说什么,似是被她的话惊得无语。

怎么,竟真有这么多把养孩子当成是在放债的父母?

【放债人与还债人】

我堂姐小时候偶尔会跟父母吵架,吵得最凶的时候,她会被她母亲的犀利言语刺痛,转而与我哭诉自己的委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觉得自己多余,问我为什么她的父母要把她生下来,问我难道父母让她出生只是为了让她长大之后赚钱还给他们?

然而这个问题,除了她的父母,谁都没有资格回答。

亲近如我,曾为缓和她们母女关系从中劝慰多年,然而她们的关系却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或许是我周旋得不够专业,或许,是我始终不清楚她的母亲即我的伯母心底如何作想。

我不知道她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女儿,我甚至不知道她是否曾真心关爱过自己的女儿,因此难以衡量她们二人之间的关系除了血缘之外还能靠什么来维系。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我另一组亲戚家里。我曾无意听到过一舅妈跟还未大学毕业的表弟说话,谈论的是我表弟工作之后每一年需要给她多少钱才算报答养育之恩的话题。金钱年年成倍累加,似是加了许多未曾命名的利息。

我可以明白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可我不明白,子女反哺即赡养父母本是应该,为何要把这些本应该融于日常岁月里的温暖举动以硬性要求的方式摆到明面上来谈。而且说这话的父母,仿佛把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当做了筹码,理所应当地提出一个又一个令人诧异的要求。

我不明白,为什么身边会有着许多父母,将养孩子看成是放债,将孩子反哺当成是在偿还所欠父母的债?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难道仅是放债人与还债人?

如果被抚养长大就是在欠债,那么直至我们成年,已欠了父母无尽的债,从出生就在欠着,终其一生都难以还完。只要我们活着,永远也还不完。连生命都是父母给的,这笔债又该怎么算?

何其可笑。

【孩子,没有出生选择权】

用“偶然论”说,孩子来到这世上其实只是一种偶然,可是却有不少人把这奇妙的偶然当成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将孩子当成是讨债人亦或是欠债人。

孩子,本没有出生选择权。可是,却被她们称为父母亲人的存在不容拒绝地将很多东西强行赋予。幼时懵懂的孩子尚不辨爱憎,待到孩子长大了,一些人已经被动接受得麻木甚至被教化得深以为然,一些人在表现出反对态度时则会被人用所谓的礼仪道德所呵斥,只余一些少数的幸运儿们改变了处境。

小小的我身边都有几个人如此,不知偌大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如此。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只会用金钱来衡量自己将孩子拉扯大的时间。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把养孩子当成是在放债,然后一日一日盯着眼前的债务本日渐厚重而心生窃喜。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从未问过孩子怎么想,只一味地用被自己奉为真理的道德束缚住孩子,等着孩子用他们希望的方式进行反哺。

身为父母的人,可曾在孩子幼时便悉心教导陪伴,耐心沟通并倾听孩子的世界?

总是口口声声说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父母,有几个真的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着什么、爱着什么又恐惧着什么?

曾抱怨过自家孩子各种不是甚至不想要自家孩子的父母,是否从孩子立场想过:你不想要这样的孩子,孩子是否又想要你这样的父母?

【何其有幸,相互陪伴过半生】

2020年的母亲节当天,曾经的一位学生家长问我:“老师,今天是母亲节,您给令堂准备了什么礼物呢?”

我据实以答:“我从小跟父母就是远距离的相处模式,所以只是送祝福而已。”

对方答:“您真孝顺,每个人对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

我总觉得“孝顺”这样的字眼太多沉重与刻板严肃,比起用“孝顺”来对待父母亲人,我更乐于将其归纳为我在感激我们亲人之间的缘分。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我不愿将其当成“债”与“孽”,如果需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便是“缘”。

还有什么比“缘”更合适呢?

何其有缘,我自睁眼便能见到你们。

何其有幸,我能与你们相互陪伴着过半生。

谢谢有你们或近或远的陪伴,成长路上我不曾有过多的害怕。同时也希望在我的陪伴下,你们不要害怕老去。人世孤独,庆幸世间能有亲人相伴。

不知你们是否如我一般庆幸,将我们相连在一起的,不是债,而是爱。

我们互相挂念体谅,互相照顾帮扶,互相陪伴爱护。

我们不回避生老病死,我们不害怕每一场别离。

我们珍惜每一次的相处,我们留恋对方投放在自己身上的疼惜目光。

若父母与子女互相深爱,那么终其一生,子女都感激不完这场缘分。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