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人生哲理 > 论诗之得失篇

论诗之得失篇

推荐人:律政狂鲨 来源: 阅读: 2.66W 次

罗素将人类分为全知的天才和无知者,就像古希腊的智者泰勒斯和千金买笑的姬宫涅,就像巴黎圣母院钟塔里的撞钟人和爱斯美拉达,盗跖和哀骀它。

论诗之得失篇

我时常面临恐惧,看到父老们灰色的鬓角和岁月在他们脸庞上犁出的壕沟,唯恐辜负了青春。

我的行动和思想执拗地不肯苟合,在我金华璀璨的思想河流里,行动总是步步为营,缺乏乖张和恣意突破规矩,如沉眠小兽不惧燃烧的烈焰。

摩肩继踵的陌上人,空洞的目光偶尔散发炽热,继而如残烛般熄灭,化成凝固于大地的灰烬。

一个人若屈从于政府和规则的安排,也势必会由政府为他的行为负责,其人就会丧失道德感。因为他将会放弃自己的见解、知识、机会和追求。

世人总是关注输赢、成败和贵贱。成功将会使人面对荣耀和尊严,失败将面对沮丧和受人唾弃。这种时候,一切邪恶将会为挣脱原则的牢笼而不惜弑主。

而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这只是智者们方能发现的终极真理,凡世千年,也不过伯夷、叔齐、介之推与五柳先生寥寥数人而已。

在你无休止地炫耀自己的成绩时,在你沉没于富丽堂皇的宫闱时,甚至在你战胜一切敌人欢歌凯旋时,你是否会问:我得到了吗?家?亦或者是,天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世间自有其运行的法则,这是一种平衡,得与失,却正应了西方进化论的至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臧克家的生死相循论,也正好用来借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谁道失却无所得,门前流水尚能西。

繁华恋影,但就是依依惜情,自在人,拿得起,放得下,提放自如。正反问:我真懂取舍?人生难免会遇到这种取舍两难的时候,我也错过

偶尔记起那秋天的落叶,不过只是一片叶子,犹如老母脱落的一缕白发,婴儿换掉的第一颗牙齿,还是逝去?

一味的热血将会蒙蔽感知,便只知进是图勇,只知退是惟懦,然而只知进便使人贪婪,只知退则会裹足不前。

凭什么是你,是你来面对这个灿烂的世界,你有什么资格不去珍惜,多少生命结桥,为使你冲破藩篱。

你以为自己得到了生的机会,从你母亲的子宫里就开始得意,你得到了什么?一个庸碌无为的人生?还是沉默着蹉跎岁月,在沉默的世界里怀着歉疚离去?

我们为了生命失去的太多,因为我们不得不看着同胞窒息而死,听着母亲痛苦的哀嚎,闻着刺鼻的血腥,触着遍体鳞伤却微笑的母爱。

不以成败论得失,我们本可以放下所有的负累,轻装简从,在人生的河流,就像这流水,正在一刻不停地失去,在同一块青石旁,永远不可能止步。

面对流失的河流,青石从不啜泣,而人类总患得患失,这是枷锁,是桎梏,是缚锁手足的缰绳,是阻碍进步的叛徒。

当生命结束,有的人哭的呼天抢地,而有的人正默默祈祷,于是就有人说,死亡便是一种最纯粹的失去。

当普希金为了爱情在决斗中失去生命,我们就开始叹惋命运弄人;当徐志摩飞机失事,我们无数人也开始沉湎英灵,甚至捶胸顿足,悲伤落泪。

当一个贫穷的乞儿在寒冷的冬天死去,我们可能会默哀三秒钟,然后作罢;当一个贪官和一个奸商在刑场相遇,我们会额手称庆,大呼过瘾。

不管是普希金、徐志摩,还是乞儿、胖官和商人,他们的死去就真的是一种纯粹的失去?我们呢?作为受益或是受害的旁观者?

佛曰,得失随缘,心无增减,我反观这种处世哲学与老子的无为思想相似,而老子又说,无为不是放任无为,终究是有所作为,而断绝凡尘俗世的佛家哲学,在普通大众心里便又产生疑惑了。

佛渡有缘人,怎么渡,谁是有缘人?终究到底还是救人于沉靡,渡人于邪恶,佛家就至善至真?可不尽然,这就像人生,礁石露而水出,云无心以出岫。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