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改革30年之变化——心中的记忆

改革30年之变化——心中的记忆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3W 次

我出生在80年代,就是今天很多人所说的80后,虽然感受不到改革30年的变化,至少也能感受20几年的变化。我们矿区职工的衣食住行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下面我就说说记忆中的衣、食、住、行变化。

改革30年之变化——心中的记忆

衣:以前物资紧缺,买什么都要凭票。即便如此,我也盼着过年,盼着穿新衣服,新鞋子。在与父母聊天中得知30年前的穿着,所有人身上,基本色调就是绿、蓝、黑、灰颜色,那个年代很难展现出个性。如今,大街上满是穿得花哨的男男女女和时尚一族,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衣着穿戴以艰苦朴素为荣,说到底还是供应紧张。那时父母,一个月三四十元钱的工资,想置办件新衣裳得在过年时。

小时侯,我非常盼望过年,因为只有过年家里才会给做新衣服穿,而且还得故意做大点,以备身体发育多穿几年。现在不同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穿衣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0年弹指一挥间,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回忆,也带给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进入21世纪,矿区职工们经济水平有了提高了,生活越过越富裕,旧衣服再也无人可送,成了送不出去的废品。它们沉默地压在箱子里,见证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见证着矿区30年发展。

食:民以食为天,吃,是第一大事,解决了吃的问题,其他的问题才能跟着考虑进去。只从吃这一个方面,就可以看出祖国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变化。

小的时候,是处于物质供应紧张的年代,买什么东西都是要有票的,不象现在市场经济。

那时候,买粮食,也是有规定的,大人一个月多少斤粮食,小孩一个月多少斤粮食,都是凭票供应的,谁也不可能多买,即便你再有钱,也很难买到。

那时候,最盼望的,是过年,因为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很多的好吃的。过年的时候,要走亲戚,无论到哪个亲戚家里,都能吃到不同风格的多种好吃的,这是在平时很少能吃到的。尤其喜欢过年的时候到外婆家里去,因为,外公厨艺相当好,能做出香甜可口的饭菜。

后来,生活逐渐都好了起来,物资也丰富了,在自己家的餐桌上,食物也丰富了起来。因为物质丰富了,也讲究生活质量,讲究营养,所以,父母经常会变换着花样来做点菜。而小的时候对过年的那种渴望,也少了很多,因为平时的生活跟过年也没很大的区别了,几乎天天都是过年。吃,反映出了三十年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国家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住: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居住条件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应了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30年,矿区职工住房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印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轨迹和辉煌成就。我在与外公聊天时,听外公谈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住房变化,外公感触颇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个能够自己居住的地方已经是让人非常满足的事情了,根本谈不上居住条件方面的要求。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外公家由旧平房搬进了楼房,一家人住在里面还算宽敞。

行: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我在这里说说“行”的变化。

80年代中期,每逢过节、过年我随父母回老家,天气格外的冷,父亲骑着自行车,手冻得直哆嗦,没办法就停下来,把路边的杂草、树枝点着,烤烤手,在继续赶路。那个时候去趟西安,如果没赶上规定的发车时间就去不了,或者没赶上返回时发车的时间,当天就无法返回,如今我们去西安随时都有车,发车(返回)不在受时间的制约,在加上单位有去西安的通勤车,极大的方便了广大职工出行,所有的这些都归功于改革带给蒲白人的实惠。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蒲白矿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