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很多时候,请不要硬闯“死胡同”

很多时候,请不要硬闯“死胡同”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W 次

什么是“死胡同”?

很多时候,请不要硬闯“死胡同”

这对大家来说,并不难理解,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会对你说:“这条路,就是死路,继续走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对,这就是“死胡同”。

“死胡同”,它是一个抽象的多义的象征性名词,一词多义,对它的理解,可能要结合日常的生活经验,才能更好一点的把握住它的意思。

因为它在我们每个人当中都会发生,不是吗?

人的一生,从出生那天呱呱坠地就开始了对人生“死胡同”的探索,不断的成长,也在不断的前行探索中。

婴儿哺乳期,他虽意识薄弱,但为了不呛着,也是在每次吃奶时都在对“死胡同”的探索,幼儿学爬,学走路,也都是在无数次的对“死胡同”的探索;小孩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为了自己的更好,也在不断的与“死胡同”作斗争;我们成年人就更不用说了,工作中、生意里、与人交往中,哪个不是在探索到底哪个是“生胡同”,又哪个是“死胡同”吗?

我们不断的在探索“死胡同”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寻求更好、更适合我们自己适于生存与发展的可走之道,可以一直走且是正确的一直安全的走。

不知你们听过这个故事没?一对善男信女为了到山上庙里烧香拜佛,他们要登上一座很高的山,且山路很崎岖难走,其中到半山腰时有条胡同,胡同尽头有一堵墙,越过这堵墙,就可以直接到达院庙。那个男的看到很多人,不直接翻越这道墙,而绕开它还要走多一半的山路才能到达院庙;他不解的问一下路旁的行人,那行人对他说:“想知道什么情况,自己尝试便知。”那男的更不理解了。他想,难道这胡同尽头的那道墙有妖、有魔、有怪物?我就不信,说到:“有近道不走,非要走那么远难走的山路”;于是,他欲想试一试,也叫上那女的跟着来。

那男的真的去爬那道墙了,他努力的往上爬呀爬,终于爬到墙的最高处了,但也差点把他吓晕了过去。为什么呢?因为这墙的背面是一个无底深渊,再往前一步,就是粉身碎骨、万死无疑。

那男的出了一身冷汗终于明白了那么多路人绕道而行的真理了,他退了下来对那个女说明白了原因,就跟随大队绕开了这堵墙,去走更长的山路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告诉了我们“死胡同”里的那道墙是有它存在的原因的,为了不让游人,路行掉进万丈悬崖,而修建的这堵墙,也是能让更多的人,可以安全的、开心的到达寺庙来烧香拜佛,求签问卦。

建这道墙的人的初心是正确的、善良的。他能指正别人的方向。

是的,生活中,我们在无数次的“死胡同”里迷茫而失去方向,只有自己去尝试了,探索了,勇敢地面对了。那么前面的路,就一定不是什么的“死胡同”了,而是一片大好的光明大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前路的“死胡同”就看你持什么样的态度,持正确的方法与态度就是光明大道,持水消极的错误的态度那就是“死胡同”。

人的一生不可能时时都寸心如意、一帆风顺,总有坎坷无助的时候,这时你在“死胡同”里面,就要用辩证的、唯物的方法去分析、梳理清原因,进而总结出哪是对的哪是错的“死胡同”。

在还没弄明白之前,可千万不要冲动,硬撞,说不定硬撞了,那就是万劫不复、粉身碎骨了。该进时进,该退时退,把握分寸,审时度势;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中不是有句“以退为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名言吗?

退,有时也是一种进行时!

“死胡同”不一定就是“死胡同”,“绝地逢生”,“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诗词典故,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实践的智慧结晶得出来的。

只要人还在,一切都还有希望;人都没了,一切都没了,就一点价值都没了。在生命里,这小小的“胡同”算得了什么呢?生存才是硬道理。

所以人的一生是会碰到许许多多的,这样的,那样的“死胡同”,在它面前一定要坚强、勇敢、理智,不要畏缩,冲动;多点分析,找原因,找疑点,找突破口,问题总会解决,“死胡同”终究会变成“活胡同”;那么前景就是一条金光大道,希望之道。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