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想北平》有感

《想北平》有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9W 次

最近拜读了老舍先生的《想北平》散文集,其中集录了老舍在抗战逃离北平,后颠沛流离的生活,还有其母亲,也记录了老舍创作的心路历程。中学时期读过的《骆驼祥子》在其中也有了相当的介绍,原来祥子也是老舍听闻老友的介绍之后,专门收集了几年的材料。之后一鼓作气作成的。

《想北平》有感

老舍的足迹遍及巴黎,伦敦,在那里教授国文,结识了几个租客。回国途中又折道去了新加坡,在见到那马来孩童的精神面貌后心中颇受震撼。

其中,对于其母亲确是令人敬佩不已,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撑起了一个家庭。对老舍的性格影响深远,她热情好客,坚韧,果敢。但又内敛,不拖累子女得让人心疼。

老舍的身体到后来其实很不好了,整日卧床休息,稍些许好转便执笔。他说,笔是他的武器。虽不能像革命者拿枪杀敌,但也要用自己的武器一番作为。在后来担任文协负责人,去后方慰问前线作战战士。

新中国成立后,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文艺要为人民、为政治服务,投身于新文化的建设。

老舍这一生一直都在路上,或许有些许的休憩,那绝对是迫不得已之举。

现在的社会文化环境也许不会再诞生这样的老舍,我以为文学为文学,网络文学应为爽文。爽文之为一时刺激,推动了时代的浮躁之气。文学,我愿称之为静心;文学素养也许是由此而来。

林深时见鹿,海深时见鲸;读书,读文学,在心中的分量亦愈来愈足,有一点是肯定的,从小至今。心中的那点光一直都在,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可以消磨一整个黄昏!

赞助商